父親因涉嫌犯罪入獄,母親遠走他鄉失聯,處于無人監護狀態下的兒童的權益該如何維護?近日,在湖北省安陸市人民檢察院支持起訴下,法院依法撤銷一名男童父母的監護人資格,并指定當地民政局作為其監護人。
2021年3月,安陸市檢察院接到市婦聯的求助電話,稱7歲男孩小果的父親涉嫌犯罪被執行逮捕,孩子母親失聯,目前由社區進行臨時監護,希望檢察機關介入。
安陸市檢察院調查發現,2011年10月,周某帶著與前夫生的男孩小天與王某結婚,倆人婚后又生下男孩小果。因婚后生活矛盾頻發,兩人于2015年選擇離婚,約定小果歸王某撫養。離婚后,王某以索要撫養費為由與周某發生糾紛并打砸周家,因此先后被行政拘留和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刑滿釋放后,為財產分割及小果撫養問題,王某又多次與周某發生爭執。2021年2月,王某再次闖進周某家中打砸鬧事,因涉嫌犯尋釁滋事罪被警方刑事拘留。案發后,害怕報復的周某帶著小天遠家離鄉,到外地打工。年僅7歲的小果失去依靠,從此居無定所,生活窘迫,成為“事實無人撫養的未成年人”和“監護缺失狀態下的未成年人”。
(資料圖)
2021年4月11日,安陸市檢察院為小果申請撥付了專項救助金,并對小果進行專門心理疏導。4月23日,該院與小果所在社區進行溝通協調,為小果落實了臨時監護人。然而,令檢察官沒有想到的是,此后數月,小果又吃上了“百家飯”,他在社區的臨時監護人先后變更四次,依舊沒有一個穩定的學習和生活環境,生存狀態堪憂。
同年9月,小果的父親因犯尋釁滋事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五個月。兩個月后,安陸市檢察院邀請法院、公安、司法、民政、關工委、婦聯、團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社區代表就如何解決小果的監護權缺失問題進行檢察聽證。此前,檢察干警們多次走訪公安、民政、社區等部門,全面了解小果的家庭狀況,對梳理出的具有監護資格的主體逐一進行走訪。通過檢察聽證,該院建議社區向安陸市人民法院提出撤銷監護人資格的申請,并依法支持起訴。
法院經審理查明,小果父親王某因犯尋釁滋事罪入獄,無力監護小果,本應由小果母親周某履行監護職能,而周某曾因交通事故導致十級傷殘,無固定收入,同時處于失聯狀態,亦難以履行監管職能。而小果的爺爺奶奶已經去世,外祖母和舅舅家因為經濟困難也難以監管。
據此,法院依法作出判決,撤銷小果父母的監護人資格,指定安陸市民政局作為小果的監護人。
監護人無法履行監護職責可撤銷監護權
經辦檢察官表示,讓每個未成年人在良好的環境中健康成長,監護人職責重大,父母作為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監護人,是防范未成年人成長出現困境和問題的第一道屏障。監護人不履職、不盡責的情況下,法院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指定監護人,能夠有效避免被監護人出現監護“真空”的困境,為未成年人成長保駕護航。
民法典明確規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根據民法典規定,監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據有關個人或者組織的申請,撤銷其監護人資格,安排必要的臨時監護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依法指定監護人:(一)實施嚴重損害被監護人身心健康的行為;(二)怠于履行監護職責,或者無法履行監護職責且拒絕將監護職責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給他人,導致被監護人處于危困狀態;(三)實施嚴重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其他行為。
按照憲法規定,國家具有保護和培養未成年人的職責。各級政府對未成年人的各項權益進行保護,而民政部門對未成年人有兜底監護責任。民政部門可通過取得未成年人的監護權,作為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對未成年人的撫養、教育和保護的資格。
本案中,小果父母喪失監護能力,在檢察院的支持起訴下,法院依法撤銷其父母的監護人資格,并指定民政部門為其監護人。收到法院判決后,檢察院第一時間與民政部門溝通,建議民政部門盡快將小果接收到當地兒童福利院,并聯合相關部門解決了小果就近入學問題,有效保障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自此,小果終于有了一個穩定的“新家”。本案是對未成年人監護的社會干預制度的一次勇敢嘗試,既靈活適用了法律規定,又積極保護了未成年人權益。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