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報網訊:光通信是一種利用光傳輸信息的通信技術,同時也是一種高速、高帶寬、低損耗、低干擾的通信方式。光通信利用光纖作為傳輸介質,將信息轉換成光信號進行傳輸,具有傳輸速度快、傳輸距離遠、抗干擾能力強等優點。
一、光通信行業發展現狀
1.光通信市場規模
(資料圖)
隨著光芯片、光器件的技術進步、成本下降,光通信行業將能夠更好地應對未來海量數據以及高速運算要求帶來的巨大壓力,光通信行業有望保持持續增長,2021年我國光通信市場規模達1266億元,同比增長5.5%。2022年市場規模約為1326億元,預計2023年將達1390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光通信市場結構
自2017年以來,中國光纖企業出貨量即占據全球市場一半以上。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光纖光纜市場占比達37%;其次為網絡運營服務,占比達29%;再次為光網絡設備,占比達26%。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光纜產量
從2019年至今,中國光纜產量呈現穩定上升的趨勢。2022年光纜產量達3.46億萬芯千米,同比增長6.6%;2023年1-5月份,光纜累計產量達1.36億萬芯千米,累計增長1.8%。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庫
4.光芯片市場規模
得益于光芯片國產化進度的持續推進,大量數據中心設備更新和新數據中心也會持續助力光芯片市場規模的增長,中國將成為全球增速最快的地區之一。隨著光通信需求的增長,光芯片需求正在快速增長,2021年市場規模約為107.5億元,同比增長16.3%,2022年市場規模約為123.4億元。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3年我國光芯片市場規模將達141.7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光芯片國產化率情況
各類光芯片國產替代率分化明顯,高端光芯片國產替代率仍較低,國內相關企業僅在2.5G和10G光芯片領域實現核心技術的掌握。數據顯示,2.5G及以下速率光芯片國產化率超過90%;10G光芯片國產化率約60%,部分性能要求較高、難度較大10G光芯片仍需進口;25G光芯片國產化率約20%,但25G以上光芯片的國產化率僅5%,目前仍以海外光芯片廠商為主。
數據來源:ICC、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6.光通信專利申請數量
近年來,國產光通信企業推動部分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及應用全球領先,多次打破世界紀錄。數據顯示,2018-2020年我國光通信專利申請數量增長趨勢較快,由1868項增至2116項。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光通信相關專利申請數量為1975項,光通信技術總體更新速度快。
數據來源:佰騰網、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7.市場競爭格局
“2022年中國光通信最具綜合競爭力企業10強”榜單顯示,中國信科、華為、中興、亨通、中天、富通、永鼎、中利、通光、特發信息等上榜,行業競爭激烈。其中,中國信科不斷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原創技術策源,在光通信領域5年6次打破世界紀錄,行業競爭力強。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光通信行業發展趨勢
1.光通信市場規模持續增長
隨著光芯片、光器件的技術進步、成本下降,光通信行業將能夠更好地應對未來海量數據以及高速運算要求帶來的巨大壓力,光通信行業有望保持持續增長態勢。
2.硅光技術成為下一代技術躍升的關鍵
伴隨著摩爾定律的困境,集成光電子有望逐步取代微電子。硅光技術結合了以微電子為代表的集成電路超大規模、超高精度的優勢,以及光子技術超高速率、超低功耗的優點,會有效解決芯片尺寸不斷縮小帶來的物理極限、漏電流、散熱以及成本問題。
3.全光網進一步發展,OXC向更高維度演進
全光網是建設“網絡強國”焦點,OXC是全光網發展核心。為應對節點規模的持續擴大,網絡骨干節點從傳統ROADM向OXC升級,WSS維度將向32維以上更高維度演進,城域網絡小型化OXC設備將進一步普及。
4.新型光纖不斷優化,長距傳輸優勢凸顯
新型光纖將極大釋放400G傳輸系統潛力,超低損G.654.E光纖對400Gbit/s及以上超高速長距傳輸性能提升明顯,2023年新型光纖的商用規模將進一步加大。此外,空芯光纖、多模光纖等新技術不斷涌現,有望持續提升光通信傳輸性能。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光通信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情報、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白皮書、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園區產業規劃、產業鏈招商圖譜、產業招商指引、產業鏈招商考察&推介會等服務。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