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年來,漢中市漢臺區推動司法所與鄉鎮(街道)公共法律服務站一體規劃、一體建設、資源共享,努力為基層群眾提供及時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法律服務,形成1個區級法律服務中心、15個鎮(辦)公共法律服務站、222個村(社區)法律服務工作室的三級公共法律服務平臺,以服務均等化、供給優質化、城鄉普惠化的法律服務惠及廣大群眾。
1個法律服務中心實現法律服務便民化
漢臺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以法律援助為依托,整合律師(法律工作者)、公證、人民調解等法律服務資源,設置法律咨詢、法律援助、綜合答疑、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接聽席、維權綠色通道等服務窗口,建立了調解區、等候區、咨詢區、業務辦理區、心理咨詢區等七個功能區,實現了當事人咨詢、受理、辦理的一體化服務,為群眾提供“一站式”“零距離”“多功能”的公共法律服務。推動“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與“12345”政務服務熱線歸并整合,達到了有效融合。2023年上半年,受理法律援助案件及代書、鑒定共計171件,涉及農民工工資欠款追索代書及鑒定17起,辦理婦女兒童維權案件70件,接待群眾來訪964人次,通過12348專線電話接待群眾法律咨詢1178人次,接待公證咨詢130余次,深入鎮辦宣傳《法律援助法》7次。
15個法律服務站面向群眾服務精準化
各公共法律服務站集法律咨詢、法律援助、人民調解、法治宣傳等司法行政職能為一體,采取“窗口化、一站式”服務模式,每周三由專業的法律工作者向群眾提供免費“坐診”服務,群眾在家門口即可獲得法律咨詢、代擬法律文書、轉交法律援助申請等服務。如東大街公共法律服務站自創“預約服務”模式,即社區有復雜性法律問題、疑難糾紛調解或其他重大法律服務事項,通過預約的方式要求法律顧問及時安排時間參與咨詢處理。今年以來,該站共接待法律咨詢30人次、代寫法律文書3件、開展法律宣傳6次,七個社區公共法律服務室法律顧問聯系走訪顧問社區19次、提供法律咨詢14次、開設法制講座等普法教育活動7場、幫助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合同、協議9份、代寫法律文書4件、參與矛盾糾紛調解11件,有效提升了群眾法律意識,真正發揮了“一小時法律服務圈”作用。
222個法律工作室解決矛盾糾紛多元化
通過村(社區)購買法律服務的方式,聘請92名專業律師、法律工作者擔任法律顧問,做到公共法律工作室“五有一牌”,實現“一村一法律顧問”,在完善硬件建設的同時,強化服務內容和服務質量。結合轄區重點工作和平安創建、“12.4”憲法宣傳日、民法典宣傳月、反詐宣傳等工作,組織法律顧問、“法律明白人”、網格員深入廣泛開展法律宣傳,通過微信公眾號等載體以案說法、典型案例分析,不斷提升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的群眾知曉率,引導人民群眾規避利益糾紛,減少矛盾糾紛的產生。同時,積極開展各類矛盾糾紛隱患排查工作,做到“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2023年上半年各村(居)法律顧問提供法律咨詢560余人次,調解矛盾糾紛98件,提出建設性法律意見30余件,審定經濟發展合同210個,開展法制宣講144場次,大力提高基層矛盾糾紛化解的工作績效。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