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訪漢中留壩紫柏山——張良廟,匾額、楹聯、題字之多讓我驚訝,他的粉絲歷代不減,人緣爆棚。據說他的功績和軼事至今在民間流傳,刺殺秦王、圯橋拾履、斗智鴻門、輔邦興漢——但竊以為是功成身退,明哲保身。
天下初定,他便從“帝者師”退居“帝者賓”的位置,遵循著可有可無、時進時止的處世原則,其深悟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更有伴君如伴虎之定律,所以,他摒棄人間萬事,專心修道養精,崇信黃老之學,靜居行氣,欲輕身成仙,成就了讓皇帝心安、讓自己平安、讓百姓偷安的道德化身。
趙貞吉有詩《懷山好》:“紫柏山前車馬道,道上紅塵滅飛鳥。塵里行人不知老,竭來幾度懷山好。年少懷山心不了,年老懷山悔不早。君不見京洛紅塵多更深,英雄著地皆平沉。”懷山者,隱居避世也。可惜紫柏山已無紫柏,問其緣由,因紫柏樹善引火生灶,周圍山民遂將之砍伐殆盡,空留張良廟,香火照舊。
廟中有兩幅楹聯,一幅是扶晉使者長白兆那蘇圖,一幅是巴林富明阿。前者是蒙古名,應為蒙古人,后者巴林乃蒙古地,名似滿人。待考。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