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謝謝你!簡直不可思議!我一步路沒跑,煩心事就得到了解決。法院起訴都執行不了的事情,我就找你反映了下,今天竟然真的就拿到了欠了我十幾年的錢!實在是太感謝了……”拿到錢的王某(化名)緊緊地握住工作人員的手,不停地道謝。近日,安康市白河縣司法局雙豐司法所成功調解了一起債務糾紛。
【事情原委】
2012年,雙豐鎮某村周某(化名)向王某借到現金三萬元整,其承諾給王某找工人去磚廠干活,并表示如果找不到工人,就在年底之前向王某履行還款義務,王某也爽快答應“如果你真給我找到工人,這錢就當給工人做押金吧”。可借到錢后的周某當年既沒有為王某找工人也沒如期歸還借款。后王某年年追要均無果,起訴至法院也因周某無任何財產可供執行而拖欠至今。“你去司法所試試吧,他們調解成功過很多疑難案件,說不定你也可以要回你的錢”,王某在朋友的建議下,來到了雙豐司法所申請調解。
【調解過程】
接到王某申請、了解了大概情況后,工作人員電話聯系周某詢問其是否同意調解,周某稱自己人在外地便匆匆掛了電話。工作人員請王某先回家等消息,有新的進展一定第一時間電話通知。工作人員幾經走訪、多方打聽,了解到周某確實在外地務工,便通過電話的方式多次聯系周某,在電話中耐心地向其釋法明理,并結合人與人之間的誠信、和睦關系等給周某做思想工作,請其本著誠實守信的原則履行自己的還款義務。整個過程中,工作人員充當著當事人之間的橋梁,傳遞著雙方之間不斷變化的想法,并悉心地為他們分析其中蘊含的法理和情理。在工作人員二十幾次的電話溝通之下,周某從一開始的“我就是沒有錢”的態度堅決,轉圜到“欠錢是要還,請你們幫忙給老王說說,我也沒有那么多錢,但是只要他不要利息,我一定想辦法盡快籌錢還給他……”看見星星之火,工作人員立即聯系王某并將周某最新意見告之。
“我也不為難你們了,我也知道老周現在五十多了還自己一個人在外鄉,很不容易,請你們告訴他,只要他有個態度,我不僅不要利息,本金都能少要一些,只給我兩萬五就行了”。在工作人員鍥而不舍的努力之下,王某作出較大讓步,周某也最終同意王某的意見,并立即約好時間、委托親戚到司法所替自己辦理相關的手續。
【調解結果】
雙方在司法所組織下簽署了調解協議書,王某當日就拿到了兩萬五千元的欠款。自此,一起跨時十幾年的債務糾紛得到了圓滿化解。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