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麻煩的事,沒想到一分錢沒花就解決了,真的太感謝你們了!”西安市碑林區西何社區居民賈佳激動地對人民調解員和法官說。
(資料圖)
近日,賈佳焦急地跑到西何社區調委會。原來,賈佳向朋友出借了20萬元,約定3個月后朋友償還本金及利息,但借款期限屆滿后朋友僅向賈佳償還了1萬元,其余欠款及利息未償還。賈佳準備去打官司又怕麻煩,所以來調委會尋求幫助。
調解員在了解清楚事情原委后,召集雙方當事人進行現場調解,并聯系碑林區人民法院法官現場辦公作出民事裁定,確認雙方達成的調解協議合法有效。至此,這起糾紛止于未訴,通過“訴前調解+司法確認”的方式為調解協議蓋上了“法律的印章”。
“人民調解+司法確認”機制是碑林區打造人民調解“365”模式的縮影。如何及時快捷、合情合理合法地以最小代價解決矛盾糾紛,實現高性價比的“定分止爭”?碑林區在繼承和發揚“楓橋經驗”的基礎上,打造了具有碑林特色的人民調解“365”模式。
“3”科學搭建三級網絡體系
今年5月中下旬,西安市雨水天氣持續多日,太乙路街道鐵路局社區60號院內一棵梧桐樹被連根拔起,砸斷了居民自來水進水管和部分居民窗戶,同時將人行道擋住。居民聚集在傾倒的大樹周圍與物業人員發生爭執。
碑林區金牌調解員陳曉軍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在安撫居民情緒的同時向自來水公司報修,并協調相關人員對住戶損壞的窗戶進行修補,最終這場由大樹傾倒帶來的爭端和安全隱患得到了圓滿解決。
這是碑林區基層矛盾糾紛化解的一個縮影。碑林區下轄8個街道98個社區,依托“區—街道—社區”三級法律服務平臺,搭建了三級人民調解網絡體系“縱向到底”的全覆蓋格局。
碑林區還成立了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對受理案件逐一分析、分類、分流,發揮律師行業、商會組織、行業協會等資源優勢,形成了化解矛盾糾紛的合力。
“碑林區已通過三級網絡體系形成了居民調解小組提前介入、排查預防,社區調委會、個人調解工作室初始化解、抓早抓小,街道和行業性、專業性調委會集中化解、案結事了,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和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協調聯動、多層聯動的調防體系,以保證區域內矛盾糾紛調處全覆蓋、無死角。”碑林區司法局局長周琦說。
“6”有機結合六種調解模式
8月25日,市民楊燕家人為保險糾紛調委會送來一面印有“快速理賠顯誠信,人保服務暖人心”字樣的錦旗,真誠感謝調解員的辛苦付出。
楊燕在正常駕駛電動車途中被一輛小汽車撞傷,造成腰椎壓縮后骨折,被鑒定為十級傷殘,人身損失高達20多萬元。事后,車主不配合處理,令本不富裕的楊燕一家雪上加霜,最終楊燕訴至法院。
陜西省優秀人民調解員、保險糾紛調委會調解員孫娟以調解糾紛可以縮短賠款周期為突破口,聯合法院法官和雙方當事人多次協調給出滿意方案,并且勸說車主主動承擔訴訟費。最終雙方達成賠償協議,楊燕撤訴和解并為調委會送來錦旗。
“‘保險+調解’是‘六調聯動’中專業調解的一項,我們將人民調解、行政調解、訴前調解、行業調解、專業調解、司法調解六種調解模式有機結合,發揮了調解在維護社會穩定中的重要作用。”碑林區司法局人民參與和促進法治科副科長白宜鑫說,“我們先后在交通、保險、商會、金融、建筑等行業領域成立了行業性人民調解委員會,同時聯系法院、公安、婦聯、人社、文旅、公證等部門設立了一系列專業性人民調解委員會,形成了優勢互補、有機銜接、協調聯動的大調解格局。”
“5”綜合應用五種機制
“在日常工作中,我們通常會遇到如下矛盾糾紛……”在2023年度碑林區人民調解員培訓會現場,陜西高瑾律師事務所主任高瑾以《如何化解社區矛盾》為題為全區調解員帶來了一堂干貨滿滿的調解課。
近年來,碑林區通過宣傳教育的預防機制、走街入戶的摸排機制、快速聯動的反應機制、依法重情的化解機制、獎優罰劣的考評機制五種機制綜合應用,使矛盾糾紛化解速度快、遺留問題少、調解效果好。
“在五種機制綜合應用的同時,我們還建章立制,出臺人民調解工作機制建設規范化實施意見,以文件形式明確人員管理、機制運行、經費保障等各項內容,確保人民調解工作長遠有序開展。”碑林區司法局副局長賈渭平說。
今年以來,碑林區各級人民調解組織共排查矛盾糾紛1685件,調處矛盾糾紛1662件,矛盾糾紛化解率達98.6%,調解金額達8000余萬元,有效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確保了社會和諧穩定。
“‘365’也代表著365天全天候、全方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搭建起服務百姓、為民排憂解難的‘連心橋’。我們將進一步打造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碑林模式’,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切實發揮好人民調解在維護社會穩定中的‘第一道防線’作用。”周琦說。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