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俞建宇
上市公司是實體經濟的領頭羊,也是廈門經濟的重要一環,那么,資本市場的“廈門軍團”去年表現如何呢?
A股上市公司2022年年度業績報告于4月30日正式披露完畢。廈門在A股上市的64家公司去年營業總收入達22951.64億元,凈利潤為301.69億元。
(資料圖片)
記者統計發現,廈門上市公司去年營收突破百億元的有包括建發股份在內的12家公司,凈利潤突破10億元的有10家。
5000多家公司披露年報
來自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4月30日,除已公告擬延遲披露和退市、重整公司外,滬、深、北三家證券交易所共有5067家公司披露了2022年年度報告。
2022年全年,境內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71.53萬億元,同比增長7.2%;實現凈利潤5.63萬億元,同比增長0.8%,整體業績保持平穩增長態勢。
廈門上市公司協會數據顯示,65家境內上市廈企去年總營收22967.48億元,同比增長12.22%;歸母凈利潤302.64億元,同比增長2.7%;總資產16507.61億元,同比增長11.96%。剔除B股的閩燦坤B,64家A股上市廈企總營收22951.64億元,凈利潤301.69億元。
23家上市廈企增收又增利
2022年,64家廈門A股上市公司中,有31家營收實現增長,有33家凈利潤實現增長,增收又增利的有23家。
營收方面,廈門共有3家上市公司突破千億元,12家突破百億元。具體來看,建發股份營收8328.12億元,同比增長17.65%;廈門象嶼營收5381.48億元,同比增長16.35%;廈門國貿營收5219.17億元,同比增長12.29%。
記者梳理發現,廈門上市公司中,去年營收增幅前三的分別是廈鎢新能、廈門鎢業和建發合誠,分別同比增長80.55%、51.39%和49.87%。廈鎢新能表示,公司去年全年營業收入變化主要由于報告期內公司產品銷量增加及價格上漲。廈門鎢業則表示,受益于整體需求增長以及產品結構優化,公司鎢鉬、稀土和新能源等主要產品量價齊升。建發合誠表示,營收大增主要是去年報告期新增建筑施工業務收入的影響。
建發股份蟬聯“盈利王”
上市公司的價值更多體現在為股東創造的利潤上,這也是投資者最關注的。廈門64家A股上市公司去年總利潤301.69億元,同比去年略有增加,盈利能力穩步提升。記者統計發現,凈利潤超過1億元的公司達到了42家。
建發股份以62.81億元凈利潤繼續蟬聯廈門上市公司中最會“賺錢”的企業,相當于日賺1720萬元;廈門國貿緊隨其后,凈利潤35.88億元;廈門象嶼凈利潤達26.36億元,同比大增20.17%。
除了上述三大國企外,廈門銀行去年的凈利潤達25.06億元,排在第四位;億聯網絡去年也表現不俗,凈利潤高達21.77億元。廈門上市公司去年凈利潤超過10億元的還有5家企業,分別是吉比特(14.60億元)、廈門鎢業(14.46億元)、廈鎢新能(11.20億元)、安井食品(11.01億元)和法拉電子(10.06億元)。
從凈利潤增幅來看,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新華都、廈工股份和清源股份,其凈利潤增幅分別達973.11%、314.37%、130.90%。此外,紅相股份和學大教育的凈利潤也出現了100%以上的增長。
20家上市廈企市值超百億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4月30日,廈門上市公司總市值為6990.5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522.64億元,有20家市值超百億元。
億聯網絡(總市值594.44億元)穩居廈門轄區上市公司市值榜首,吉比特、安井食品、科華數據、美亞柏科市值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超百億元。廈門轄區共14家企業市值增幅超50%,其中三五互聯、科華數據、吉宏股份、美亞柏科市值增幅超100%。
此外,2022年,廈門轄區上市公司實現直接融資310.51億元。大博醫療、安井食品、乾照光電、弘信電子、廈門港務、盛屯礦業、新華都、延江股份、廈鎢新能、美亞柏科共10家上市公司通過定向增發實現再融資,募集資金156.24億元;建發股份及其子公司、壘知集團、松霖科技通過發行公司債券(含可轉債)實現再融資,募集資金92.56億元。
截至目前,廈門共有45家上市公司披露2022年年報分紅預案。其中,吉比特、法拉電子、安井食品等企業現金分紅慷慨。
相關鏈接
去年至今 新增4家上市廈企
截至目前, 廈門轄區共有境內上市公司65家,其中A股64家、B股1家。64家A股上市公司中,上交所主板20家、科創板3家,深交所主板22家、創業板19家。廈門上市公司數量位居全國第20位。
2022年全年,廈門轄區新增3家創業板上市公司,共募集資金61.7億元,分別為專注于眼科專科醫療服務的大型民營醫療連鎖集團華廈眼科;提供高濃度污廢水處理及清潔生產綜合解決方案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嘉戎技術;從事精密注塑模具、注塑件以及健康產品的研發、設計、制造和銷售業務的唯科科技。
2023年至今,廈門轄區新增1家深主板上市公司,為從事體育戶外、家居生活、健康護理等消費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通達創智。
此外,廈門已過審核待注冊上市公司6家、等待審核的2家、輔導備案的17家。其中,待注冊的6家公司為:從事生物原材料、體外診斷試劑和儀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英科新創;從事分子診斷領域體外診斷試劑及儀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致善生物;從事機器視覺檢測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及增值服務的思泰克;從事視頻監控芯片的研發和銷售的星宸科技;從事新型功能性膜材產品雙向拉伸尼龍薄膜(BOPA薄膜)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中侖新材;從事精密五金結構件及精密塑料結構件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的美科科技。上市后備軍力量充足,為廈門資本市場發展積蓄動能。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