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盧旺達共和國是位于非洲中東部赤道南側的內陸國家,素有“千山之國”的美譽。據中國商務部數據,農業是盧旺達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吸納了盧旺達85%以上的就業人口,2021年,盧旺達農業占GDP總量的24%。
日前,應盧旺達農業與動物資源發展委員會(RAB)邀請,仲愷農業工程學院顏珣研究員抵達盧旺達執行項目任務,就生物農藥昆蟲病原線蟲的生產及應用技術開展為期6天的指導。此次出訪將同時在RAB的生物農藥生產基地重啟昆蟲病原線蟲大規模生產,建立當地昆蟲病原線蟲的大量培養系統,為本年度的下一培訓任務(昆蟲病原線蟲的收集、制劑化及田間應用)作準備。
8月6日下午,經過24小時的長途飛行,顏珣抵達盧旺達首都基加利后顧不上休整,先乘車3小時前往RAB南方站點Rubona Station,在前期建立的生物農藥昆蟲病原線蟲生產基地指導技術人員接種昆蟲病原線蟲共生細菌。隨后,顏珣與項目執行人員會面,詳細講解了生物農藥昆蟲病原線蟲大量培養技術流程及原理,明確了此次培訓的具體安排及注意事項。隨后按計劃開展相關技術的培訓與指導,完成了昆蟲病原線蟲共生細菌分離純化、共生細菌培養及鑒定等培訓內容。
8月8日,顏珣與項目負責人Kajuga女士及Waweru博士、RAB Rubona站點負責人Evalde Kagwa進行會談,探討盧旺達目前在農業害蟲防治中面臨的問題以及項目研究成果在盧旺達應用的前景,并提出RAB與仲愷農業工程學院進一步合作的意向。顏珣介紹了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在應用生防細菌防治香蕉病害所取得的成果和經驗,并與RAB作物保護部負責人Hategekimana博士探討在病害防控方面開展進一步合作的方向及方式。隨后繼續開展昆蟲病原線蟲大量培養的技術培訓。
在盧旺達期間,顏珣將完成共生細菌分離純化保存、昆蟲病原線蟲消毒及接種、昆蟲病原線蟲及共生細菌質量控制等相關技術的指導和培訓,啟動防治目標害蟲草地貪夜蛾和番茄潛葉蛾的昆蟲病原線蟲的大量培養,促進生物農藥昆蟲病原線蟲在盧旺達的應用。
據介紹,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和盧旺達農業與動物資源發展委員會共同承擔“建立玉米和番茄破壞性入侵害蟲可持續管理的現代生物防治技術以推動盧旺達的食品健康、安全及營養”項目,旨在建立生防制劑昆蟲病原線蟲對主要害蟲草地貪夜蛾和番茄潛葉蛾進行可持續管理的應用技術,以更好地保障盧旺達的糧食安全和營養,改善民生。該項目由盧旺達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國際發展研究中心(IDRC)支持下的國家研發創新基金(NRIF)資助。
(文章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