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發展又邁出重要一步。銀保監會近日發布的《關于開展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提出,自2021年6月1日起,將由中國人民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人身險公司在浙江省(含寧波市)和重慶市開展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試點期限暫定一年。
養老需求增長催動試點
近期公布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2020年,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2.64億人,已占總人口的18.7%。自2000年步入老齡化社會以來的20年間,我國老年人口比例增長了8.4個百分點。“十四五”時期,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已上升為國家戰略。
面對群眾日益增長的養老保障需求,加快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乃是題中應有之義。近年來,我國商業養老保險發展較為迅速,但是與發達國家成熟保險市場相比仍較為滯后。監管層此前就指出,加快商業養老保險發展需要加大養老保險產品創新,其中之一就是開展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
《通知》所言的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是指以養老保障為目的,領取年齡在60周歲及以上的個人養老年金保險產品。產品設計分為積累期和領取期兩個階段,領取期不得短于10年。產品采取賬戶式管理,賬戶價值計算和費用收取公開透明。
與普通商業養老保險相比,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有兩大突出特點。一是通過在領取年齡、積累期和領取期年限等方面作出要求,強化產品的養老保障功能,服務有養老需求的專屬群體。二是采取“保證+浮動”收益模式,收益可轉換,靈活性強,從而確保養老保險的長周期運作,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在不同階段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試點提出,針對新產業、新業態從業人員和各種靈活就業人員,允許相關企事業單位以適當方式,依法合規為上述從業人員投保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提供交費支持。企事業單位相關交費在扣除初始費用后全部進入個人賬戶,權益全部歸屬個人。
中國社科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就此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方面,這些領域對中國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做出的貢獻越來越大,人員眾多,但是還沒有享受到與其貢獻相當的正式的風險保障制度,很多人對養老重要性的認識也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工作靈活性、收入穩定性、地區流動性等因素,新產業、新業態從業人員和各種靈活就業人員在解決養老規劃問題時更傾向于采用自主性、靈活性和透明性更強的商業產品服務。
產品設計突出養老專屬
接受采訪的業內專家認為,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在產品設計的多個方面都突出體現了產品的養老專屬性質。
隨《通知》一同發布的《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業務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 在積累期和領取期設計方面,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產品采取“保證+浮動”的收益模式,保險公司應為消費者提供風險偏好不同的一個以上的投資組合。在積累期,保險公司應向消費者提供投資組合轉換功能,并在保險合同中明確約定一定期限內可轉換次數、轉換時點以及轉換費用收取標準等。“考慮到養老是重要的經濟社會事項,所以無論從消費者個人,還是從國家整體看,在養老金問題上提供‘保證收益’是制度設計的關鍵之一。”王向楠稱。
《方案》顯示,消費者年滿60周歲方可領取養老金。保險公司須提供定期領取(領取期限不短于10年)、終身領取等多種方式供消費者選擇。王向楠表示,很多人缺乏長期財務規劃的習慣或能力,以至于老年時才發現經濟上準備不足,因此,這種設計使其區別于一般的金融產品,能促進參與人實現養老的目的。“此外,監管部門還規定了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產品的命名格式,要求保險公司只有在官方網絡平臺或其所屬保險集團官方網絡平臺才能超出試點地區銷售該類產品。以上舉措是考慮到養老保險產品的保障性、長期性和復雜性,在銷售上對保護消費者權益設置了高標準。”
在保險責任設計上,《方案》還提出,試點開展的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包括身故責任、年金領取責任,并鼓勵保險公司以適當方式提供重疾、護理、意外等其他保險責任。專家表示,將領取養老金與獲取養老健康服務緊密結合起來,無疑有助于更好地滿足老年人需要。
推進試點有賴多方合力
銀保監會表示,開展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不僅有利于豐富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產品供給,鞏固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也有利于培育“長期投資長期回報、價值投資創造價值、穩健投資合理回報”的成熟理念,還有利于支持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滿足基礎設施建設和科技創新發展需要。
監管部門強調,試點將堅持依法合規、突出養老功能、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基本原則,對試點情況將密切關注并及時總結經驗,推動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業務平穩有序發展。
業內人士認為,專屬商業養老保險作為建設完善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的探索方向,是值得期待的。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產品設計對資金配置管理的要求,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產品的管理費用會比較高,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增加險企的管理成本。此外,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的發展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包括稅收遞延等稅惠政策支持。因此,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產品的推進需要相關的配套政策跟進,以降低產品成本,提升市場拓展力度。
“從險企角度來看,需要在投資方面保證收益的同時提升中長期的收益率;在銷售端則要提升消費者對養老的重視,也要避免短期理財產品上的風格,幫助消費者做好長期規劃;在服務方面,要能夠提供優質的護理、健康等老年人生活服務。”王向楠表示,“養老是政府、雇主和個人三方的責任,每個支柱上三方的責任大小和側重不同,但建設中均需要三方協助。發展專屬養老保險產品應當獲得各方的支持,其中,政府通過個人所得稅前扣除、資本利得稅延遲等方式促進養老保險產品發展,有大量的國際經驗支持,我國應當盡早以更大的力度出臺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的財稅配套政策。”
[責任編輯:linlin]
湖南累計開展6000余場反電詐宣傳活動 全面加強反電詐宣傳報道
湖南張家界選派聯企干部深入企業紓困解難 促進市場主體健康發展
湖南安化縣集中開展水上交通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 全面消除安全
長沙市望城區實施人才強區戰略打造人才“強磁場” 打造宜居宜業
第四屆湖南黃精高峰論壇在安化舉行 總投資達30.856億
江蘇沭陽縣聚焦重點領域現場監督推動安全責任落實 筑牢安全生產
江蘇睢寧縣積極推進全縣“三農”建設不斷出彩 加快現代農業產業
揚州市江都區檢察院系列活動推進企業合規工作 營造法治營商環境
宿城區河濱街道履行主體責任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強化隊伍建設優化
江蘇宿遷著力探索獨具特色城市治理現代化之路 不斷提升城市品質
山西持續深化預算單位賬戶管理“放管服效”改革 賦予單位更多自
山西全省公安機關深入開展聯企服務專項活動 全面優化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