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大保護,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12月9日,省公安廳召開新聞發布會,總結了今年全省公安機關推進“長江大保護”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省公安廳不僅重點解讀了對于非法捕撈、非法采砂的舉報獎勵辦法,還邀請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解讀了最新禁用漁具名錄和違規垂釣處理意見。
此次發布會,釋放出明確信號——突出源頭治理、堅持深挖徹查,讓涉江犯罪行為“人人喊打”,將成為我省公安機關進一步推進“長江大保護”的發力點。
629起涉江違法犯罪在嚴打中現形
打源頭、端窩點、斷網絡、斬鏈條。
“對涉江犯罪案件‘零容忍’!”省公安廳治安總隊總隊長陳誠說,今年以來,全省公安機關將打擊涉江犯罪行為與掃黑除惡、“昆侖”行動、“雷火”行動、長江干線水域突出治安問題綜合整治相結合,深入開展打擊非法捕撈、非法采砂犯罪專項行動。1至11月,全省共立案偵辦涉江違法犯罪案件629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612名,涉案金額逾1億元。偵辦團伙案件102起,偵辦重大案件35起。
在此過程中,全省公安機關加強線索核查研判,對收集的1542條涉江警情和線索逐條查辦,掌握了涉江違法犯罪的重點水域、作案方式、上下游渠道和規律特征。
全省公安機關重點打擊“捕、運、銷”一體的非法捕撈團伙;緊盯非法采砂“改、采、運、銷”環節,深挖涉黑涉惡問題,嚴打幕后組織者、獲利者;以中央環保督察曝光的問題為重點,依法嚴打污染環境犯罪,會同長江上下游省市公安機關,聯手偵破了一批涉江重大團伙案件。
5000余“天眼”在重點水域“值守”
守護長江安全沒有“空窗期”。
陳誠介紹,我省公安機關會同漁政、水利等部門,加強長江沿岸水域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建立與農業農村、水利、生態環境等部門的視頻監控和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機制,不斷提高安全防控水平。全省共布建雷達、紅外監控、視頻監控等前端感知采集設備5222臺(套),部署無人機59架,可覆蓋重點水域599.3平方公里,涉江渡口、取水口、危化品碼頭等重點部位的涉江監控、預警、執法能力水平不斷提升。
隨著“一居一警”“一村一輔警”在全省基本實現全覆蓋,我省公安干警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的深入開展,在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2萬余起的同時,加大普法力度,對沿江、沿河居民及發現的聚集垂釣行為進行宣傳、教育、勸離。向社會公布一批典型案例,對涉江違法犯罪行為形成震懾。
下一步,我省公安機關將突出源頭治理、堅持深挖徹查,進一步加大對涉江違法犯罪的打擊整治力度。
有獎舉報11類涉江犯罪行為
省公安廳治安總隊副總隊長陳燁說,今年以來,涉江犯罪行為由高走低,但有些問題仍比較突出。以非法捕撈為例,“捕、運、銷”一體的團伙犯罪時有發生,非法捕撈呈現隱蔽化、網絡化、專業化發展趨勢,犯罪分子反偵查手段不斷升級。
12月1日,省公安廳出臺了打擊長江流域非法捕撈、非法采砂犯罪專項行動線索舉報獎勵指導辦法,發動廣大群眾支持參與打擊涉江違法犯罪活動。
根據該辦法,群眾可對使用“電毒炸”等方法、使用地籠網、“迷魂陣”、“絕戶網”等禁用工具非法捕撈、在長江、漢江干流及其他禁止采砂水域未取得采礦許可證擅自開采等11類涉江違法犯罪行為進行有獎舉報。
發布會上,省農業農村廳漁業漁政管理處副處長雷良偉解讀了最新的禁用漁具名錄。
對于群眾關注的垂釣活動,雷良偉說,原則上只允許一人一桿、一線、一鉤(單鉤),以休閑娛樂為目的的垂釣活動。垂釣使用的部分工具和方法,已經列入最新的禁用漁具名錄。使用禁用漁具在我省禁捕水域范圍內進行垂釣的,以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定罪處罰;使用禁用漁具名錄外的漁具進行垂釣,不符合一人一桿、一線的要求,或者使用復鉤(超過1個鉤不足7個鉤)的,屬于違規垂釣,依據當地有關規定處理。
[責任編輯:linlin]
湖南累計開展6000余場反電詐宣傳活動 全面加強反電詐宣傳報道
湖南張家界選派聯企干部深入企業紓困解難 促進市場主體健康發展
湖南安化縣集中開展水上交通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 全面消除安全
長沙市望城區實施人才強區戰略打造人才“強磁場” 打造宜居宜業
第四屆湖南黃精高峰論壇在安化舉行 總投資達30.856億
江蘇沭陽縣聚焦重點領域現場監督推動安全責任落實 筑牢安全生產
江蘇睢寧縣積極推進全縣“三農”建設不斷出彩 加快現代農業產業
揚州市江都區檢察院系列活動推進企業合規工作 營造法治營商環境
宿城區河濱街道履行主體責任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強化隊伍建設優化
江蘇宿遷著力探索獨具特色城市治理現代化之路 不斷提升城市品質
山西持續深化預算單位賬戶管理“放管服效”改革 賦予單位更多自
山西全省公安機關深入開展聯企服務專項活動 全面優化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