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河北省唐山市,為清文宗咸豐帝的孝貞顯皇后和孝欽顯皇后的陵寢。慈安陵名為"普祥峪定東陵",慈禧陵名為"菩陀峪定東陵",兩陵都位于咸豐帝定陵之東,是咸豐帝定陵的附屬陵墓,所以統稱為定東陵。陵南為神道碑亭。
文章目錄:
1、慈禧墓在哪里?2、慈禧墓在什么地方?位于河北省唐山市,為清文宗咸豐帝的孝貞顯皇后和孝欽顯皇后的陵寢。慈安陵名為"普祥峪定東陵",慈禧陵名為"菩陀峪定東陵",兩陵都位于咸豐帝定陵之東,是咸豐帝定陵的附屬陵墓,所以統稱為定東陵。
(資料圖)
陵南為神道碑亭,依次是石拱橋和石平橋、東西朝房、東西值房、隆恩門、梵帛爐、東西配殿、隆恩殿、三座門、石五供、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及地宮等。清東陵各陵寢建筑中,慈禧陵最為華麗,如隆恩殿前的龍鳳陛石,采用透雕手法,鳳在上龍在下,龍翔鳳舞,神態生動。東西配殿的內壁都嵌以磚雕圖案,以及天花板上的彩繪等全部貼金。大殿內的明柱上飾金龍盤繞,殿內金碧輝煌,光彩奪目。
1908年10月18日,工程在歷時13年重修后終于完工(巧的是4天后慈禧去世)。僅三殿所用的葉子金達4592兩!陵內的丹陛石,為高浮雕加透技法雕成,圖案為“龍在下,鳳在上”。隆恩殿周圍的69塊漢白玉板處處雕成“鳳引龍追”,74根望柱頭打破歷史上一龍一鳳的格式,均為“一鳳壓兩龍”,暗示她的兩度垂簾。
在清朝只有咸豐朝是兩座皇后陵,在清代僅此一例。
慈禧墓即定東陵,河北省遵化市清東陵裕妃園寢西側,是清文宗咸豐帝的孝貞顯皇后(慈安太后)和孝欽顯皇后(慈禧太后)的陵寢。兩陵相連,建筑規制完全相同,慈禧棺槨內的珍寶,價值5000萬兩白銀,堪稱世界之最。慈禧死后20年,即1928年7月4日至10日,軍閥孫殿英盜掘了乾隆帝裕陵和慈禧陵,毀棺拋尸,掠走了全部隨葬珍寶,慈禧遺體被拋出棺外,嘴里的寶珠被摳走,上衣也被扒光,下體僅剩一條內褲,史稱這次事件為“清東陵盜寶案”,盜案發生后,溥儀派載澤、耆齡、寶熙等人到東陵對慈禧的遺體進行了重新安葬,此后被盜珍寶分散于國民黨各個高層手中,漸漸不知所蹤。
慈禧的墓在清東陵 清東陵坐落在河北的遵化縣境
慈禧墓于河北省遵化市昌瑞山南麓偏西之菩陀峪,東距裕陵妃園寢500米,西與普祥峪定東陵(慈安太后陵寢)之間僅隔一條馬槽溝。
慈禧太后的墓葬于清同治十二年三月初九清明節,由同治皇帝親自勘察風水,于十五日將平頂山改為普祥峪,定為慈安母后皇太后的墓葬,普陀山改名普陀峪,定為慈禧太后的墓葬所在。
兩陵由第七世樣式雷雷廷昌主持設計修建,于當年八月同時動工,于光緒五年六月同時完工,耗時六年,耗銀五百多萬兩,光緒二十一年慈禧陵又重修一次,工程歷時十三年于一九零八年十月十八日完工。
擴展資料
慈禧死后一年,于宣統元年十月(1909年11月15日)葬入地宮。僅僅20年后,便被孫殿英部盜掘洗劫。1979年2月,清東陵管理所正式開放,才再次打開地宮。推開兩道石門,從石棺床上見到一具完整的內棺棺木,而破碎的外槨被扔在西北角。
1875年同治帝崩逝,慈禧擇其侄子愛新覺羅·載??繼咸豐大統,年號光緒,兩宮再度垂簾聽政;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又因1884年慈禧發動“甲申易樞”罷免恭親王,開始獨掌大權;1889年歸政于光緒,退隱頤和園。
1898年,戊戌變法中帝黨密謀圍園殺后,慈禧發動戊戌政變,囚光緒帝,斬戊戌六君子,再度訓政;1900年庚子國變后,實行清末新政,對兵商學官法進行改革。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菩陀峪定東陵
百度百科-慈禧
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慈禧墓的相關信息的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