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板塊四帶五平臺”,即打造東南部旅游度假康養板塊、中部產城融合板塊、西部城鄉協調發展板塊;建設濱海生態文化旅游帶、戴河生態休閑帶、新河生態景觀林帶、洋河蒲河生態鄉村示范帶;深化“+旅游”平臺、商服平臺、培療機構平臺、科創平臺、鄉村振興平臺建設
清溪環繞、草木蔥蘢、白鷺嬉戲……金秋時節,走進戴河下游生態濕地公園,隨處可見水光瀲滟、綠意盎然的美麗風景。本著“治水重在截污”的原則,北戴河區對北戴河村至入海口13公里的戴河河道及堤防進行了生態修復建設,提升河道水質和凈化能力,不斷擦亮生態底色。
站在“十四五”開局,北戴河區勠力同心、砥礪前行,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譜寫北戴河的時代篇章。
“今后5年是北戴河區步入轉型升級、厚積薄發的關鍵階段,我們將努力打造最安全、最美麗、最文明、最幸福的一流國際旅游區,全面推進新時代濱海強區、健康之都建設再上新水平。”北戴河區委書記韓愷說,為此該區將全力實施“三大戰略”,即生態優先戰略、旅游升級戰略、產業轉型戰略,著力推進“三板塊四帶五平臺”建設,即打造東南部旅游度假康養板塊、中部產城融合板塊、西部城鄉協調發展板塊;建設濱海生態文化旅游帶、戴河生態休閑帶、新河生態景觀林帶、洋河蒲河生態鄉村示范帶;深化“+旅游”平臺、商服平臺、培療機構平臺、科創平臺、鄉村振興平臺建設。
生態先行,打造美麗中國北戴河樣板區
“聯峰北路一家飯店多次油煙濃度超標,一線人員請趕往現場,責令其整改。”9月7日,秦皇島市生態環境局北戴河區分局餐飲油煙在線監控平臺發出預警,工作人員迅速作出反應。
“平臺可實時監測油煙濃度、顆粒物、排放時間等數據,為執法人員現場執法提供了支撐。”市生態環境局北戴河區分局副局長石偉說,目前,該區已有120家涉氣企業安裝了200個監測點位。
“把生態環境作為城市的金字招牌,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好生態環境,堅持生態先行、綠色發展,打造美麗中國北戴河樣板區。”韓愷說。
讓青山常在、綠水長流、藍天永駐,北戴河區實施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管理措施,統籌生態一體化治理。堅持控源為主,加強細顆粒物、臭氧、揚塵及車船油路綜合整治,深入推進清潔取暖,有效管控域內所有大氣污染源。堅持河海一體,嚴格落實河長制、灣長制,深化入海河流、近岸海域及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推動水環境、水資源、水生態“三水共治”。聚焦重點區域和行業,加強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推廣生活垃圾分類,打造城鄉凈土。
管理下功夫,保護有力度。北戴河區推行一系列生態修復工程,筑牢青山綠水生態屏障。統籌山水林田湖海系統,構建環山、濱河、沿海生態廊道;實施環境應急監測、生態補水、水體生態修復等工程;持續開展國土綠化行動,推動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向更高層次發展;加大濕地建設和保護力度,維護濕地自然結構和自然功能,做優新河生態景觀林帶,建設濱海生態公園。
“在做好生態文章基礎上,我們還用好生態政策,釋放生態紅利,探索產業發展與生態保護的協調共進,讓生態環境孕育‘搖錢樹’、田園風光變成‘聚寶盆’。”石偉說。
旅游升級,構建一流國際旅游城市先行區
9月7日,建筑面積3500平方米的北戴河區旅游服務中心項目現場機器轟鳴,工人們正在進行主體外立面改造作業,預計明年7月份可投入使用。
“旅游服務中心分為旅游智能管理中心、旅游接待與咨詢服務中心、旅游體驗展示中心三大功能區,將填補北戴河區無綜合性游客集散地的空白,成為獨具魅力的城市會客廳。”北戴河區旅游文廣局副局長張棟介紹,“該中心投入使用后,游客可以一站式完成旅游咨詢、線路規劃、酒店預訂等服務,還能根據游客需求,提供個性化、定制化服務。”
北戴河區全力實施旅游升級戰略,堅持高端引領,瞄準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推進旅游標準化試點工作,構建一流國際旅游城市先行區。
打造獨具特色的標準化旅游服務品牌,北戴河區堅持“微改造·精提升”思維,讓游客“多玩一小時、多消費一次、多住一晚上”。他們加強旅游設施建設,完善標識導引系統、咨詢服務驛站、公廁等旅游服務設施,同時建立旅游大數據中心,搭建“北戴河放心游”綜合服務平臺,建立誠信服務體系,完善旅游投訴和受理、反饋機制,提高旅游服務精細化、品質化水平。
深化“+旅游”平臺建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北戴河區深度挖掘海洋文化,打造濱海生態文化旅游帶,同時堅持“減量、提質、增效”的原則,打造精品民宿,加快文旅融合步伐,以國際輪滑節、春節燈會等節賽活動為載體,推出演藝新品牌,實現旺季做優、平季做旺、淡季做活。
依托既有資源,開發讓游客“參與式互動、沉浸式體驗、行進式游覽”的新潮旅游產品,北戴河區升級石塘路、紅石路精品特色美食街,推出有影響力的“北戴河禮物”。另外還打造劇本殺基地,推動劇本殺產業發展,引進高級別旅游文化節慶活動,引入和組織歌舞劇、話劇、音樂會等文化娛樂劇目。
產業轉型,發展北戴河特色產業體系
在牛頭崖鎮蒲蘭村,二茬胡蘿卜剛剛冒出新芽。“今年頭茬胡蘿卜喜獲豐收,畝產值可達3萬多元,收入是普通種植模式的2至3倍。”蒲蘭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吳江濤說。
2020年,蒲蘭村“兩委”引進秸稈反應堆技術、無公害種植等先進種植技術,大力發展特色農業,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有效增加農戶收入。
“我們始終把發展作為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全力實施產業轉型戰略,持續增強發展的動力、活力和競爭力。”韓愷說,北戴河區正在構建以文旅產業為基礎,以總部經濟、康養產業、現代商務服務業為骨干,以數字經濟、高新技術產業、特色農業為補充的北戴河特色產業體系。
未來5年,北戴河區將持續抓好骨干產業高質量發展。做強總部經濟。穩固能源總部主陣地,拓展金融保險、醫療器械、康養等新總部經濟業態,加速形成多類型、跨門類、大中小企業齊聚的總部經濟發展格局;抓好特色樓宇、品牌樓宇等總部平臺建設,確保總部企業引得來、留得住、有貢獻。另外,做大康養產業。依托北戴河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示范區建設,探索康養與旅游、農業、體育等產業深度融合的大康養發展模式,推動培療機構向健康養老、養生保健轉型,建好燕山康復養老綜合體等示范項目,適當發展高端養老,滿足差異化養老需求。同時,做優現代商務服務業。大力發展企業管理服務、法律服務等服務外包及會展等人力資本密集服務業,引進國際知名會展企業,探索培育若干綜合性會展平臺,全面提升會展經濟質量。
在做好骨干經濟的同時,不斷培育新興產業,促進經濟結構升級。拓展數字經濟。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城鄉治理、城市建設融合發展,打造數字型城市;加快數字經濟產業園建設,著力引進數據分析、研發、應用企業,完善數字經濟全產業鏈條。培育高新技術產業。瞄準新材料、信息技術等前沿領域,主動對接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深化科創平臺建設,實施培強扶優工程,扶持大開電子等傳感器企業成長壯大。做精特色農業。建設精品農業產業園、創新示范園,發展有機高效示范農業,培育特色農產品品牌,打造地方“新名片”;堅持主體多元化、業態多樣化,大力發展休閑農業,促進農業與旅游、教育、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
[責任編輯:linlin]
重慶各部門多舉措防范旱澇急轉防災救災工作 防范山洪地質災害
重慶南川加快公辦養老機構國企化改革進程 破解養老事業發展難題
重慶智慧水務保證城市供水系統穩定安全運行 確保市民日常用水無
前7個月河北扎實推動穩經濟政策落實實現經濟平穩增長 工業生產
今年河北秋糧累計種植面積達6264.6萬畝 其中凈作玉米5136萬畝
河北石家莊建成省內首家再生資源綠色分揀中心 首期建設占地15畝
河北邢臺正式開啟診間醫保智能結算新模式 提升醫保患者就診體驗
河北秦皇島累計投入1.4億余元推動畢業生就業率不低于95% 全面推
江西萬載縣聚焦四大重點扎實推進文旅工作上臺階 始終堅持黨建引
江西出臺信息通信業促進數字經濟發展行動計劃 加快區市“千兆城
江西啟動抗旱四級應急響應全力做好抗旱工作 已投入抗旱資金3.87億
江西持續開展商品消費季活動激活市場一池春水 推動商貿消費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