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全市布綠不均衡的情況,解決老城區綠量不夠、綠化空間不足、背街小巷綠化缺失、設施損毀、環境不佳等問題,棗莊在全國創新性地探索實施了全域“生態街巷”建設,通過硬化、凈化、綠化、美化、亮化等措施,徹底改變群眾日常生活進出道路的環境面貌,全面疏通城市綠色微循環系統,為居民生活增添“綠色元素”,為城市發展補充“綠色動能”。
綠植苗木本土化。積極選用既適宜本地環境氣候,又能充分發揮吸塵、降噪、調溫等生態功能的適生鄉土植物,如白蠟等落葉喬木和紫薇、月季等灌木。
造綠布景精細化。圍繞市民群眾實際需求,運用墻體增綠、垂直掛綠等立體綠化措施,最大限度增加背街小巷綠量,全力打造綠滿街巷、花滿路旁的綠化景觀效果,去年新增立體綠化2.46萬平方米。
設施改造生態化。綜合運用“海綿城市”“低碳生活”理念,廣泛采取透水鋪裝、苗木滴灌、慢行系統植入等措施,進一步優化生態環境。
景觀塑造人文化。對歷史悠久的古街古巷,實行“一街一設計、一巷一方案”,賦予生態街巷鄉土情懷、人文底色,打造亮麗的“城市文化名片”。
[責任編輯:linlin]
山東棗莊創新性探索實施全域“生態街巷”建設 全力打造綠化景觀
山東威海實現全市知識產權保險“零突破” 提升企業專利維權能力
2021年廈門貨物外貿總值達8876.5億 貿易方式結構不斷優化
2021年福建寧德生產總值突破3000億大關 人均GDP突破10萬
廈門參與制定中國首個土方機械領域國際標準 帶動行業能效提升
湖北紅安“新生兒出生一件事”實現二甲以上醫院全覆蓋 持續優化
湖北恩施正式啟動居民婚姻登記“全州通辦” 提升婚姻登記便利化
湖北恩施審計發現問題整改率提升至91.6% 普法和指導融入審計全過程
湖北神農架國家公園建立聯合野外巡護機制 加大資源保護管理力度
2021年山東進出口總額2.93萬億 一般貿易進出口1.95萬億
2021年海南新增備案創業投資企業8家 投資項目達11個
2021年海南進口整體通關時間縮減10.62小時 公共服務能力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