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到2025年,成都文創產業增加值將突破3000億元,占全市GDP比重超過12%。”這是2月16日下午記者從成都市文產辦、成都市文廣旅局舉行的《成都市“十四五”世界文創名城建設規劃》(下稱《規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
目標如何實現?《規劃》圍繞八大產業、七大工程,明確了“規劃圖”和“時間表”。
八大產業為重點 增強成都文創全球競爭力
根據《規劃》,“十四五”期間,成都文創產業將以“強化數字文創引領”“推動產業跨界融合”“深化產城融合驅動”為主攻方向,構建“極核輻射、一圈環構、兩翼齊飛”的全市文創發展新格局。
《規劃》明確,將以傳媒影視、創意設計、現代時尚、音樂藝術、動漫游戲、會展廣告、現代文博、文化裝備八大產業為發展重點,打造附加值高、原創性強、成長性好的現代文創產業體系,增強成都文創產業在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中的核心競爭力。
發展傳媒影視產業,成都將著力打造全國傳媒重鎮、網絡視聽產業高地,重點發展現代傳媒、數字出版和視聽娛樂。對標國際頂尖的影視產業集群,重點提升內容創作、拍攝生產、后期制作、出品發行等產業鏈關鍵環節實力。
圍繞現代時尚產業,成都將著力打造國際時尚之都,重點發展時尚創意設計、時尚信息服務、時尚廣告會展、時尚體育運動、時尚特色美食等核心領域;加強與國際時尚策源地的交流合作與資源對接,通過收購兼并、特許授權、代理加盟等方式與國際一線時尚品牌合作,快速融入全球時尚網絡。
在動漫游戲產業方面,著力打造中國動漫名城,將依托瞪羚谷、天府國際動漫城、量子界數字文化雙創產業園等集聚一批動漫原創、游戲軟件開發、電競運營企業,打造一批優質原創動漫游戲IP;建設以動漫產業為核心,集創新創業、主題旅游、智慧生活為一體的動漫產業園區與城市動漫主題旅游目的地。
看項目
七大工程為支撐 為世界文創名城建設筑基賦能
為確保部署落地落實,《規劃》還系統提出“十四五”時期世界文創名城建設的七大工程——
重點開展天府文化引領工程,推動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天府文化創意轉化,生產一批彰顯天府文化國際影響力的“大作、大戲、大劇、大片”。
著力開展核心載體建設工程,優化全市文創產業功能布局,整合資源推動文創重點門類成鏈集群,打造行業門類齊全、產業特色鮮明的協同創新平臺和促進文化企業集聚發展的重要載體。
持續推進文創金融深度融合工程,將深化文創金融合作體制機制創新,優化以“債權融資+股權投資+路演孵化+金融科技”四大路徑為支撐的文創金融生態體系,打造全要素蓬勃發展的天府文創金融生態圈。
此外,成都還將開展文創市場主體培育工程、公共文化服務提升工程、文化消費潛力激發工程、對外文化交流合作工程,推動全市文創產業高質量發展。
看亮點
3000億元臺階 目標設置對標國際先進城市指標維度
“這是全國首部圍繞文創產業與城市發展雙軌融合的專項頂層設計。”《規劃》起草專家、中國人民大學創意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宋洋洋認為,《規劃》提出,到2025年,成都文創產業增加值邁上3000億元臺階,達到3100億—3400億元,占全市GDP比重超過12%。“世界文創名城”的目標構成,對標了國際先進城市指標維度,更加全面多元,既包括文創產業規模與結構的升級,又包括名企、名園、名人等主體和品牌,還覆蓋部分文創新場景、新空間。
現象級作品《哪吒之魔童降世》反映了近幾年成都文創產業取得的發展。參與出品的成都可可豆動畫影視公司也從幕后走向臺前。因為經歷過融資難問題,該公司總裁劉文章很有感觸,“《規劃》明確要持續推進文創金融深度融合工程,對我們這種輕資產的文創企業來說,是利好。”他建議,下一步針對中小微文創企業特點,能開發一些以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等知識產權為質押的貸款產品,為企業提供更多資金支持。
截至2021年底,成都市共有國家、省、市三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基地)64家,文創街區238條、文創空間2301個。
[責任編輯:linlin]
重慶各部門多舉措防范旱澇急轉防災救災工作 防范山洪地質災害
重慶南川加快公辦養老機構國企化改革進程 破解養老事業發展難題
重慶智慧水務保證城市供水系統穩定安全運行 確保市民日常用水無
前7個月河北扎實推動穩經濟政策落實實現經濟平穩增長 工業生產
今年河北秋糧累計種植面積達6264.6萬畝 其中凈作玉米5136萬畝
河北石家莊建成省內首家再生資源綠色分揀中心 首期建設占地15畝
河北邢臺正式開啟診間醫保智能結算新模式 提升醫保患者就診體驗
河北秦皇島累計投入1.4億余元推動畢業生就業率不低于95% 全面推
江西萬載縣聚焦四大重點扎實推進文旅工作上臺階 始終堅持黨建引
江西出臺信息通信業促進數字經濟發展行動計劃 加快區市“千兆城
江西啟動抗旱四級應急響應全力做好抗旱工作 已投入抗旱資金3.87億
江西持續開展商品消費季活動激活市場一池春水 推動商貿消費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