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全球全民閱讀典范城市”。在這里,成百上千的讀書會讓閱讀不孤獨,深圳奇輪讀書會就是其中一道靚麗的風景。
(資料圖)
4月6日,在深圳福田金融中心現代國際大廈,一場別具特色的中國經典典籍讀書會在奇輪文化集團(下稱“奇輪文化”)舉行。這里環境雅致,裝潢設計以新中式為主題——國畫、書法、香道、盆景綠植等清新怡人,很適合讀書。據悉,類似這樣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公益性讀書會,奇輪文化幾乎每周都要舉辦1-2場,至今已堅持2年多。
博古通今,同心聚力營造“閱讀場”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4月6日的這場讀書會,以老子所著的《道德經》為主題。來自各行各業的深圳人聚集一起,閱讀、討論、交流、學習,氣氛清凈、柔和。
“雖然自己在家也可以閱讀,但我還是喜歡大家一起閱讀。閱讀也是有場域的。大家一起讀,氣氛更好,讀完還能交流、討論。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這樣提高更快。”奇輪讀書會資深“粉絲”張小姐表示,她幾乎每個月都會抽出1到2天時間參加讀書會。
“在這樣清新怡人的環境中閱讀,滿滿的氛圍感。我喜歡大家聚集在一起讀書交流的氛圍。交流本身也是一種學習。在寸土寸金的福田金融中心,這樣的公益之舉,值得點贊。”讀書會成員何先生說。何先生的本職工作是一名設計師。他表示,讀書是閱讀,讀人也是閱讀,感謝奇輪讀書會提供了一個高品質的公益性公共閱讀空間。
“舉辦公益性讀書會,重讀中華傳統經典典籍的目的,在于古為今用。我們希望將熱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人們聚集起來,深度發掘傳統文化的實踐和傳播價值。”奇輪讀書會發起人李若雯表示。成長于水墨丹青之家的她,從小就衷情傳統文化。她認為,博古方可通今,博覽五千年,塑造當代賢。在李若雯看來,中華傳統文化是一座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富礦。
深圳奇輪讀書會發起人李若雯博士
李若雯認為,中國經典典籍中閃耀著先賢智慧,通過舉辦公益性讀書會,是希望在深圳以全球眼光、青春激情激活傳統文化,古為今用,深度發掘新中式文化的實踐和傳播價值。
據悉,奇輪文化在“翻譯”典籍方面亦有突破。2022年,奇輪文化攜手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牛津大學經濟研究中心先后出版了《老子哲學與現代管理》(中文版)、《老子哲學與現代管理》(英文版)、《投資悟道》等作品。其中,《老子哲學與現代管理》(英文版)已被牛津大學、大英圖書館等收錄。
藝術品鑒,“游于藝”傳承中華審美
與讀書會一樣,從2022年開始,奇輪文化還堅持舉辦中華傳統文化藝術公益品鑒會。品鑒會通常以“藝術講座+茶話會”的方式展開。有文化學者、藝術家對中國傳統水墨畫進行導賞,也有關于歷代名家名作的分享。
“很不錯的體驗。可以學習到中國水墨畫好在何處、妙在哪里?”曾經參加奇輪百花品鑒會的魯女士認為,修身養性,是對自己的藝術涵養的提升。
“《論語·述而》中說,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游于藝’要求人們把沉浸于‘藝’當成人格成長與完善的方式。品鑒會就是一場‘游于藝’。”李若雯表示,在重讀經典、賡續中華哲思的同時,也力求將傳統藝術注入現代生活,傳承中華審美。
品鑒會現場,尤其吸睛的是墻上懸掛的巨幅水墨《百花花貴圖》。這幅作品是奇輪文化在傳統藝術+現代審美融合上的重要探索。作品由隋廣義先生與李照東先生聯袂創作。花開富貴,萬事勝意。自古牡丹國色天香,為百花之冠,而《百花花貴圖》表達的是和諧之美,一枝獨秀不如百花齊放,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百花花貴圖
隋廣義先生曾表示,中華傳統精髓的弘揚發展,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除了藝術家,企業家更應走在前列,起到帶頭作用。
據介紹,李照東先生現任中國畫學會創會理事,廣州畫院特聘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所作山水、花鳥,不拘南北之限,旨在暢神。其《百花花貴圖》并非一幅作品,而是一個系列,共創作99幅,傳統但不復古,讓傳統高雅藝術與現代品質生活融為一體,孕育出一個脫俗、創新的新文化風格,真正做到對中國經典文化的創新式繼承與發揚。
(奇輪文化集團供圖)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