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日,美國政府宣布將再向烏克蘭提供約3億美元的軍事援助,包括“九頭蛇”70型火箭彈,數(shù)量未公開的“海馬斯”火箭炮、迫擊炮、榴彈炮炮彈、導彈以及卡爾·古斯塔夫反坦克榴彈發(fā)射器。這是俄烏沖突爆發(fā)以來,五角大樓向烏克蘭提供的第37批物資,使美國的軍援總額達到360億美元。
俄烏沖突爆發(fā)后,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都希望沖突各方盡早達成和解、盡快結束動蕩。然而,美國不僅多次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慫恿“戰(zhàn)斗到最后一個烏克蘭人”,還威逼利誘盟友隨自己起舞,“有錢出錢、有槍出槍”,為烏提供武器裝備和援助。這種“拱火”舉動,再次凸顯了美國唯恐天下不亂的心態(tài),或將進一步激化各方矛盾,使沖突進一步長期化。
事實上,回顧俄烏沖突的不同階段,美國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持續(xù)推進北約東擴、在俄周邊大搞“顏色革命”的美國,正是烏克蘭危機的始作俑者。而一旦俄烏局勢出現(xiàn)緩和跡象,美國要么派出高官緊急訪問為烏克蘭“打氣”,要么提供援助赤裸裸地為沖突“拱火”,企圖利用戰(zhàn)事消耗和拖垮俄羅斯,從而維護自身霸權。
不久前泄露的美軍秘密文件中,涉及俄烏沖突的內容顯示,美方向烏克蘭方面提供了精準的情報支持和后勤保障,以支持其在今年春季對俄軍發(fā)動反攻的計劃。這清楚表明,美國“幾乎在所有方面都深度卷入了這場危機”。所謂的俄烏沖突,實質上早已成為俄羅斯同美國甚至整個北約之間的對抗。
美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援,也折射出美國一手“畫皮”、一手“做鬼”的慣用伎倆。表面上看,美國援助烏克蘭是為其“輸血”“續(xù)命”,但其背后真正的目的是保持沖突“不要停”。在一些美國政客看來,雖然援助烏克蘭花費不菲,但能夠利用烏克蘭最大程度地牽制、消耗、削弱俄羅斯,性價比還是相當高。更何況,美國還可借此坐享美元回流、軍火大賣等額外收益。
此外,看似巨額的對烏援助,其實被許多美國政客借機中飽私囊。以去年5月拜登簽署的400億美元援烏法案為例,其中只有43.5億美元用于對烏克蘭的人道主義援助,其余絕大多數(shù)都進了美國防務承包商的口袋。即便是直接對烏援助部分,很多都要經(jīng)過多層“白手套”轉手。一位美國共和黨眾議員曾指出,部分援助最終會流入由美國官員間接掌控的“一些非營利組織和非政府組織”。難怪有人直截了當?shù)乇硎荆嚓P援助法案與其說是增強了美烏關系,不如說加深了美國政客和軍火商金主的“感情”,是一場赤裸裸的金錢交易。
當下,美國國內正面臨著日益嚴峻的通貨膨脹、銀行破產和槍支犯罪等問題,而對烏援助計劃從美國民眾的優(yōu)先關注事項中奪走了大量資金,正招致越來越多的批評。多國人士也表示,這些以支持烏克蘭為幌子的“援助”,只會讓俄烏沖突更漫長,讓當?shù)孛癖姼纯唷橐患褐介_出一張又一張巨額軍援支票,美國政客這種不負責任的行徑該停止了。
(作者單位:國防大學國家安全學院)
上圖:烏克蘭軍隊使用的美制“海馬斯”火箭炮。資料圖片(朱曉萌 張學慧)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