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想著借助五一消費的提升,豬價也能走出一個小高峰,但是結果卻未能如愿。不僅豬肉消費沒見好轉,而且豬價也沒漲起來。甚至五一過后,隨著消費意愿走低,豬價再次下跌。
(相關資料圖)
至少目前來看,5月份豬價走勢平平,甚至不斷陰跌,再次逼近“7元”的關口。
而市場消費也進一步走弱,近期多地豬肉價格持續回落。
截至5月19日,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19.35元/公斤,即豬肉批發價格已跌至10元以下,而部分農村集市以及部分超市特價豬肉零售價格也只有八九塊一斤,而即便不是特價,豬肉價格也大概在十二三元。
相比起前兩年動輒三四十元一斤,當前的豬肉價格是處于比較合理的區間了。但是即便如此,消費總體仍然未見明顯好轉。
為什么賣不動了呢?
原因很多。
第一個原因是,當前正處于豬肉消費的淡季。
我國的豬肉消費呈現出明顯的季節性變化。
一般來說,上半年都比較清淡,尤其是春節后消費驟降,豬肉消費也進入到全年的低谷。而后隨著天氣升溫,由春入夏,對肉類的消費也依然不強。
而當前正處于夏季,氣溫迅速回升,市場對于豬肉消費走弱。再加上從去年四季度以來,豬價持續回落,也使得市場豬肉價格不斷走跌,所以大家并不急于囤肉。
第二個原因是,豬肉不好吃了。
很多朋友都反映,現在的豬肉不如以前好吃了,明顯不香了。這主要因為隨著散戶越來越少,規模養殖不斷擴大,而規模養殖喂的都是統一配方的飼料,生豬長勢也明顯比以前要快,所以豬肉自然也沒有以前的好吃了。
另一方面,現在的豬和以前的豬也確實不一樣了。
以前的種豬大多是本土豬較多,不僅養殖的時間長,而且又肥又大,而最為關鍵的是,豬肉在烹飪過程中飄出的肉香味與肥肉中的肌間脂肪有關。以前生活供應偏緊,所以人們都愛買肥豬肉,而人們養殖的生豬也大多是脂肪型的肥豬。
但后來越來越多的人更偏向于吃瘦肉,于是豬種也發生了改變。
當前市場大部分種豬都是“杜長大”,即杜洛克豬、長白豬和大白豬,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外三元”,分別來自于美國、英國和丹麥。
這三大豬種都屬于瘦肉型,不僅生長速度快,飼料效就廬山,而且瘦肉率高達60%以上,所以市場競爭力較強。
但也正是這個原因,不僅豬肉的味道變了,也使得市場的豬源變得越來越趨同而單一,自然味道也越來越相同。
不過,這也不是主要原因。
因為豬種的變化并不是這兩年才變的,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起,我國就引進了“杜長大”的品種了,所以說這個味道它總不能是現在才變的吧?
再舉個例子,2021年10月份,豬肉價格也一度跌至個位數,而與當前相反的是,市場消費出現激增,直接拉動豬價上漲。
所以顯然,當前豬肉消費低迷的主要原因并非是豬肉不香了,而是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很多家庭收入下滑,錢包收緊。
3年多的疫情使社會發生了很多變化,很多公司出現了經營困境,裁員的裁員,倒閉的倒閉,與之對應的就是收入下滑,甚至是失業。于是,大家也不得不收緊了錢包,消費降級。
這也是為什么從疫情放開以后,消費卻遲遲低迷的一個重要原因。
雖然說五一的時候消費激增,但我認為這個數據是值得仔細分析的,因為至少反應到某些市場層面,并沒有帶來明顯的提振。
比如白條走貨未出現明顯增長,豬價仍然低迷;面粉走貨不暢,小麥走跌;深加工持續虧損,玉米也跌跌不休……
所以提振的只是某一領域的消費,如旅游等,但是日常消費變化依然不明顯,這才是當前豬肉賣不動的根本原因。
消費從高到低并不是一瞬間發生的,所以要想恢復也并非是短期的事。那么,由此也不難推斷,豬價遲遲難漲,一方面有豬多肉多的原因,而更重要的依然是消費不給力。
所以可以預見,即便下半年消費有所回暖,但幅度有限,也意味著豬價的回升空間也變得有限。養殖戶或許能稍稍喘口氣,但總體壓力仍然不小。
本文完,感謝閱讀!隨手點贊,給個支持。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
最新快訊!豬肉降到10元以下,為啥還賣不動?原因很多,最后一個
每日報道:新鄉學院到我校考察交流
高等教育成大額捐贈主要流向 2021年到賬86.04億元
微軟將其 Bing 聊天消息字符限制從 2000 翻倍增加到 4000-天天熱消息
【世界聚看點】新一周新股值得申購嗎?5月29日到6月2日4只新股申
秋元康 川流不息(秋元康)
四川珙縣發生4.5級地震,成貴高鐵沿線部分列車晚點-熱門
每日頭條!葡萄病蟲原色圖譜/無公害果樹病蟲鑒別與治理叢書(關于
“保命藥”價格暴漲十余倍?患者:買不到 吃不起!什么情況?
上海自貿區所得稅優惠_上海自貿區優惠政策
全球今熱點:2022蹦極跳床十大品牌排行榜_蹦極跳床哪個牌子好
網傳查爾斯剛加冕就策劃葬禮?健康或不容樂觀,卡米拉又動歪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