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6月17日電 題:臺灣出版商亮相北京圖博會 采購、“取經”忙
作者 朱賀
(資料圖片)
“雖然疫情期間也與大陸出版業同仁保持線上往來,但和線下還是不太一樣,我們都想感受實體交流的溫度。”臺灣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政岷,17日在第29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簡稱“圖博會”)期間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
此為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調整后,兩岸出版業人士首次在大規模圖書展會中“再相逢”。參展的臺灣出版業代表、臺灣圖書出版事業協會(簡稱“臺灣版協”)理事長楊蓮福向記者介紹,今次有約50家出版商、近百位出版人攜近500本出版于2022年后的新書參展。
圖博會進入第三天,臺灣出版商依然很忙。展區內洽談業務、暢敘友誼的新老朋友絡繹不絕,也有不少讀者駐足閱讀,品味來自海峽對岸的書香。
從“賣過來”到“引進去”
整天都在各展區內參觀、“下單”,臨近用餐時間,臺灣南門書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國文才空閑下來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他向記者展示簽約成果:不到三天,他已透過圖博會購買了百余本大陸圖書版權,既有《鄂溫克的駝鹿》“章魚先生有興趣”系列等兒童繪本,也有介紹王羲之書法、千里江山圖等文化類書籍,還涉及花卉、食補、針灸等多種題材。
張國文直言,大陸出版業的實力越來越強,“如今來這里參展不是為了賣版權,而是買版權”。以兒童繪本為例,張國文說,2016年他從臺灣帶到圖博會的繪本“一上架就被五六家大陸出版商搶購一空”,“如今已完全反過來”。他還觀察到,有大陸出版社聘請海外插畫師推出融合東西文化元素的繪本,“不僅在臺灣市場受歡迎,輸出到歐美也有廣闊市場”。
“大陸圖書在臺灣的銷量十分可觀。”張國文說,他數年前開始從大陸引進圖書版權至臺灣,那時大陸書籍僅占其圖書銷量的30%。其中一套由大陸編輯劉嵩推出的《漫畫資治通鑒》系列書籍,在臺灣市場反響熱烈,“一年之內賣出約15000套,后來劉先生編輯的漫畫我也全都包了”。
那次“試水”堅定了張國文從大陸引進圖書版權的信心。他所在的南門書局成立至今僅十余年,年銷售額達2億元(新臺幣,下同),大陸圖書銷售量已占到80%。除圖書外,他還走訪義烏、深圳等地,將大陸文具引進臺灣,“有一款產品尚在生產,在網上預購20分鐘就賣出150萬元”。
“我們是來取經的”
作為臺北市出版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趙政岷自十余年前就為推動兩岸出版業交流奔走。他觀察到,近年北京、上海等地出版社迅速崛起,受閱讀習慣等因素影響,臺灣圖書市場反而有點走下坡路,“我們其實是過來‘取經’的”。
“無論創作方式還是銷售形式,大陸都有值得學習之處。”趙政岷說,臺灣出版社近年從大陸引入許多以漫畫介紹中華文化的書,如《如果歷史是一群喵》等,頗受臺灣兒童歡迎。
臺灣華品文創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受30家臺灣出版商委托帶來300余本書參展,該公司總經理王承惠格外看重圖博會這一平臺。他說,大陸幅員遼闊,到各地與出版商溝通業務、往來奔波有些“吃不消”,圖博會恰好匯聚了大陸乃至全球的知名出版商,機會難得。而此次參展也讓他收獲頗豐,“有意向簽約的出版商非常多”。
臺灣版協副理事長、文鶴出版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富恭早在2007年就來北京參加圖博會,不僅見證了大陸圖書市場日新月異的變化,也感受到圖博會的進步與發展。
“大陸讀者群龐大,飛速發展的出版業在短期內積累了許多經驗。”觀察到圖博會中各大型出版集團紛紛亮相,有的甚至將直播間搬進展位,讓張富恭感到震撼。“大陸可以做到日產三本書,而臺灣許多出版社僅能做到年產三五本”,他迫切希望兩岸出版業恢復熱絡交流合作,互相借鑒經驗,攜手發展。(完)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
臺灣出版商亮相北京圖博會 采購、“取經”忙_天天視點
合肥首座吉利智能換電站投運 最快60秒左右實現整車電池更換-世
第九屆上交會閉幕,現場鎮館之寶是這個!
篝火晚會、美食節…一大波活動等你來!
起底千億海參市場:一斤參半斤冰、假冒大連參、鹽漬參頻現|焦點
追光 | 探營杭州亞運村:打造溫馨舒適的“家”
在草莓音樂節花式整活,小鮮語玩轉用戶時代的品牌營銷 全球動態
國家醫保局推出十六項醫保便民舉措 百姓看病就醫方便、實惠又高
使徒行者百度網盤-熱推薦
三個玉讀什么(像晶、鑫、森一樣,三個玉是什么字?) 環球新要聞
2000億車企老板喊話:“放血式”價格戰絕對不是長久之計
網商貸逾期三年要還多少利息合理?被起訴了怎么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