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咸陽,一派豐收的景象。
6月13日,西部新型顯示產業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我市開幕。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院士教授和液晶顯示行業專家紛紛參加,圍繞新型顯示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以及如何就近配套,促進產業集聚,加強產業鏈建設進行研討交流。
這一研討盛會的舉行,是咸陽市破解產業發展瓶頸和企業發展困境的重要舉措,彰顯了我市以人才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魄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電子彩虹光電廠房。
“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主基調,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突出高精尖缺,完善政策體系,聚合高端資源、激發人才活力,為加快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創新動能。”我市堅持這一思路,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加快實施“興咸人才計劃”,全力營造最優人才發展環境。
在咸陽高新區、咸陽經開區打造入駐速度“0”時限,入駐企業“0”干擾,三年之內“0”負擔,100萬元資金支持的“301”科創特區試點,創建咸陽科技、人才、項目孵化新樣板。
全面實施《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咸陽核心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落實“政策包”,支持企業建設研發平臺,組建“科學家+工程師”隊伍,實行更為開放的柔性引才政策,匯聚更多人才來咸創新創業。
與西安交大簽訂《人才合作與交流備忘錄》、研究生社會實踐基地、組建西部智能電氣綜合性創新聯合體等合作協議,以“平臺+人才”的方式支持創新,推介科技成果,培育發展新引擎。
冠捷科技。
這一項項務實的引才和人才興企戰略實施,真正讓企業嘗到了甜頭。
“2022年,我們陶瓷研究設計院與陜西科技大學聯合申報了秦創原‘科學家+工程師’隊伍建設,團隊根據固廢的不同特性,通過技術創新,開發出結構多樣、功能多元的新型綠色建材產品,實現企業提質增效,也使陶瓷研究設計院享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企業加計扣除和貼息貸款等各級各項政策。”咸陽陶瓷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研究所所長成智文說。
“發展必須要靠人才支撐,廣大人才向一個地方匯聚,就會推動這個地方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地區發展就會取得巨大的成功。”市委市政府高度統一,把人才作為發展的第一要素。
這幾年,咸陽市不斷壯大“科技大使”隊伍,吸納優秀科技、金融等人才成為咸陽“科技大使”,同時壯大技術經紀人隊伍,構建由秦創原(咸陽)創新促進中心、13個縣級秦創原創促中心組成的“1+N”體系,加強“三支隊伍”在高校與企業間的橋梁紐帶作用,促進縣市區人才供給。
興平市以益海嘉里、陜西雙匯、西瑞糧油等“鏈長型”企業為引領,加強科技成果轉化、人才培養,培育高新技術企業30戶、科技型中小企業56戶,科技企業孵化載體4家;秦都區整合資源建設“秦英薈·人才之家”,目前已收錄科研平臺71個、創新團隊45個、科技型研發人才177位、技術專利558項,全區創新活力競相迸發、創新力量充分涌流……
興平市—益海嘉里中央廚房項目。
在此基礎上,咸陽市還通過搭建用才平臺,助力鄉村振興。按照行業領域,組建科技、教育、衛生、文化、城市建設等11類專家服務團,百余人下沉一線,開展技術指導、決策咨詢、項目合作、聯合攻關、社會事業公益性服務活動等,并依托優勢產業,建設特色產業專家工作站133家,幫助制定產業發展規劃、開展技術指導、幫帶培育本土人才,實現人才由“零星分散”向“抱團集聚”轉變。同時,采取分批輪訓、田間課堂等形式,培訓各類鄉村人才3600多人次,有效提升人才素質,支持基層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