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郭森仁,1956年出生,晉江市中醫院中西醫結合主任醫師,福建省第三屆名中醫,全國基層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建設項目指導老師,福建省第三批、第四批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福建省第一屆、第二屆基層老中醫學術經驗工作指導老師,福建省第一屆中醫藥學會治未病分會副主任委員。
(資料圖片)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晉江市中醫院愛國樓門診部的郭森仁名中醫工作室,前來求診的病人絡繹不絕。診室內,郭森仁專心地為病人把脈問診,隨后耐心地向病人講解病情,輕松舒適的就診氛圍,讓病人緊張的情緒有所緩解。
現年67歲的郭森仁,自退休被醫院返聘后,每周一到周五依舊堅持坐診。日均30多人的門診量,側面說明了群眾對郭森仁醫術的認可。
1980年,郭森仁從福建中醫學院醫療系畢業后,在從醫的道路上,一干就是42年。提起從醫的前十年,郭森仁笑侃自己是個“全科醫生”。1980年被分配到福建省天湖山礦務局醫院的他,不僅看過內科、兒科、婦科,還要做外傷處理、接生等工作。在礦務局醫院期間,郭森仁就運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愈了礦工常見的脾胃病及肺病。
1990年,郭森仁從天湖山礦務局醫院調回晉江(縣)醫院。彼時,晉江全縣還沒有一家醫院設立胃鏡室,胃病患者就診極為不便。作為擅長脾胃病診治的醫生,郭森仁克服了諸多困難,在醫院領導的支持下,創建了晉江縣首個胃鏡室。迄今為止,他已經為4萬多名胃病患者做過胃鏡檢查,為他們解除了胃病的困擾。2006年,郭森仁兼任晉江市醫院晉南醫院負責人,在晉南醫院設立胃鏡檢查室,填補了該醫院此領域的技術空白;2017年,又幫助安海醫院建設消化道內窺鏡室。
2009年1月,郭森仁調至晉江市中醫院任副院長,協助院長分管中醫院人力資源部及中醫工作。“來到中醫院就用心做中醫的事。”郭森仁說,中醫源遠流長,是因為其有著獨特的優勢——簡單、方便、便宜、有效。
2009年,中醫院開設重癥醫學科(ICU),卻面臨著缺專業技術人才、缺設備的情況。在醫院領導的支持下,郭森仁一邊派人外出進修,一邊自己兼任重癥醫學科主任。在重癥醫學科工作期間,郭森仁面對病情危重的患者,在西醫治療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提出了“臟病治腑護中焦”的學術觀點;針對急性胰腺炎這個急、危的臨床常見重癥,獨創純中藥配方“郭氏清胰湯”及“郭氏消脹膏”,在急性胰腺炎的治療上取得顯著成效。
受益于此治療方法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李女士告訴記者,前幾年,她因食欲不振、惡心、干嘔、上腹脹痛10余天,遂前往中醫院就診。考慮到李女士年紀較大,同時又有血小板減少、中度貧血的情況,既往膽道已行兩次手術治療,再次行外科手術治療,難度大、風險高。郭森仁與患者家屬充分溝通后,李女士同意采取保守治療。于是,郭森仁為其開具“郭氏清胰湯”,讓李女士每日服1劑,腹部外敷消脹膏。治療4天后,李女士上腹部不適、惡心、干嘔癥狀明顯緩解。后又輔以其他中藥方治療,李女士病情好轉,正常經口進食,可下床簡單活動。在當地衛生院復查生化全套,凝血功能正常、血常規血小板正常。
“只要辨證得法,中藥應用途徑得當,中醫完全可以參與治療危重、疑難疾病。”郭森仁說,有些急危重癥的患者,通過口服+外用的方式,有效降低了急性胰腺炎的病死率。后來,“郭氏清胰湯”“郭氏消脹膏”順利獲得國家專利。如今,“郭氏清胰湯”“郭氏消脹膏”已累計為1000余名急性胰腺炎病人解除病痛,“郭氏六聯療法”治療急性胰腺炎已經廣泛應用于臨床,具有療效確切、恢復快、費用少的特點。
“近年來,晉江老百姓越來越相信中醫,越來越樂意使用中藥。但中醫學有優勢,也有局限。”在郭森仁看來,中醫學和現代醫學是一種優勢互補的關系。從醫至今,郭森仁采用中醫學和現代醫學結合方法治療急性發熱、胃腸疾病、各類肝炎及缺血性心臟病、慢性心衰、慢性氣管炎等疾病,效果顯著。
此外,郭森仁發現,很多4~6歲的孩子出現鼻塞、流鼻涕、咳嗽、睡覺打呼嚕、上唇翹等病癥,醫生診斷為小孩腺樣體腫大,基本上建議手術治療。郭森仁按照廣州中醫藥大學阮教授的經驗,應用中藥配方顆粒治療,取得較好的效果。
從醫42年,郭森仁先后在《中醫雜志》《中華中醫藥雜志》《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臨床診斷與治療》《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中醫藥臨床》《福建中醫藥》等國家、省級雜志發表論文20多篇,并承擔原福建省衛生計生委、福建中醫藥大學、晉江市科技局科研課題四個,被福建中醫藥大學聘為副教授。
“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持續推進,中醫將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郭森仁說,如今除了工作日坐診之外,他還堅持“老帶新”,希望通過師徒傳承的方式,讓年輕醫者少走彎路、更早成才,更好地為患者服務。同時,他也希望通過此次獲評“福建省名中醫”的契機,將名中醫工作室做大做強,設立中醫危重癥研究室,繼續為中醫鼓與呼,大力宣傳中醫藥,推廣中醫適宜技術,為推動晉江市中醫藥發展貢獻力量。
(記者_李玲玲)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