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新網陜西商洛9月8日電 (記者 張一辰)“今年上半年,商洛市旅游接待人數和旅游綜合收入同比分別增長81.6%、90.8%。在商洛,春季賞花品茶、夏季避暑戲水、秋季品果養生、冬季賞雪避霾,康養產品豐富多樣。”商洛市委副書記、市長王青峰8日表示。
9月8日,“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走進陜西商洛。 張一辰 攝“商洛是陜西省唯一全域處于秦嶺腹地的市,是秦嶺深處的綠色明珠。”商洛市委書記趙璟表示,商洛市地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處于南北氣候過渡帶,生態優美,資源富集。近年來,該市獲得“中國氣候康養之都”“美麗中國·深呼吸之都”等榮譽。
冬暖夏涼、四季宜人的商洛,具有發展生態康養產業的差異化優勢。聚焦生態康養產業集群建設,該市打造全季節、全循環、全生命周期的康養產業鏈;推動“文旅+”“農旅+”“學旅+”以及醫療康養、運動康復、旅居研學、藥膳美食等新業態蓬勃發展。
據統計,截至目前,該市累計實施康養項目244個,金山康養城、金菊康養中心等項目建成投用,投資百億級的盤龍康養谷、云山湖康養度假區正在加快建設;規劃建設的“秦嶺之家”自然康養度假區,融美學藝養、戶外動養、森林康養等九大元素于一體,為西安及關中地區民眾“在秦嶺里安個家”。
“依托區位、環境、資源優勢,商洛加快推進精品民宿產業發展,引進頭部民宿企業,利用閑置村莊、農房改建度假農莊、特色村落類等精品民宿,力爭三年內建成擁有千家民宿、萬間客房的陜西省鄉村民宿示范區,讓‘城里人’來鄉野‘享清涼、看星星、觀云海、賞日出、聽蛙鳴’。”王青峰表示。
依托豐富的秦嶺生態和生物資源,商洛市大力發展“菌果藥畜茶酒”等特色產業,推動農業產業化、綠色化、景區化、品牌化“四化”提質,優質農產品進一步充實民眾的“菜籃子”,豐富民眾的“果盤子”。
目前,商洛核桃、板栗、食用菌、中藥材等6個特色產業規模位居陜西省第一,80個農產品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亦成為全國首個“名特優新農產品高質量發展樣板市”。
王青峰表示,下一步,商洛市將推進全域發展氣候康養、森林康養產業,推進高端民宿集群發展,爭創全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市,促進商洛生態“顏值”轉化為經濟“產值”。(完)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