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主頁 > 財經 > 正文
    我國進口原油量是多少 中國石油生產已高度國際化
    來源:創視網作者:洞察網2020-07-07 11:03:56

    中國成為石油凈進口國,原油價格持續景氣。中國原油期貨上市已有一段時間了,發展持續平穩;即使如此,中國石油行業的數據還是引人非議;對中國石油表現出擔心。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7年,中國原油表觀消費量6.1億噸,國內原油產量1.915億噸,原油進口量4.196億噸、出口量486.34萬噸。2018年4月9日,在博鰲亞洲論壇上,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表示,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已經超過了68%。加上進口的石腦油和液化石油氣等折算值,有專家認為,2017年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已升至72.3%。

    1991年以后,中國石油消費快速增長。1993年,中國成為石油凈進口國,1996年成為成品油凈進口國。2000年,中國原油和油品凈進口總量為7384萬噸,占消費量超過31%。2004年,中國石油消費量為3.23億噸,2010年達4.48億噸,2013年達5.07億噸。

    這期間,中國的石油產量在2015年達到2.15億噸的峰值。消費與國內產量背離的結果,是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的迅速攀升。2004年,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為46.17%,2009年為51.88%,2015年為61.8%。

    一國工業化和現代化的某些階段,石油消費與經濟增長存在較強的正相關關系。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加之近兩年國內石油產量的下降,使得中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不斷攀升,并導致了2017年世界石油行業的一個標志性事件,就是中國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原油進口國。

    這些數字出來后,引發了對中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的焦慮。那么,70%上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真的是那么可怕嗎?雖然不同的統計口徑得出的依存度數據不同,但我們認為,當前中國的石油市場和石油產業已經高度國際化,分析和認識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問題應該有全球視野。

    中國石油生產已高度國際化

    中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并不是世界最高的,日本、法國、德國和韓國等,石油消費全部依賴進口,對外依存度基本上是100%。近年來,印度的石油對外依存度也迅速攀升,2003年就接近70%,2012年更是超過了75%。研究界談得最多的石油對外依存度的國家,是美國。1947年成為石油凈進口國之后,2006年,美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達到峰值,為67.28%,2017年下降到了33.62%。

    認真分析之后,尤其是將其放在國際石油市場大環境下分析之后,我們認為,當前看似很高的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說明的是中國石油行業的國際化程度,真實的對外依存度并沒有那么高,也并不可怕。中國石油加工業已可服務國內國際兩個市場,中國對國際石油市場真實的依存度要低得多。

    2010年,中國原油凈進口量為2.36億噸,成品油凈進口量為1000萬噸。2014年,中國原油凈進口量為3.08億噸,成品油凈進口量為70萬噸。這就是說,到2014年為止,中國不但要從國際市場凈進口原油,還要凈進口成品油,中國石油加工業還不能完全滿足國內市場的需要。

    但是,從2015年開始,情況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這一年,中國原油凈進口量為3.32億噸,卻向國際市場凈出口了622萬噸成品油。2017年,中國原油凈進口量為4.15億噸,成品油的凈出口量為2270萬噸。

    這就是說,從2015年開始,不斷上升的中國原油進口數量和石油對外依存度,部分已不是為了滿足中國經濟建設的需要,而是服務于國際市場,中國石油加工業已可滿足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需要。

    以2017年為例,扣除中國向國際市場出口的5234萬噸成品油,如按75%的輕油收率折算,約為7000萬噸原油,這樣中國的原油凈進口量就可下降到3.45億噸,原油對外依存度就可下降11.5個百分點。

    中國成為石油凈進口國 原油價格持續景氣

    同時,中國石油勘探開發領域已經國際化,不能簡單化地僅盯著國內的石油產量。2017年,中國石油產量由2015年峰值時的2.15億噸,下降到1.91億噸。不過,從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開始實施“走出去”戰略以來,通過20多年的不懈努力和累計3000多億美元的境外投資,中國企業已經成為國際石油市場的重要力量。2017年,以幾大國有石油公司為主體的中國企業,擁有的境外權益油氣產量為1.9億噸,其中權益原油產量為1.5億噸,可排在世界石油生產國前十位。

    石油公司都是國際化經營,權益原油雖然不一定都運回國,但因是中國企業的投資所得,理論上必要時是可以拿回國內的。如將1.5億噸境外的權益原油產量加上,2017年中國境內外原油產量合計就是3.41億噸,原油凈進口量就將下降到2.65億噸,原油對外依存度就會下降24.59個百分點。

    綜上,2017年度,扣除向國際市場凈出口2270萬噸成品油折算回的約3026萬噸原油,中國原油表觀消費量應為5.79億噸,再減去境內外合計3.41億噸的原油產量,原油凈進口量就只有2.39億噸,真實的原油對外依存度只有39.14%。

    中國原油進口已高度分散化

    2017年,中國進口原油來源于世界50個左右的國家和地區,其中俄羅斯、沙特阿拉伯和安哥拉等15個國家最多。這15大進口原油來源國,占中國進口原油總量的89.4%,其中沙特等中東6國占42.7%,巴西等拉美3國占13%。2017年,中東原油占中國進口原油的市場份額已降至23年來的最低水平,美國成為中國第14大原油進口國,比重為1.8%,為765.43萬噸。

    陸上管道運輸,已成為中國原油進口的重要方式。其中,中哈原油管道,累計輸油量已超過1億噸,2017年為1230.82萬噸;中俄原油管道累計輸油量也超過了1億噸,2017年為1650萬噸,且2017年12月12日二線工程完工后,已具有輸送3000萬噸/年的能力。中緬原油管道,2017年向中國輸送原油386.8萬噸,具有2200萬噸/年的輸送能力。三條管道合計,2017年共向中國輸送原油3267.62萬噸,占當年原油進口總量的7.8%。三條管道的最大原油輸送能力為7200萬噸/年,已成為中國原油進口運輸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

    海上油輪仍是中國進口原油的主要運輸方式。2017年,15大進口來源國中的9個國家的原油,需通過印度洋和馬六甲海峽向中國海運,占當年進口原油總量的58.8%。這就是社會普遍關心的“馬六甲海峽困境”問題。但是,事實上,第一,中國從非洲和中東進口的原油,可以不走馬六甲海峽,而選擇巽他海峽、龍目海峽和望加錫海峽,這三個海峽均可通過大型油輪,且航道條件好于馬六甲海峽。

    國際石油貿易中,油輪之所以選擇馬六甲海峽,主要是在馬六甲海峽附近安排船加油很方便。第二,社會流傳的海盜和船舶運輸安全問題,更多的僅是想象和擔心,多年來沒有實際發生過。第三,只有美國擁有封鎖馬六甲海峽和印度洋的能力,未來相當長時間內,我們不能想象中美兩個大國之間會發生全面軍事對抗。

    與此同時,當前世界石油供應充足,有利于中國充分利用國際石油市場。2014年下半年暴跌以來,石油價格總體處于較低的水平,供應充足且有較廣泛的可選擇性,中國石油工業積極進行了結構調整,國內部分高成本的油井被關停。目前,由于國際市場供大于求,產油國更需要推銷自己生產的石油,中國石油加工企業可以根據最優的市場原則,選擇所需的原油,國家也可將此作為對外政策的工具。例如,有媒體報道,沙特將提高銷往亞洲原油的價格,中國原油進口量最大的企業中國石化隨即表示,計劃削減40%從沙特進口的原油量。因此,當前供應充裕的國際石油市場,給中國經濟發展、能源和石油產業的結構調整,提供了一個較為難得的機遇期。

    繼續深化國際化和市場化

    未來,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會持續攀升,對此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

    到本世紀中葉,中國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國能源消費仍將保持一定的增長,未來十年左右的時間里,石油消費保持一定的增速。一方面,近年來,中國汽車銷量保持在2000萬輛以上,這必將帶來石油消費的剛性增長;另一方面,石油化工行業是中國發展的重點產業,2018年中國的煉油能力將達到8億噸。國家批準正在建設和將要建設的煉化一體化項目,2020年前后,還將有1億噸以上的煉油能力投運。

    因此,最簡單地估算,2030年前后中國的石油消費量有可能達到8億噸左右,如果國內石油產量不能維持在2億噸,屆時中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極有可能會超過80%。

    未來相當長時間,國際石油市場仍將處于相對寬松的環境,中國可以充分加以利用。

    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由于美國“頁巖革命”的成功,國際石油形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市場供應充足。2016年底以來,石油輸出國組織和俄羅斯等達成的減少石油產量、穩定石油價格的協議,刺激了油價不斷上漲。綜合國際能源署等主要機構的觀點,未來十年左右的時間里,由于美國、挪威、巴西、加拿大石油產量的不斷增加,世界石油消費不會過高地依賴石油輸出國組織,國際石油市場仍將維持供大于求的局勢,油價將維持在60美元-80美元/桶的水平。

    除非出現中東地區的大規模動蕩和世界大國間的直接沖突,未來出現全球性大規模石油危機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未來15年-20年,中國面臨的國際石油形勢將是較為寬松的,進口石油來源多樣化的選擇是有保證的。

    因此,中國應抓住機遇期,加快推進石油產業的國際化和市場化改革,立足國際國內兩種資源保障自己的石油安全。

    由于復雜的國際形勢,過高的對外石油依賴,肯定會對“中國夢”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帶來一定的影響,甚至在某些時期或特定的環境下,會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中國經濟社會建設和對外政策的制約因素。因此,必須站在關系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的高度,關注并解決中國過高的石油對外依存問題。

    從短期看,多樣化采購、多種運輸方式進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中國過高的石油對外依存度帶來的風險,而且這也應是中國要長期堅持的對外政策工具。從長期看,解決中國的石油安全問題,路徑是非常清楚的,國際上也有成功的經驗,包括大力推進節能,控制能源消費總量過快增長,積極開發可再生能源,煤炭等傳統能源的清潔化利用,建設國家石油儲備,調整并優化石化產業結構等。

    中國成為石油凈進口國 原油價格持續景氣

    但要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的石油安全問題,就必須立足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其主要手段就是繼續大力推進中國石油產業的國際化和市場化改革,真正形成卓有成效的全球能源治理能力。

    當前和未來相當長時期,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引領下,中國各類所有制企業要繼續“走出去”,積極參與世界油氣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中國的石油加工業在兩頭在外的同時,也要積極投資境外項目,形成強大的國際市場競爭和資源組織能力。

    同時,中國國內石油行業要繼續進行市場化改革,其中上游勘探開發領域的市場化最為迫切,要下大力氣,激發社會各方的積極性,盡快扭轉國內石油產量不斷下降的局面。

    像中國這樣經濟體量巨大的大國,國內石油天然氣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當然是解決石油安全問題的最根本立足點,但與此同時,國內石油市場的高度國際化也應該是中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具體體現。

    美國如今之所以能不再高度依賴進口石油,是第一次石油危機后,從尼克松政府以來的歷屆美國政府持續大力強調能源安全、積極推動油氣產業市場化和國際化的結果。頁巖革命集中爆發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成功于2005年前后,2014年后對國際石油市場的影響日益顯現并不斷增大,使美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從約68%的峰值下降到只有三分之一上下。

    更為重要的是,當今美國是世界上最有效利用國內國際油氣資源的國家,既進口也出口原油和成品油,油氣等能源資源已成為美國強有力的對外政策工具。如果在2030年中國石油消費和對外依存度峰值到達前,中國石油天然氣行業也能出現美國頁巖革命那樣的繁榮,同時中國的石油市場和產業也更加國際化,就能使國家宏偉發展目標的實現不但有堅實的石油安全保障,還能有有力的對外政策工具。

    石油作為一種新型的能源,已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的生活用品,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以上便是對中國成為石油凈進口國,原油價格持續景氣內容介紹,想了解更多內容盡請期待。

    [責任編輯:linlin]

    評論排行
    熱門話題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网站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91|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 亚洲日产乱码一二三区别| 亚洲a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卡一卡2卡三卡4麻豆|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二区三区免| 久久亚洲日韩看片无码| 亚洲天天做日日做天天看| 亚洲卡一卡2卡三卡4卡无卡三| 亚洲AV日韩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嚕嚕亚洲av|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果冻传媒|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亚洲图片在线观看| 亚洲黄色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沟沟美女亚洲沟沟|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亚洲 日韩经典 中文字幕| 亚洲色偷偷偷综合网|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国产精品亚洲av色欲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网址天堂| 亚洲情侣偷拍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片|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99久久|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色偷偷亚洲女人天堂观看欧| 亚洲女子高潮不断爆白浆| 午夜亚洲国产精品福利|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 | 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观看|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狠狠 | 久久99国产亚洲精品观看|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亚洲AV日韩AV高潮无码专区| 亚洲成人福利网站|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成人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