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7月28日至31日,2023年“清爽榆林”文化旅游季暨鎮川黑龍潭傳統文化系列活動火熱舉行。在人聲鼎沸的活動現場,一首由陜北民歌《淚蛋蛋掉在酒杯杯里》改編的禁毒宣傳歌曲讓游客紛紛停下了腳步。在歌聲傳來的方向,省榆林強制隔離戒毒所“駝鈴”禁毒宣傳隊與榆林市榆陽區司法局聯合搭起展臺,開展法治宣傳“三下鄉”活動。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洋煙’么?”“這不是做手術后吃的藥么,怎么成了毒品了?”在“駝鈴”禁毒宣傳隊的展臺前,在場的群眾看著擺在面前的毒品仿真模型,不時提出自己的疑問。“請問這是什么,答對有小禮品。”為提高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干警還在此次宣傳活動中設置了有獎互動環節,游客可通過回答一些與毒品相關的問題來獲得小獎品。“這是‘疙蛋’!”在干警拿起“安鈉咖”毒品仿真模型并提出問題后,一位中年男人經過反復觀察后說出了自己的答案,引發了圍觀群眾的笑聲。“其實他答對了,這就是陜北不少吸毒人員抽過的‘疙蛋’。它的學名叫‘安鈉咖’,其活性成分為咖啡因。‘燙疙蛋’屬于吸毒違法行為,是要受到法律打擊的。”在現場群眾的驚訝聲中,干警及時向大家普及了關于安鈉咖及一些新型毒品的迷惑性、成癮性、危害性,提醒廣大群眾要時刻提高防范毒品意識。“毒品的種類這么多,而且很多都偽裝成奶茶、跳跳糖一類的食品,我們要怎么做才能讓孩子提高防范意識呢?”在現場講解環節,一位母親焦急地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大家不要過于擔心,我們平時從超市、商店買的食品肯定是沒有問題的。”順著這位母親的問題,干警從“保持健康的交際圈、正確認識困難、保持良好心態”等3個方面,給出“讓青少年遠離娛樂場所、遠離社會閑散人員”等多條預防毒品的實用性建議,并通過發放禁毒宣傳手冊、展示仿真毒品模型、現場講解毒品等多種形式,幫助群眾進一步強化識毒、防毒、拒毒能力。
“我們希望抓住傳統文化活動人流量大的這個機會,讓更多的老百姓認識到毒品的嚴重危害,從而樹立起遠離毒品,并堅決與毒品違法行為做斗爭的意識,為鄉村振興提供一份堅強的法治保障。”在接受榆林市榆陽區電視臺采訪時,“駝鈴”禁毒宣傳隊干警楊波說。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