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劉潔】近日,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工商聯的一次會議上,黑龍江省總商會副會長、哈爾濱博能集團董事長賈秀芳說了這樣一番話:“回顧這20多年來,我主要做了三件事:乘著改革開放東風創辦企業集團,并不斷發展壯大;致富不忘鄉親,全力投身公益事業;搭建適用人才培養平臺,創辦天津濱海汽車職業教育學院。”
(相關資料圖)
在賈秀芳看來,這三件事哪一件都離不開理想信念的引領。
暖心關愛職工
“與廣大職工同呼吸共冷暖的情懷,給了我不畏艱辛推動企業發展的動力。”賈秀芳說。
1999年,賈秀芳創辦哈爾濱市博能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如今,它已成為一家集汽車銷售、職業教育、康復醫療為一體的多元化集團企業,業務覆蓋黑龍江及華北地區,擁有員工3000余人,年銷售額近50億元。2022年,上繳稅費4200余萬元。“企業集團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成長發展之路并不平坦。理想信念要求我必須腳踏實地、心系職工。我始終堅持用這樣的視角去思考問題、去謀劃事情,才有了今天企業的穩定發展。”
2021年疫情期間,為響應上級部門提出的“迎新春送溫暖、穩崗留工”專項行動,鼓勵引導外地員工就地過年,賈秀芳實施了一系列激勵辦法。當時,公司在哈爾濱有員工1000余人,60%來自外地。她為所有員工發放價值600元的節日年貨大禮包,包括米面糧油、蔬菜、熟食、調料等物資,還為外地留在哈爾濱過年員工的家人寄去500元春節慰問金。
多年來,博能集團一直關愛女性員工,成立婦女聯合會,專門負責落實相關工作。近年來,博能為300余員工支付了購房首付、裝修基金等。
熱心公益事業
“與貧困人群和患病兒童共命運的愛心,給了我投身公益事業的持續動力。”20多年來,賈秀芳每年拿出企業利潤的10%用于慈善事業,累計捐款捐物達1.3億元。
疫情期間,哈爾濱市大多數區縣都收過賈秀芳捐贈的抗疫物資和醫療器械。黑龍江邊境城市綏芬河、黑河發生疫情時,賈秀芳帶領職工籌集抗疫物資,風雨兼程地送去支援。2022年初,天津市津南區疫情嚴重,賈秀芳立即組建一支由集團旗下4S店130多名職工組成的保障突擊隊,為支援津南區抗疫干部提供后勤支持,圓滿完成1000名抗疫干部的生活保障任務。此舉得到天津市的批示表揚和充分肯定。
2016年,賈秀芳創辦一家腦癱患兒康復中心,7年來,她先后投資1000余萬元,在哈爾濱市平房區和南崗區王崗鎮建成兩個腦癱患兒康復中心,免費收治300多名來自全省的腦癱兒童。除了救治這些孩子,她還會用各種辦法幫助孩子的家庭。“在康復中心,每個孩子都叫我賈媽媽,在我心里,他們就是我的孩子。”賈秀芳說。
為培養患兒的自立能力,賈秀芳在自己的汽車產業園內成立“愛心超市實訓基地”,讓20歲左右、康復效果較好的腦癱孩子自立創業,每人每月能收入2000多元。
逢年過節走訪孤寡老人是賈秀芳給自己設定的優先要務。20多年來,她共為3100多個單親母親、空巢老人送去價值780萬元的物資。
在黑龍江省巾幗創業先進事跡報告團巡回報告期間,賈秀芳被多所高校騁為創業導師,依托她所轄公司建立了10個大學生實踐基地,與多所高校達成校企聯合的意向性協議,為1200余名大學生提供實習機會。近年來,由賈秀芳出資的女大學生創業和救助資金達500余萬元。
賈秀芳還出資520余萬元,為6080名環衛工人送去溫暖和愛心。她先后榮獲首屆全國文明家庭、“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助殘先進個人”、“中國兒童慈善獎——感動春蕾”人物、“黑龍江省青年五四獎章”、第四批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第十屆“中華慈善獎”等殊榮。
大力開展教育幫扶
“與一代一代青年人共同成長的信念,給了我創辦天津濱海汽車工程職業學院的堅強信心。”在賈秀芳看來,扶貧重在扶智,扶智重在扶教育,教育扶貧是斬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方式。賈秀芳總是無法忘記自己曾因家庭貧困上不起學的那段經歷,為了讓更多年輕人圓大學夢,賈秀芳于2017年創辦“天津濱海汽車工程職業學院”,為此她先后投資10多億元。
該學院是經天津市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成立的天津市第一所全日制民辦高職院校,也是天津市首所聚焦汽車職業教育的專業學院。學院與汽車行業企業聯合開展“現代學徒制”培養工作,開發符合職業崗位標準的定制化課程,使學生一入學就啟動職業生涯規劃,定向培養,確保畢業后順利進入工作崗位。
賈秀芳規定,學校每年要為100名貧困家庭學子提供免費就讀機會。同時,將學院后勤類崗位和企業若干崗位設置為勤工助學崗位,解決貧困生的現實需求。為培育學生的生存能力,學校還為孩子們設置廚藝課堂。每年,賈秀芳還以個人名義為全校學生贈送保暖內衣、羽絨服等。
為培育德才兼備的合格人才,賈秀芳專門投資1400多萬元,建設面積達9000多平方米的天津市思政課主題教室。今年以來,在賈秀芳的提議下,以汽車學院的客座教授左力為主講,學校開展了“百場忠誠教育思政大課”校園巡講活動,并相繼在南開大學、楊村一中、津南區政府等單位巡講30多場,同時對部分學校同步開通線上直播。
“理想信念不僅僅是我們這一代人要追求的,也必須要由一代一代青年人共同傳遞。”賈秀芳說。
(編輯 顏皓)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