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潮新聞 共享聯盟·寧波大學 張樂 王歡 史策 記者 竺佳
“新疆地區的鹽堿地也是彌足珍貴的資源,這里的水質非常適合高值化的青蟹等海鮮養殖。”
這個暑假,寧波大學海洋學院特聘院長王春琳、黨委書記邵麗帶領黨政班子成員、黨員青年骨干教師一行8人深入新疆開展主題教育調研,實地考察當地鹽堿地水產養殖情況,積極參與到科技援疆、產業援疆行動中,充分發揮教育科技人才優勢,助推鄉村振興。
一行人深入兵團阿拉爾市第一師十一團、十四團、十六團進行實地考察,先后來到新疆蘇鹽水產養殖農業生態科技有限公司、十四團天鵝湖等地,對羅非魚、南美白對蝦的養殖情況進行了解。他們調研發現:這些地區在鹽堿地利用上高度重視,并進行了多年的鹽堿漁業技術及模式發展探索,但養殖效益不高,甚至多年虧損,究其原因主要是缺少相應的高值化海水品種及其相應的養殖技術及模式。
怎么破題?寧波大學科研團隊結合自身產學研經驗,當即提出引進海水青蟹等十多種海水名優海鮮的建議。當地養殖環境是否適宜?寧大科研團隊在當地調研時,現場就對水樣進行檢測,結合養殖企業提供的水質檢測詳細報告,當即給出了定心丸——從化學組成來看,以天鵝湖為例,鹽度在10‰左右,pH在8.4左右,鉀鈣鎂含量豐富,非常適合青蟹、南美白對蝦以及一些海魚的生長。
鑒于海鮮養殖的高效益,當地企業當即表示要和寧波大學科研團隊簽訂養殖合作協議。寧大團隊逐一對走訪企業傳授經驗,將多年積累的鹽堿水青蟹、南美白對蝦等養殖技術和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對方。多個建設兵團表示要盡快引進寧大鹽堿地青蟹等海水品種的養殖技術,并根據提出的一些問題即刻進行了整改。
隨后,寧波大學海洋學院黨委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一師十四團簽訂黨建聯建協議和技術合作框架協議,并在十四團建立了寧波大學海洋學院研究生實踐基地。海洋學院黨委還與塔什店鎮黨委簽訂黨建聯建協議和戰略合作協議,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全面保障各項援疆工作落地見效。
據悉,寧波大學海洋學院從2018年開始嘗試在鹽堿地上養殖青蟹,先后在河南、山東、內蒙、寧夏等地建成養殖試驗基地,在鹽堿地上成功試養了南美白對蝦、美國紅魚、大黃魚等近十種海鮮。今年上半年,通過與陜西榆林科技局黨建聯建,在榆林五個縣區推開了更大規模的青蟹養殖試驗。
新疆的鹽堿地面積占全國的1/3,寧波大學海洋學院黨委立志充分發揮學科優勢、以推動高質量發展檢驗主題教育成果,用科技創新助推新疆特色農業發展,通過產業援疆為當地百姓帶去增收致富的新機會,加快繪就新疆鄉村振興的新畫卷。
“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