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今年以來,寶雞市眉縣法律援助中心始終堅持以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保障司法公正為工作重心,以扶貧濟困、服務社會弱勢群體為根本宗旨,厘清工作思路,細化工作措施,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公益性、普惠性和均等化法律服務需求,全力服務保障“五個眉縣”建設。
線上服務“不打烊”線下服務“不空檔”
“喂,您好,這里是眉縣法律援助中心.......”某天眉縣法律援助中心接到一起“特殊”的法律熱線電話,了解后得知,法律援助申請人胡某為肢體二級殘疾,高位截癱,離異,無子女,因同村村民聶某找其借錢,直至聶某去世前一直未歸還,多次交涉,聶某親屬對于聶某遺留下的債務,始終不予清償,走投無路之下胡某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撥通了法律援助熱線電話。得知這一情況后,縣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員放棄周末休息時間,立即開通“綠色通道”,組織法援律師實地走訪,指導胡某填寫法律援助申請文書,并由律師現場辦理對接手續,全力追回胡某欠款。眉縣法律援助中心始終以“高效、精準”為目標,堅持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殘疾人提供優先受理、優先審批、優先指派的“三優”服務,切實維護弱勢群體合法權益。
法律服務“不拒客”非訴調解“不缺席”
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海原縣的馬某從某APP平臺接單,上海某公司從眉縣某企業運輸一批飲料至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運費共計17170元,約定貨到后上海某公司現場支付馬某運費16700元,待上海某公司收到收貨回執單后支付余款470元。馬某將貨物送到后,上海某公司一再推諉,拒絕支付馬某16700元運費,致使馬某孤身一人被困青海,艱難度日,在路人的幫助下勉強將車開至眉縣,被迫滯留眉縣20余天,求助眉縣法律援助中心。為盡快解決馬某經濟困難,法律援助中心立即啟動非訴處理流程,通過市場監管局查詢該公司具體情況,與該公司專線電話溝通協調,普及法律知識,講明利害關系,兩天后,馬某收到了來自該公司的16700元運費,喜極而泣。在日常接訪過程中,眉縣法律援助中心始終做到“來者不拒、援調對接”,甘當解決老百姓急難愁盼問題的金鑰匙。
受援標準“降門檻”保障民生“擴范圍”
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助力鄉村振興,維護農民工權益,眉縣法律援助中心制定實施便民惠民6項舉措:擴大法律援助范圍,將困難社矯對象、困難職工等納入受援范圍;對困難群眾開展上門服務,現場辦公、指派律師;暢通縣鎮村三級“12348”法援專線;進村入戶,面對面宣傳法律援助的范圍、程序等基本內容,擴大法律援助知曉率;開通微信功能模塊,實現網上預約、受理、指派、監督等功能;打造法律援助半小時服務圈。今年以來,共受理法援案件182件,刑事124件,民事58件,接待來訪來電243人次,代寫法律文書23件,農民工維權3次,開展宣傳活動9次,發放宣傳資料750余份,手提袋500多個,布置展牌40多面,現場解答群眾咨詢637人次。法援中心降低受援門檻,但不降低服務質量,用真心,使真勁,盡心竭力讓法律援助“民心工程”惠及更廣,服務更優。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