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浙江省司法廳圍繞省委主題教育部署,將推進鄉鎮(街道)合法性審查改革這一重點工作與主題教育調查研究和檢視整改等重大舉措有機融合,廳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堅持“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找準、把對策提實”,在實地調研11個設區市、22個縣(市、區)、41個鄉鎮(街道),書面調研全省1364個鄉鎮(街道)基礎上,錨定目標、制定舉措、強化落實,著力破解“審查標準不統一、審查力量薄弱、應審未審”等制約鄉鎮(街道)合法性審查的堵點難點問題,形成了鄉鎮(街道)合法性審查改革“三大體系”,全面完成檢視整改和建章立制等工作任務,取得了基層依法治理的突破性成效。改革經驗在全省共富大會上作交流發言。截至目前,全省先行試點的27個縣(市、區)實現行政行為爭議發生率、敗訴糾錯率“雙下降”。
堅持規范引領構建“全覆蓋、清單化”的標準體系
著力破解鄉鎮(街道)合法性審查無統一標準的堵點難點問題,在全國首創鄉鎮(街道)合法性審查工作標準,編制合法性審查“一圖一清單一指引”,為鄉鎮(街道)提供科學規范、便捷可行的參考范本。在省司法廳參考范本的基礎上,各試點地區結合實際情況作了探索優化。麗水市拓展形成“4+3+X”審查事項目錄,結合“四審機制”制作首批行政規范性文件、鎮街合同實例指導手冊;江山市指導建立村居重大決策事項合法性審查機制,制定村務合規指引;杭州市蕭山區編制“區政府+部門+鎮街”三級全覆蓋審查目錄清單,打造“合法性審查百問最優解”,為審查提供實用有效的操作指引,切實推動審查專業化、規范化。
堅持專業導向重塑“全閉環、一體化”的運行體系
打破審查低效運行瓶頸,強化鄉鎮(街道)黨委政府責任落實,統籌審查力量,推動縣級合法性審查中心實體化運行。對鄉鎮(街道)提交的重大疑難復雜事項提供協審意見,同時推動行政規范性文件、重大行政決策、鎮街合同全量備案審查,實現應備盡備、應審盡審、應糾盡糾。如永嘉縣整合多方力量,實現縣級合法性審查中心實體化運行;杭州市上城區在14個街道全面設立合法性審查中心,并同步構建“456”審查機制;海寧市建立鎮(街道)行政合法性審查工作“1+2+N”人大、政府雙向聯動工作機制;新昌縣實現全縣鄉鎮(街道)法制審核專崗全覆蓋;象山縣將鄉鎮(街道)合法性審查觸角向村級延伸,全力推動鎮街合法性審查向全口徑、高質效發展。
堅持系統思維拓寬“全方位、多元化”的保障體系
聚焦基層短板,堅持整體謀劃,上下一盤棋,一體化推進合法性審查改革攻堅。4月1日施行規范行政合法性審查工作的創制性政府規章《浙江省行政合法性審查工作規定》,以立法形式將審查職能拓展至鄉鎮(街道)。構建鄉鎮(街道)合法性審查24條評價指標,全面覆蓋合法性審查機制建設、內容標準、行為質效等核心要素。推動各試點地區建立動態評價、責任追究、容錯免責等配套措施,完善法律顧問考核退出制度,杜絕審查形式主義。同時,以“好用管用”為導向,省級統建全流程合法性審查數字應用,在規范前端審查流程的同時,同步推進智能輔助審查、案例中心、法律法規庫等智慧賦強模塊建設,實現審查操作簡易化、審查過程智能化、審查備案一體化,切實推動基層減負、審查提質。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