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媒報道,6月13日,韓國總統尹錫悅在內閣閉門會議上,指責稱中國駐韓大使邢海明在會見韓國在野黨黨首李在明時,所談言論不恰當,會令韓國國民不悅。
我們知道,近日,我大使邢海明在會見韓國在野黨黨魁李在明時表示,美國打壓中國,有人賭美國一定贏,中國會輸,這顯然是誤判。
【資料圖】
結合最近中韓關系的惡化,韓國媒體認為邢海明雖然此話是對著李在明說的,但實際上是說給尹錫悅政府聽的。
韓國總統尹錫悅
隨后圍繞此事,中韓在外交上展開了激烈交鋒。韓國外交部副部長率先召見了邢海明,并就其言論提出交涉。另外韓國總統室有關人士還對中國大使邢海明出言不遜地表示,如果他不能發揮好大使的橋梁作用,將損害本國和駐在國的國家利益。
對此,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農融當即召見了韓國駐華大使鄭在浩,就韓國官方的“不當反應”發出勸告。
有意思的是,英國《金融時報》就此問題發表了一篇評論性的文章,就此問題闡述外界的態度。《金融時報》認為,韓國此舉顯然有些反應過度,并且存在蓄意采取過激行為、挑起紛爭的意圖。
中國大使邢海明會見韓國在野黨黨魁李在明
有句話說得好“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從韓國政府此舉也能說明尹錫悅政府在國際政治中的不成熟。
在中國大使邢海明會見李在明之后,韓國政壇聲稱邢海明此舉是嚴重的外交失禮和干涉韓國內政的行為,并且應該將邢海明大使列入韓國“不受歡迎”的名單中。
而針對此問題,中國最高的回應層級只是在副部級,并沒有擴大事態的想法和打算,但韓國卻不依不饒,一步步升高回應層級,先是外交部副部長發起抗議之后,韓國總統尹錫悅也下場唱起高調,對邢海明大使的勸告上綱上線,逐漸讓事態升級,朝著更為激烈的方向發展。
中韓關系
總體而言,目前韓國政壇已經被情緒化所左右,政府在處理問題的態度主要受官員個人的情緒以及民間聲音的影響,在國家戰略上沒有輕重緩急,無法理性處理一個本就不是很重要的問題,這也說明尹錫悅政府若不是缺乏處理外交問題的經驗,那就是刻意為之。
我們知道,在尹錫悅就任韓國總統后,中韓關系就開始出現波動,特別是今年以來,中韓關系更是急轉直下,韓國頻頻在臺灣問題上對華挑釁。
從中美關系出發,尹錫悅政府此舉有其原因。一方面韓國在尹錫悅“親美派”的帶領下,已從文在寅時代的中美不選邊站,逐漸過渡到全面倒向美國,尹錫悅在獻媚美國和日本的道路上一路狂奔,甚至不惜在美國“獻唱”,在日本向膏藥旗鞠躬等,在韓國民眾看來有損國格的行為。
美韓兩國
另一方面韓國一直在尋求大國地位,尋求加入G7變成G8,在政治和經濟上取得一系列的成就之后認為韓國終于找回了自信,甚至認為韓國可以與西方一起俯視世界。但國小人少的體量又導致韓國很難真正坐上中美博弈的牌桌,所以韓國選擇了對華強硬討好美國的道路。
最后,就是中韓產業結構矛盾難以調和,因為隨著中國中高端產業的不斷升級,韓國對華貿易已經出現逆差且還在擴大。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韓國對華貿易首次出現逆差21.97億美元,過去經貿合作是中韓關系的壓艙石,如今在經貿出現逆差的情況下,韓國為了面對中國產業競爭,將會更加偏向美國,甚至協助美國圍堵打壓中國,所以我們有必要做好準備。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