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評論員 關末
近日,有網帖稱今年2月安徽省廬江某中學上臺搶演講教授話筒的學生高考失利,成績為387分,引發關注。評論區中馬上就有人對孩子的成績冷嘲熱諷,更有甚者拿其曾經說過的“學習是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來陰陽怪氣。隨后,又有知情人透露,網傳內容嚴重失實,當事學生實際成績是600多分。
輿論紛擾嘈雜,但我們起碼要明確兩件事——
其一,高考分數屬于個人隱私,惡意傳播已屬侵權,肆意造謠更是滋事,那些坐等看戲、長舌亂飛之人,還是消停些為好。
其二,高考分數高低,與孩子品性無關。在公共場合抒發愛國情懷、表達正向觀點,值得所有人喝彩。什么時候發出正義之聲,還需要學霸身份加持?
說起來,自搶話筒事件曝光以來,這位同學就承受了很多莫名惡意。雖然勇敢的觀點交鋒,得到了在場師生與廣大網友的力挺,卻也招來某些人的圍攻。有的端著好為人師的架子指責其“沒有經歷過社會的毒打”,有的借此諷刺孩子的愛國熱情稱“被洗腦了將來肯定沒大出息”,如今更到了拿高考成績說三道四的地步,稱得上其心可誅。
這些人為什么非要抓著一位學生不放?說白了就是企圖通過標簽化個人來消解正向價值、詆毀愛國情懷。一些人或是喪失氣節良知,或是受利益驅動,格外熱衷在輿論場中“唱反調”。在他們眼中,抵觸“宏大敘事”才是“人間清醒”,而公開表達愛國情懷與積極追求,仿佛就是沒有主見、不會思考,每每借機拉踩、造謠潑污,也要給當事人扣上“無腦”的帽子。
很多網友都表達了對造謠行為的不齒,而這場風波也再度給我們提了個醒。利益多元、思想多樣,社會當然可以包容不同的聲音。可無論怎樣,有些價值必須堅守,有些底線不容突破。特別是當前,各種意識形態滲透的風險不容小覷,放眼各大社交平臺,靠奇談怪論賺流量,靠造謠生事博眼球的大有人在。堅守價值,理性思考,才能守護更多“心中有理想,眼中有光芒”的年輕人,也才能保證我們的輿論場不被別有用心的噪音雜音帶節奏。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
世界快訊:造謠“搶麥學生”高考考砸,其心可誅!
湖北油價小幅上調,汽柴油每升漲6分錢
全球視點!陳錫文、汪泓等詳解農業現代化:“大國小農”現狀與供
環球即時:7.8專題,橫琴人壽“高考志愿填報指導專場”,為奮斗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會見世界貿易組織總干事伊維拉|每日信息
世界微資訊!肉松為什么那么貴?制作過程是怎樣的?
味多美月餅制作(味多美月餅) 世界新消息
青春接力!湖南理工學院Runner志愿團隊攜手社區開展志愿活動-視點
電腦配置在哪里看_配置windows update 全球焦點
深圳升逸酒店(關于深圳升逸酒店介紹)
環球看點!五菱新能源菱勢黃金卡上市:售價區間為8.98-9.38萬元
“行走的思政課”讓學生學思踐悟 全球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