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新京報訊(記者陳琳)北京市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市教委國際教育供給提升工作組按照“清單化管理、項目化推進”要求逐一推進重點工作落實落細落地。積極營造“類海外”教育環境,圍繞區域產業布局和國際人才子女就學需求,在8個國際人才社區新布局了24所國際學校。
積極培育“留學北京”品牌,推動首都高校來華留學提質增效,以高質量教育服務供給,吸引境外學生來京學習。出臺《北京市幼兒園、中小學招收和培養國際學生管理辦法》,進一步完善“引人、育人、留人”的全鏈條政策環境,并有效運用專項工作組機制,積極協調有關部門推動政策落地。
支持北京高校圍繞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緊缺、急需學科舉辦高水平中外合作辦學。主動服務、積極協調,2022年支持中國農業大學設立中國農業大學巴西圣保羅大學聯合學院,均獲教育部批準。其中,北京理工大學與莫斯科國立鮑曼技術大學合作設立的北京理工大學北理鮑曼聯合學院,對首都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等產業升級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
國際教育供給提升工作組將進一步聚焦挖潛增效,提升教育消費供給。加強整體謀劃、資源統籌,在來華留學、中外合作辦學等方面持續發力,做大做強現有品牌項目,強化首都高等教育集聚和引領效應。充分發揮服貿會的持續作用,著力打造教育服務貿易的前沿陣地和創新基地,孵化落地更多優質教育消費產品。
編輯 樊一婧?
校對?李立軍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