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拾英工作室開發,Gamera Game發行的國產懸疑犯罪劇情游戲《三伏》將于今日下午3點上線Steam免費試玩,制作人月光蟑螂在微博上公布了試玩版的更多消息,試玩版永久免費上架。
不久前,中式恐怖游戲《三伏》發布了一則預告片。這次的宣傳片采用了復古電視廣告風格,營造出了相當詭異的扭曲感,讓不少網友不寒而栗,直呼“童陰回”“脊背發涼”“San值狂掉”。那么,這種詭異的扭曲感是從何而來?現實往往比預告片更加荒謬。
模擬信號時代的電視回憶
宣傳片上來就是一則電視廣告。在我國電視的古早時代,廣告形式是非常單一的,很多時候就是照片配口播,再配上一段極不和諧的音樂。預告片中廣告的畫風,可能會讓很多人想起童年陰影《魔方大廈》,那不符合透視規律的物理布局,人物扭曲不成比例的五官,還有雪白大臉配腮紅的“妝容”,自然會引起不少人的極大不適;預告片中墨綠和深橘色的背景,三枚銅錢造型的眼睛,cult風的怪物造型,可以說是相當陰間,如果再加入當年老電視的頻閃和雪花點的話,可能會更有“內味兒”。
于我而言,這則廣告最大的亮點是其中的宣傳內容,“神童壹號營養液”“智力增長”“潛能開發”“一口大鍋扣在腦袋上”等等,都讓我這個老年人會心一笑。其實,在制作組前作《煙火》和這次的《三伏》宣發圖中,都很明確地展現了一種理念,那就是弘揚科學,破除迷信。下面我們就將結合預告片中的元素,來共同回憶那個荒誕的年代。
五花八門的兒童保健品
改革開放后,大家的腰包漸漸鼓了起來,而獨生子女政策讓許多家庭呈現六個大人帶一個孩子的結構,經濟的提高加上孩子的“稀缺”,讓家長們為了孩子可以無所不用其極,當時有個名詞形容這些獨生子女,叫“小皇帝”。而孩子的錢自然是最好賺的,在大家進入到衣食不缺的年代后,怎樣讓孩子更好的成長,也就成了家長們的目標。于是,各類針對兒童的營養品就適時登場了。
提到娃哈哈,相信不少人的第一反應會是AD鈣奶或者純凈水,不過很少有人記得,或者曾經喝過娃哈哈的成名產品“兒童營養液”,這款1987年誕生的產品為娃哈哈帶來了第一桶金,并且使這個品牌一炮走紅。那時,孩子不愛吃飯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家長們認為生活好了各種肉蛋奶供應充足,變著花樣給孩子做的飯,孩子卻不愛吃,那一定是身體出了問題。
于是,娃哈哈兒童營養液就在這種背景下被研發了出來。這款營養液號稱是中國第一款兒童營養液,由浙江大學營養系教授牽頭研制,主要成分是各類開胃中藥輔以各種微量元素,至于味道,則很像能量飲料加紅糖水然后稀釋——說不定他們就是這么兌的。
不過后來,娃哈哈就開始轉型做果奶和八寶粥了,畢竟兒童營養液還是物理加成(也就是讓小孩子多吃點飯)可其他廠家開始打著增加智力,增強大腦活力的大旗給兒童上魔法buff時,原先的物理buff自然不夠看。記得當年我們這里流行一款小聰聰母液,廣告語依然是合轍押韻又洗腦的“明目又健腦,幫我學習好”,這款口服液是乳白色的液體,味道像稀釋過的“豆漿+牛奶+糖”,至于效果嘛……你們懂的。
這時期的兒童保健品市場可以用群魔亂舞來形容,當然,套路基本都是一樣的。后來,這些兒童營養品被爆出含激素、金屬含量超標等黑料,也就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當中。
風靡全國的氣功熱
《三伏》預告片中那個掀開腦袋扣鐵鍋的畫面,讓不少玩家以為這是某種變態的生物實驗,盡管“掀起你的頭蓋骨”在實際中并不存在,但扣鐵鍋卻是當年席卷神州大地的“氣功熱”中,風靡一時的氣功修煉法門。
在經典情景喜劇《我愛我家》中,有一集叫做“大氣功師”,這一集中傅明老人就迷上了氣功,在家里要給和平表演“汽車過身”的絕技時,二叔賈志新一頓輸出:“您說您這輩子什么邪沒信過,打雞血、吃醋蛋、喝紅茶菌、做甩手操、爬行運動、倒立療法您是一樣沒落下,現在又信起這一套”。而老傅則很不服的表示:“這一套叫人體科學,屬于邊緣學科,是現代醫學領域里尚未開墾的處女地,你知道這是誰說的嗎,你比著名的科學家還懂?”
這段對話不長,但基本上概括了從建國后到八十年代我們國家從“民科”當道過渡到“大師”橫行的荒誕史。所謂“民科”,就是指那些游離于科學共同體之外而熱衷于科學研究的人員,當年我國經濟落后,肉蛋奶的供應都還沒有那么充足,更別說保健品了,而怎樣快速增強人民體質就成了主流研究課題。
比如“打雞血”就是一位叫俞昌時的“民科”鼓搗出來的。當時國內推行蘇聯的“組織療法”,把人體的某些組織,如皮膚、肝、腦、胎盤等作為注射液,或將埋入病人皮下以治病。俞昌時就由此獲得靈感,頗具獻身精神的決定先在自己身上試試看,他從一只公雞的身上抽了1.5cc血,注射進左臂三角肌,結果“一點也沒有感覺——不痛,不癢,不脹”。其后一兩天內,他覺得精神舒適、食欲增加,三四天后“發現奇跡”,腳癬和皮屑病等痼疾同時痊愈了。
俞醫生是怎么瞎貓碰死耗子真就治好了身上的病,我們不得而知。可這股“打雞血”風,卻席卷大江南北近十年之久,很多地方公雞脫銷,因為據傳打公雞力量大,效果更好!直到現在形容一個人精神亢奮還會用“打了雞血”。
1979年3月,《四川日報》上報道了一則兒童用耳朵聽字的新聞,也正是這篇新聞引爆了氣功熱潮,不知道《三伏》中那個三眼神童的靈感是不是來自于此,因為當年這種耳朵聽字的行為通常都冠以“開天目”的名號,從此各類特異功能就如雨后狗尿苔般層出不窮,各類大師也開始粉墨登場,如果我們把這些騙子挨個做介紹,估計能夠游民專欄一年的供稿,那么我們就結合《三伏》的預告片,看看大師們的“神功奇能”。
先說以為“學院派”的大師嚴新,嚴大師的追隨者甚廣,甚至現在還有人在網上咨詢怎樣拜他為師。嚴新在大師中的“戰斗力”應該是頂尖的,此人中專畢業,在那個年代這個文憑已經不低了,而專業學醫的嚴新也就借著看病出道,對外宣稱是海燈法師的徒弟,海燈法師也是當年有名的“大師”,以二指禪的功夫聞名,也就是用兩個指頭倒立,后來被人揭露在腿上栓了繩子……不過關于海燈法師的爭議頗多,在此我們不多做探討,那個年代大師能治的病全是現代醫學解決不了的疑難雜癥,所以名聲傳出后,嚴新就宣揚是氣功治愈的病癥,并且開始辦班講課,還發明了“帶功報告”這個氣功熱年代最吸金的營銷模式,還有帶功錄音帶發售,每盤80元,翻錄和盜版的不具有功效,千萬不要圖便宜成為盜版錄音帶的受害者。
錢掙夠了,嚴新就不滿足于看病這種小打小鬧的活動了,于是對外宣稱可以發功攔截原子彈,美蘇不是可以空間轉移核彈嗎,我一個人就是個核彈防御系統,只是沒有人會為了戳穿他的謊言而真的發射一顆,既然吹牛,那就撿無法驗證的吹,否則就會被當場打臉。嚴新為了給自己鍍金,想成為清華大學的教授,他到了當時清華校長張效文的辦公室,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張效文說這個好辦,聘書就在我辦公桌的抽屜里,只要你現在發功把它取出來,我立刻給你蓋章辦理!教授自然是沒當成,可這依然沒耽誤嚴大師發表了7篇SCI論文,全是關于氣功的,嚴新自己都說過“氣功不是迷信,氣功特別反對迷信”,因為在他看來,氣功是實實在在的科學。
后來,當國家開始整治氣功亂象后,嚴新逃往北美,至今下落不明。
而接下來這位“大師”張香玉,則更是個重量級。他融合了宗教、科學、宇宙等多元素,我不想多介紹她的歪理邪說,單說巔峰期的張香玉半個多月的帶功報告加販賣磁帶和鐵鍋就斂財四十余萬,八十年代的四十萬,秒殺現在一票帶貨網紅。沒錯,預告片中的頭頂鐵鍋就是她的創意,她創造的“自然中心功”聲稱練會這套功法就可以和宇宙交流、接收宇宙能量,甚至還可以與萬物對話,與死人來往。
可怎樣接收宇宙信號呢?張大師的方法是:頂鍋!當然了,你在土產日雜店買的鍋是沒用的,必須經過張香玉的開光,這口鐵鍋就成了能夠感應宇宙磁場的信息接收器。當時搶購鐵鍋的場景,堪比搶購新款iPhone,排隊、取號、黃牛這些要素當時全都具備了——不過相比嚴新,張大師最后的下場還是不錯的,只判了七年有期徒刑。
騙術從未遠離 我輩更需警惕
1994年,中央終于開始管理這些特異功能者和氣功大師們,發布了《關于加強科學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見》,其中明確表示要破除偽科學,氣功熱逐漸才在新世紀前悄悄褪去,八零后九零后的老哥們小時候有沒有和家里老人練氣功的記憶呢。
仍記得我還是小屁孩的時候,所在的城市流行香功,要說這套功法倒也沒吹的神乎其神,就說是強身健體,還能讓身體散發出令人愉悅的香味兒,但通常練功時間都在晚飯后,空氣中彌漫的多數是蔥蒜和油煙的味道。氣功在那個年代的盛行有他的歷史局限性,當時人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物質生活也比較匱乏,接受信息的渠道少且單一,可是幾十年過去了,這些東西從未遠去。
那些兒童營養品的花樣更加繁多,銷量仍舊不錯,我們的“相親相愛一家人”微信群里經常會花式分享各類謠言,其中一多半都是關于飲食和健康的,各類大師“上天入地”騙財騙色的新聞從來沒有中斷過,我要說現在還有人在網上還有人咨詢怎樣拜嚴新為師你敢信?我相信各位看官都是聰明人,可為什么這些騙術謠言在今天仍然具有生命力呢?
騙子永遠都是能戳中我們的薄弱點,我們國家普及了義務教育,按理說只要好好完成這九年的學習,書本里傳授的還都是正統的科學知識,可我們在成長后步入社會,來自各方的壓力使每個人都有了脆弱的一面,而這也就是騙子們一直盯著的機會,我們能做的只有多思考,多接收科學健康的信息,多關注《煙火》與《三伏》……至少,這兩款游戲不會讓你腦袋頂鐵鍋。
結語
《三伏》上一作《煙火》取得成功有一點是很重要的,那就是中國人最懂中國人,他知道什么才是中國人認為的恐怖,所謂狼人和吸血鬼帶給小孩的驚嚇,遠不如街上拍花老頭來的實在。正是因為游戲戳中了我們的恐怖點,才讓玩家感受到即使沒有Jump Scare和糊到屏幕上的大臉依然可以受到驚嚇。珠玉在前,我們對《三伏》的期待也就更高了,如果《三伏》真的能夠通過游戲讓更多的人“破除迷信,弘揚科學”,那也不失為一種正能量吧。
[責任編輯:li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