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爾登法環》作為宮崎英高的新作,在劇情上依舊秉承著以前的傳統。
碎片化的敘事方式,世界的交代藏在了不同人的言語里,道具里,甚至是游戲的機制里。
作為一個研究過30期的黑暗之魂,10期的只狼,8期血源詛咒的老宮崎英高愛好者而言。
狗哥我自然也是要繼續研究下《艾爾登法環》的劇情啦。
熟悉我的小伙伴自然也知道,不論我哪個游戲的劇情解析,第一個影片都是時間線。
所以我們環學的第一期,自然也是偉大的交界之地的歷史脈絡啦,那大家就隨著狗哥我一起來看一看,艾爾登法環究竟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吧。
熔爐時代很久很久以前,一個名為交界地的地方出現了熔爐的奇跡,所有的生命開始在熔爐里醞釀。
在熔爐里,各個物種的特征是互相混淆在一起的,既有飛禽走獸也有人類巨龍。
雖然如今已經無法看到熔爐時代的具體狀況了,但歷史總會留下印跡。
通過奇跡熔爐百相,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生命混淆在一起時的樣貌。
百相喉囊,會讓我們生出蓄火的容器,吐出巨大的火焰。
游戲里除了龍以外,在暴風城里還能夠看到同樣具備喉囊噴火的風暴鷹。
百相之尾可以看到自己身后巨大的尾巴。
百相之角則是能夠幻化出來如同巨獸一般的犀角。
生命在最初是融為一體的必然,而之后自然面對的各自的分化。
經過了漫長的交融后,物種開始爆炸,這個世界出現了,高大的巨人、狂暴的獸人、弱小的人類。
以及在那個時代成為了萬物頂點的——龍!
時代總是以最強大的種族來給自己命名,熔爐消退后,龍的力量成為了頂峰。
于是緊接著巨龍時代到來了。
巨龍時代交界地是一個被爭奪的地方,這里不僅擁有早已出現的神,外界的神也在覬覦它的力量。
巨龍成為時代的頂點,是其中一個未曾留下姓名外神的操縱。
正是因此,我們才能夠在《龍王的追憶》里看到準確的描述:“龍王坐鎮時空夾縫、風暴中心──據說它是黃金樹時代之前的艾爾登之王。然而神祇已經離去,王依舊等著祂的歸來。“
龍族的強大離不開它背后的神祇,因此它才能成為那個時代的王者。
王是一個好聽至極的名號,但是它同樣也背負了巨大的詛咒,龍王具備操作時空與風暴的能力,但是它卻無法離開此地,只能隨著無盡的時光而獨自凋敝。
所以當我們看到龍王時,雖然它依舊擁有著宏偉至極的身軀,但是也能夠發現它的殘破,它的頭部有明顯的斷肢,全盛時期的龍王,絕不會僅僅只有兩顆頭顱。
我們可以在《古王護符》上看到龍王其實是具備四個頭顱的存在,而在文本上也明確告之了我們:“參考古王的形象制成的護符。據說古王的城──法姆·亞茲拉,在許久以前就逐漸步入崩毀。”
法姆·亞茲拉是天空之城,是龍族的都城,同樣在如今,也就是游戲開始的時候,這里也成為了埋葬龍族靈魂的靈廟。
所以在《亞茲拉的獸人的骨灰》里記載著:“在空中逐漸崩毀的遺跡,那是祭祀古龍的巨大靈廟。”
在古龍的時代,人類并不是顯赫的種族,排在龍族之后是另外的種族——獸人。
所以當你進入到亞茲拉時,能夠看到無數的獸人守護在這里,并且這里也有著無數的獸人尸骨,亞茲拉不僅僅是龍族的靈廟,也是獸人的棲息地,這座城真正的搭建者應該是獸人而并非龍族,所以門框的大小容不下龍的穿梭,各種龍更多的是停留在庭院里。
獸人并非是我們想象中的野蠻,他們也有自己的文明,所以在《獸人大彎刀》里記載著:“以鈍鐵鑄造而成的巨大曲劍。法姆·亞茲拉的獸人們的武器。刀身非常重,然而平衡性表現佳。獸人也許擁有超越人類的智慧。”
同樣的在《五指劍》文本里記載著:”在法姆·亞茲拉,高階祭司受贈的短劍。能提升野獸禱告的威力。劍身以受賜智慧的象征──野獸的五只指頭為形象制成。“
野獸祭祀也就是黑獸,手里拿著的正是這柄武器,所以可想而知,獸人不僅擁有高度的智慧、強壯的身軀,同時還有著對龍的信仰。
所以在巨龍的時代,在交界地這里是以龍族的神祇為主導,龍族為對外象征,獸人為輔助的時代。
當然在這個時代也有著其他種族的存在,比如信奉祖靈的種族,比如火焰的巨人等等。
在交界地這個地區,永遠是個多種族混雜的地區,即便是在黃金樹鼎盛的時期,我們也能看到如同壺人一般的新的物種的出現。
百王爭斗的時代這個世界沒有一成不變的權力,即便是神祇也有虛弱的時候。
無上意志是另一個神祇,它通過流星的方式,派遣了野獸入侵了交界之地,所以你可以在《艾爾登流星》里看到對應的描述:“據說是最古老的黃金樹禱告。在過去,無上意志將黃金流星連同一只野獸送往交界地──據說后來它化成了艾爾登法環。”
交界地的星空是連接外神意識的通道,而外神想要進入到交界地,則往往是通過流星的方式來進行傳送。
所以我們的老婆,菈妮才會想盡辦法催動星空的流動,換句話說,這也就代表了,她可以掙脫現在的這個艾爾登法則的束縛,與外神溝通了。
游戲的文本里有明確地告訴我們外神到來的方式,在《白王劍》里記載著:“以蒼白色鐵隕石鍛成的劍。過去隕石墜落地面,古代種族隨之誕生──那擁有石質皮膚的諸位白王。”
艾爾登之獸落到交界地時,它并沒有直接顯示自己的外貌,而是通過兩種方式來侵蝕交界地的其他勢力。
一方面他用自己的力量幻化成為黃金的大樹,而大樹的落腳點正是曾經創造生命的熔爐之上,所以你可以在《熔爐樹形盔》上看到對應的描述:“頭盔上的大樹頂飾,蘊含初始黃金樹──生命熔爐的力量,能強化熔爐百相的禱告。”
黃金樹的樹根直通交界地的兩大河流——希芙拉河與安瑟爾河的源頭,因此黃金樹也通過這種方式來傳播自己的力量,最終這個黃金樹通過河流散播了自己無數的根系,他們扎根在了交界地的各處,所以我們可以在許多地下墓地的深處看到巨大的根系。
另一個方面它用了生命更加能夠理解的形態來展現自己的力量,它借用了能夠言語的生命——弱小的人類作為自己的載體來宣布自己的意志。
它選中的人正是來自于交界地之外的稀人,永恒女王瑪莉卡。
同時這也就告訴了我們,交界地之外必然有著其他的大陸與民族,所以游戲文本的第一句話是:“落葉捎來信息,在霧的彼岸,我們的故鄉交界地。“
神祇的思維與人類戰士的思維是完全不同的角度,它找的永遠是代理人,而并非要自己親自下場,所以除了永恒女王瑪莉卡外,它還把代表自己意志的指頭帶入了交界地。
因此你就能夠理解了,指頭不說話,但是他也有自己的代理人——解指人,也就是我們看到的老婆婆。
老婆婆說的話真的是指頭的意思嗎?其實我們并不知道,正如同指頭所傳遞的話語必然是它的造物主無上意志的意思嗎?我們同樣也不知道。
因為對理解的不同,自然會造成對應的偏差,于是就出現了相反的兩種指頭,維護律法的二指與引導癲狂的三指。
永恒女王瑪莉卡也是如此,她所代理的人是艾爾登之獸,而她也需要自己的代理人,這個人必須要有足夠的能力,能夠承擔自己的愿景——統一交界地。
于是她開始挑選自己的代理人,也就是她的夫君與她的王。
瑪莉卡選定的第一個王是出生在北方寒苦之地的戰士——葛孚雷。
游戲里雖然沒有明確指定葛孚雷的出生位置,但是它給出了很好的暗示,在風暴城內有一座高大的葛孚雷畫像,而這幅畫像下正好有一柄武器,名為高地斧,上面記載著:“高地戰士使用的單頭斧。在自報名號的同時,戰士的戰斗也隨之開始。此武器能強化咆哮。”
在第一次直面葛孚雷時,他完全符合這個斧頭的定義,自報名號的同時,也展開戰斗,并且二階段的葛孚雷起手就是一個咆哮。
在艾爾登法環的規則下,王并非是一切的主宰,因為一切的主宰是他們背后的神祇,成為艾爾登之王的葛孚雷只不過是瑪莉卡或者說是無上意志的一枚棋子,王的作用只不過是為了征伐其他的民族而已。
所以我們理所當然地在《黃金樹庇佑》里看到直接的答案:“在最開始,黃金樹與所有勢力為敵。歷經無數次的戰爭,贏得勝利后,成為了律法。”
成為這個世界的法則是無上意志的最終目的或者說,這僅僅是它的代理人認為這是無上意志的最終目的。
當然成為棋子的王,并不是沒有任何好處,王以及他的臣民們,因為臣服、信仰了黃金樹,所以得到了它的賜福,他們得到了可以強化自己力量的能力。
獲得賜福的人,眼睛會成為明亮的金色,我們可以看到幾個例子,梅琳娜的一只眼睛是金色的。
碎星拉塔恩的眼睛兩個都是金色的,卡拉德的眼睛是金色里混淆著血色。
永恒女王瑪莉卡除了籠絡弱小的人類以外,還籠絡了另外的一個種族——獸人。
所以我們可以在《瑪利喀斯頭盔》看到準確的描述:“瑪利喀斯是瑪莉卡女王忠誠的結拜弟弟,將命定之死寄宿在自身的劍里,令所有的半神感到畏懼。”
瑪莉卡女王作為無上意志的代理人,并非不懂得權謀,她一方面給弱小的人類帶來賜福的力量,讓他們成為半神,一方面與當時還很強大的獸人聯盟,用獸人來監視,甚至是殺害不聽話的半神。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之后,在重要的一些半神的身旁都有獸人的存在,葛孚雷的身邊是獅子,菈妮的身邊是狼人。
人與野獸,可以成為知心的伙伴,也可以成為互相監視的敵人,這也就是為什么在面對葛孚雷的時候,他會特意等自己背后的獅子從靈魂狀態現身后,殺死它并言語道:“我受夠繁文縟節了。從此刻開始,我是荷萊露,一名’戰士‘。”
這句話,不僅僅代表葛孚雷要變成最初的戰士,更是代表他放棄了王的身份也自然也要打破王的枷鎖,所以他才要殺死監視自己的獸人。
宮崎英高的游戲里,總有一些我們在第一次玩起來時感覺莫名其妙的行為,但在你梳理好背后的邏輯時,它的意義就彰顯了出來了。
于是當你在看《葛孚雷的肖像》里的文本就明白了其中的含義:“葛孚雷是勇猛的戰士──然而在他立誓為王的那一刻起,為了抑制心中沸騰不止的戰意,他背起了“宰相野獸”瑟洛修。”
葛孚雷成為最初的艾爾登之王后,他與其后代的子孫被稱為了黃金一族,并且這些人成為了最早出現的半神。
游戲里能夠明確的幾個黃金一族的半神包含了命名為黃金的葛德文、被詛咒包裹著的惡兆雙胞胎,鮮血君主的蒙格與惡兆的蒙葛特,以及血脈已經十分薄弱的接肢的葛瑞克。
這些人未必一定是最初的艾爾登之王的直系后裔,除了得到黃金稱號的葛德文外,很有可能其他人是孫子輩的。
比起之后神繁衍的小心謹慎,第一次的繁衍更像是一次組團升級,提升了整個種族的地位,他們在這個年代,就修建了恢弘的羅德爾城,為了保護自己,也是為了應對接下來的戰爭。
與所有勢力為敵的黃金樹,面對了它的第一場的大戰,古龍之戰正式打響。先手發起攻擊的是巨大的古龍——古桑蘭科斯,這是哪個龍呢?
就是我們進入到王城橫亙在整個都城的灰色巨大古龍,我們可以在《古蘭桑克斯的雷電》里看到直接的描述:”從“大古龍”古蘭桑克斯的武器削出的矛,大古龍來襲時,羅德爾的城墻被攻破──這在歷史上僅此一回,也成為后續與眾古龍之間的戰爭導火線。“
這個大古龍的尸體自從古龍戰爭起就已經停靠在這里了,一直等到幾百年后我們褪色者前來,都沒有一絲一毫的衰敗。
當然古龍的身體也用來制作人類的武器,所以在《大龍爪》里會寫道:“據說是用大古龍爪削制而成的武器。“
面對古龍們的襲擊,羅德爾王城里的人類知道了自己的渺小,因此一方面他們加強了自己的信仰,通過黃金雷防護來保護自己面對古龍的襲擊。
另一方面,他們開始產生對龍力量的崇拜,也為之后的人類狩獵龍,進行龍饗儀式化身為龍而埋下了伏筆。
龍雖然強大,但是卻孤傲而獨立,各行其是。
黃金的葛德文戰勝了另一條古龍弗爾桑克斯后,反而化敵為友,并為王城的人們帶來龍的信仰,因此與龍相關的禱告從此在人間散開。
有的古龍甚至幻化成人,作為古龍信仰的祭司與騎士們互動。
古龍之戰的經過早已不可考察,最終以人類的勝利畫下了句號,古龍雖然仍舊在這個世間游蕩,但是他們再也沒有處于統領的位置。
第二場霸主之戰名為巨人之戰,這也是羅德爾的黃金一族對外擴張之戰。從亞壇高原一路向北進攻巨人山頂,這里有著名為被巨人保護著的灰滅火焰,而黃金樹五行怕火,所以為了接下來千百年的黃金樹的安全,永恒女王瑪莉卡也要派出軍隊鎮壓灰滅火焰。
也便是隨著這場戰爭,黃金樹的信仰開始逐漸傳遍整個交界之地,第一座瑪莉卡教堂就座落在巨人山頂。
梅琳娜會通過箴言的形式復述曾經瑪莉卡女王留下的指引:“王的眾戰士啊,吾王葛孚雷啊。遵循指引戰斗至此,著實難得可貴。殲滅那山頂上的巨人們,封印火焰吧。”
從這段話我們也知道,女王的地位遠高于王的地位,一個是指引者一個是被指引者,王位只不過女王的賞賜而已。
所以你就明白為什么片頭的文本會告訴我們,朝霧的彼端前進,抵達交界地,先覲見艾爾登法環,后你才能成為艾爾登之王。
用現實里的話來解釋就是,艾爾登法環擁有一票否定權,能不能當上王,是由法環決定的,而這之前你是褪色者,沒有認證的打工仔,在這之后,你是艾爾登之王,被認證的打工仔。
所以當葛孚雷這位最初的艾爾登之王在巨人之戰里與風暴王一對一勝利時,得到的不是獎勵,而是恩惠的消褪。
《艾爾登之王頭冠》里清晰的描述了這個悲劇:“在黃金樹之始,戰爭不斷,因此葛孚雷也是戰場之王。巨人戰爭時,葛孚雷與風暴王一對一交手……當勁敵消失之際,據說王的眼睛也隨之褪色。”
巨人之戰勝利后,瑪莉卡女王發現了灰滅火焰的無法熄滅,黃金樹并不是無敵的,因此她只能一方面盡可能的去封印火焰。
在《火焰巨人的追憶》里記載:“火焰巨人是巨人戰爭的幸存者──瑪莉卡女王得知大鍋的火焰恒久不滅,便施展了烙印詛咒。 卑微的巨人啊,化作火焰的永恒看守者,為此而活吧。“
同時還派遣了對應的火焰習武修士在期間進行監視,以保證灰滅火焰,不能再次升騰。
力量自古以來就是被吸引的象征,即便是戰敗的力量也能夠吸引他人。
原本應該監視火焰的修士,反而開始崇拜火焰,畢竟巨人的獨眼邪神并沒有死亡,它仍舊埋藏在火焰巨人的身體里。
于是被火焰引誘的習武修士,放棄了職責,逃離了此地,而留在此地的監視者也會因為黃金樹的衰敗而不再專注,逐漸丟失信仰。
只要灰滅火焰的無法消失,黃金樹就要隨時面臨毀滅的危險。
于是瑪莉卡女王決心要制作超越葛孚雷的艾爾登之王,因此她并沒有為葛孚雷尋找回黃金樹的庇佑,反而把他與忠于他的一些人褪色之人直接流放到了交界地之外。
流放他們的目的,并非是想要簡單的拋棄,而是要把他們的褪色后的力量保存下來,等待必要之時,才重新還給他們。
這也就是我們游戲里的主角——褪色者的來歷,所有的褪色者都是死而復生之人,所以我們才可以看到最初的艾爾登之王葛孚雷的戰敗被殺的畫面,我們也能看到無數的尸體在瑪莉卡女王雕像前的賜福行為。
這些行為在瑪莉卡的箴言里,能夠清楚的告之我們,是誰奪走了他們的賜福,奪走的目的又是為何。
在瑪莉卡第三教堂,梅琳娜清楚的告訴了我們:“吾王啊,王的眾戰士啊,我將奪走你們的賜福。當你們的雙眸暗淡褪色,我將放逐你們于交界地之外——于交界地之外征戰、生存、死亡吧。”
在巡禮教堂里,梅琳娜同樣也會告訴我們這樣做的目的:“在你們面臨死亡之后,那被奪取的會再歸還——返回交界地,投身交戰,隨心所欲地展現艾爾登法環。與死亡比鄰,成為強者吧——王的眾戰士啊,吾王葛孚雷啊。“
瑪莉卡女王雖然是無上意志的代理人,但是從種種行為里,你都能看出來她有自己的想法,并善于利用手中的牌,打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方法。
葛孚雷的褪色軍隊,在熏火教堂外徹底的失去賜福,也是從此時,離開了交界之地,去往了他鄉征戰,所以你才會在劍碑上看到文本的描述:“葛孚雷征戰的最后地點。黃金軍隊勢如破竹,百戰百勝,然而失去賜福,色彩褪去。“
葛孚雷的離去并不代表黃金樹的征戰結束,其他的勢力也逐漸被其消滅、掩蓋亦或是同化。
信奉祖靈的民族,被徹底打散,一部分留在了地上,所以你可以在地面看到他們的遺跡,同時地上的祖靈民族也逐漸開始信奉黃金樹。
所以你會看到他們用踏腳的方式表達自己對黃金樹的敬畏。
另一部分則是因為永恒之城的連坐而一同打入到了地下,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兩者在地底的關系十分靠近。
永恒之城或許是無上意志第一次親手施展自己的能力,所以在《諾克斯修飾風帽》里看到對應的描述:“在遙遠過去,諾克斯之民觸怒無上意志,因此毀滅地底深處。他們頭頂虛假的夜空,不停等待──星星時代、黑夜之王的來臨。”
無上意志仍舊通過星星送來的毀滅的力量,黑暗棄子,用它的力量直接把曾經在地上的文明,送入到了地底。
毀滅永恒之城的原因在《獵殺指頭刀》里明確地告訴了我們:“此為永恒之城大逆不道的證據,也是滅城的象征。染血的詛咒物。沒有相關命運的人,無法使用。據說能夠傷害無上意志,以及服侍祂的各個使者。”
永恒之城信奉的神明,具備了足以傷害無上意志的能力,所以毀滅是必須的,出手的人也只能是無上意志。
黃金樹稱霸的最后一戰是利耶尼亞之戰。帶領軍隊的人并非是黃金一族的后人,而是新的指揮者紅發的拉達岡。
正如同劍碑上所描述的:“第一次利耶尼亞戰爭。“紅發”拉達岡成為英雄。”
而當第二次戰爭時,拉達岡看到了利耶尼亞的領導人——滿月公主蕾娜菈,并與其產生了愛情,利耶尼亞與黃金樹達成了同盟,所以你可以看到連通利耶尼亞與亞壇高遠的大道,甚至是巨大的電梯。
拉達岡是瑪莉卡利用其他力量而創造出來的另一個自己的化身,他們共用同一個身體,但是卻不共享對應的記憶與性格。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游戲里各種有趣的畫面切換,在片頭,女王手持鐵錘要打碎艾爾登法環,拉達岡則用鐵錘修復法環。
在結局,最開始掛在法環上的人是金發的女性,而掉下來后則成為紅發的男性。
甚至在箴言里有著更加明確的描述:“噢,拉達岡啊,黃金律法的忠犬啊。你還不是我,還不是神衹。我的半身啊!擊碎彼此吧!”
所以我們才能夠看到兩個人拿著錘子相互擊打同一個法環的畫面。
瑪莉卡生成拉達岡的力量很有可能來自于最初的熔爐,因為熔爐象征的顏色正是紅色。
在《奧陶琵斯大劍》里記載著:“據說初始黃金的性質更貼近生命,因此帶有紅色色彩──此劍蘊藏著那古老的神圣性。“
在《巨人紅發鞭》里有著更明確的描述:”巨人們無一例外都是紅發,據說拉達岡因此對自身的紅發感到絕望。也許是巨人設下的詛咒。“
拉達岡與滿月女神結婚期間,明確生下了幾個孩子有,碎星的拉塔恩,被蛇吞噬的拉卡德,以及暗月的菈妮。
在與滿月女神共同生活的期間,拉達岡一心學習著魔法,便借由魔法,知曉了永恒之城相關的各種信息。
游戲的文本雖然沒有明說,但拉達岡最后很有可能親自前來過地下世界,因此我們才能夠在這里看到象征著它的紅狼出現。
也能夠在永恒之城的地下看到象征著他黃金律法基本主義者的黃金百足。
更重要的永恒之城的更深處是猩紅腐敗,而這也正是拉達岡子女的力量。
在獲得了腥紅腐敗的秘密后,拉達岡便離開了滿月女神,前往了王城與永恒女王瑪莉卡結婚,成為了第二位的艾爾登之王。
只留下了滿月女神的獨自傷心,以至于精神失常,因此被魔法學院里的眾人逐漸架空,關在了學園深處。
正如同《拉達岡的肖像》所言:“據說“紅發”拉達岡身為卡利亞的蕾娜菈的丈夫時,學習魔法;身為瑪莉卡女王的丈夫時,學習禱告──英雄的目標,是成為完美存在。”
自此百王爭斗的時代結束,交界地迎來了黃金樹時代。
黃金樹時代瑪莉卡與拉達岡一共生了兩個孩子,他們都具備神人的力量,瑪蓮妮亞腐敗寄生,而米凱拉則永遠年幼。
瑪莉卡的所有行為都有其自己的思路,不論是誕生自己的分身,還是創造子嗣,都是在融合各種力量,讓其后代更加完善。
所以,你會在女王的閨房里看到無數的石板聳立,而這些石板也正是被封印在地底古王朝的永恒之國聳立的神像懷中抱著的石板。
這就告訴我們了,拉達岡前往地底世界的收獲的一部分就是這些石碑。
豐饒的黃金樹時代,一方便是瑪莉卡的向外擴張,侵占了幾乎整個交界之地,另一方面也是瑪莉卡對其他神祇知識的解讀與吸收。
此時的瑪莉卡是神的一體兩面,代表知性、美麗與柔和的是女性的瑪莉卡,她逐漸弱勢。
代表武力、規則與強硬的是男性的拉達岡,他逐漸強勢。
所以你可以在許多地方看到教堂上的雕像開始出現了拉達岡而不是唯一的瑪莉卡女神。
此時的拉達岡逐漸成為了死板而忠實的黃金律法的走狗,他創建了基本主義。
而基本主義的含義在《回歸性原理》與《因果性原理》里有著明確的記載:“基本主義用兩種力量解釋黃金律法──回歸與因果。所謂的回歸,意指將萬物朝不變收斂,屬于含義上的引力。而所謂的因果,意指讓萬物環環相扣,屬于含義間的引力。”
簡單來說這也是黃金樹能夠萬古不衰的運行法則。
黃金樹通過消耗自己的力量進行賜福,賜福的人獲得了超越自己本身的能力,你可以理解為因果關系,兩者處于信仰與被信仰的關系。
但如果黃金樹一直賜福他人,那么自己的能量就會逐漸消失掉了,所以他也必須回收這些能量,所以你會看到游戲里有大量的墳墓,墳墓的最深處有著巨大的樹根,樹根的上面有著被抽干的死尸,而這些樹根與黃金樹相連。
賜福者死亡后,被送出去的賜福會被無處不在的樹根吸收回黃金樹,這也就是游戲里所謂的歸樹。
并且在黃金樹的時代里,歸樹成為了一件極其榮耀的事情。
所以才可以在《“失鄉騎士”奧雷格》看到如此的記載著:“過去以風暴王的雙翼之一聞名,而后被賜福王選出,狩獵了無數叛徒。因此受得賞賜,能以英雄的身分歸樹。”
這一時期是整個交界之地從戰爭進入和平的年代,也是人們富足的時代,只是豐饒永遠是一瞬即逝的。
正如同《黃金樹恢復 》里的話:“在過去,黃金樹曾經豐饒富足,然而那風光轉眼即逝──如同一般生命地短暫。”
因為黃金律法的基本主義并不完善,他是有缺陷的。
正是因此也造成了王室的崩潰,這種崩潰首先來自于米凱拉的背棄,在《拉達岡光環》里記載著:“年幼的米凱拉拋棄了基本主義──因為對于瑪蓮妮亞的宿疾,基本主義無能為力。此為“純凈無比的黃金”的起點。”
米凱拉想要尋找能夠破除一切惡意的法則,也就是我們剛剛說的純凈無比的黃金。
最直接的目的是為了消除自己的同胞姐妹腐敗女神瑪蓮妮亞的腐敗侵蝕。
這個法則在游戲里最直接的體現就是米凱拉的針,它不僅可以抑制癲火也可以抑制瑪蓮妮亞的猩紅腐敗。
癲火的無法消滅就是黃金基本法不完善的最直接證明。
黃金樹年代是一個眾人只允許基本信仰黃金樹,不允許其他信仰存在的時代,也是一個希冀于所有的秩序都是穩定而不允許出錯的時代,同樣一個從輝煌到古板的時代。
一個死板的強權,遇到崩潰時,就會千瘡百孔。
于是破碎緊接而來。
破碎戰爭的時代破碎戰爭是黃金法則直接破碎的開始。
陰謀之夜是致命的毒藥,可以弒神的死亡盧恩被盜走,埋入到黑刀之中,成為了可以弒神的武器。
在此之前死亡只存在于普通人,神人是無法死亡的完美存在。
陰謀的得逞同時造成了兩人的死亡,一個是黃金的葛德文,被黑刀插入身軀,精神死亡而肉體存活。
一個是魔女的菈妮,自己在神授塔自焚,肉體死亡而精神存活。
兩個人各得一半的百足傷環,而無法成為完全的死亡。
神的不完全死亡,代表了恩賜的力量無法完全回歸黃金樹,也就造成了黃金律法基本主義回歸與因果的失效,用咱們的話來說就是卡bug了。
拉達岡認為生命只有生或者死兩種狀態,只要抓這兩個就一定能夠形成因果循環,但陰謀之夜,直接造成了有一個生命可以處于生與死的疊加態,力量依舊留存于世,而不回歸黃金樹。
并且這個bug從神一直延續到人,死亡盧恩轉化成為了死根,通過地底的大樹根,在交界地各處萌生。
受死根感染的生命會化為無法回歸黃金樹的死誕者,如果不管不顧,那么這個bug的漏洞就會越來越大,所有的黃金樹的力量都成為了有去無回的白給。
所以黃金法則必然不允許這種顛覆根本的問題出現。
因此出現了狩獵死誕者的信奉者。
所以《黃金百足》告訴了我們:“此為黃金律法的基本主義者,其中狩獵死誕者的人們擁有的詛咒物。”
守護死亡盧恩的人是,與瑪莉卡拜把子的黑獸,他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失職,因此把自己剩下的死亡盧恩藏入到身體,同時也會拜托其他人去回收死根,例如我們游戲里的NPC,D。
黃金律法的基本主義面臨了崩潰,瑪莉卡與拉達岡對這件事情下了完全不同的兩個判斷,瑪莉卡認為如今的法則已經無法繼續維護,需要破壞艾爾登法環,選出新的王者,在戰爭里帶領黃金律法前去尋找新的方法。
而拉達岡認為基本主義仍舊可以維護,絕對不能去破壞艾爾登法環,否則這就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所以你才能看到CG里兩個人不停地切換著身體敲打著艾爾登法環,只不過瑪莉卡想要的是破壞,拉達岡則想要的是修復。
最終的結果自然是瑪莉卡的勝利,艾爾登法環的碎片被分割多份,通過雙指神授給了其他瑪莉卡的子嗣。
這也就是為何我們在游戲里想要裝備大盧恩,必須通過神授塔,而且當我們使用盧恩彎弧時,也能夠喚醒大盧恩力量的原因。
由于艾爾登法環的破碎,瑪莉卡成為負罪之人,被困在了黃金樹之內,通過她僅剩的力量,來維持或者保護剩余的法環之力。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瑪莉卡是被囚禁在高處的,形成了獨特的圖騰。
而這個圖騰我們在游戲各處都能夠看到,這是罪人示眾的意思。
這個世界的扭曲之處就在于,我們一邊信奉瑪莉卡,一邊卻褻瀆瑪莉卡,我們把她當做了可以朝奉的神明,又把她當做了應當示眾的罪人。
這也就是為啥陰謀之夜之后,永恒女王對外宣稱是消失或者瘋癲的原因——她被囚禁了。
瑪莉卡其實對碎片戰爭早有預料,因此在王城戰場外的遺跡留有其箴言:“半神啊,我可愛的孩子啊。你們能成為任何存在,能成為王者,也能當上神衹。但是當你們沒有成為任一存在,就會被拋棄.....”
這里的被拋棄既指代了無上意志也指代了瑪莉卡,如果你們不能成為王與神的話,那么想要成為王與神的人就會來替代你們。
因此我們才能看到褪色者的出現。
破碎戰爭里各個半神各自為戰,互相攻伐,每個人都有自己戰斗的目的與對應的野心。
正如同駐守在王城的惡兆王蒙葛特所言,你們是一群不知服從的叛徒,你們全都是一丘之貉,為野心之火擺弄的掠奪者。
蒙葛特自認為正統,在王城維系統治等待著瑪莉卡女王的回歸。
血脈稀薄的接肢葛瑞克慘敗而退,殘喘在了邊境的風暴之城。
拉塔恩與瑪蓮妮亞在蓋利德大戰,互為平手,最終以瑪蓮妮亞釋放猩紅腐敗勉強獲勝,但她也陷入了沉睡。
蒙格擄走了永遠年幼的的米凱拉,化身為鮮血君王,躲在地底。
而拉卡德前往火山,以討伐大蛇的名義,與大蛇化為一體成為褻瀆的存在,并認為自己會永恒不死。
黃金葛德文被埋在了大樹根下,成為了腦死的植物人,與他交好的古龍進入到葛德文的精神世界里,幫助他抵抗死亡。
菈妮把靈魂依附在自己的老師,雪魔女外貌的人偶上,等待著星星的到來。
于是這一場破碎戰爭,成為了無王稱冕的鬧劇,等待著其他人的收場。
神子們面對了最壞的結局——他們被神所拋棄了。
然后另一個勢力我們,褪色之人開始閃亮登場。
褪色時代破碎戰爭沒有產生王者,于是觸發了瑪莉卡很久之前埋下的保護機制。
褪色者的賜福重新回到了他們身體當中,而賜福最簡單的力量就是起死回生。
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能夠看到片頭的荷萊露明明被擊殺,但是最后卻出現的原因,被流放的他也被賜福回歸了。
當然你可以理解這些被流放的褪色者身上也有著黃金樹的傳染源,在外征戰時也會把賜福的病毒帶到其他人身上,等待有需要的時候,這些被感染的人也會成為褪色者而被迫來到交界之地。
沒有了瑪莉卡的代理,所以直接面對褪色者的是無上意志的另一個代理人雙指,以及雙指的代理人解指女巫。
大賜福是褪色者的聚集地,而這里模仿的對象正是在王城所在城寨,你可以在這里看到完全一模一樣的裝飾。
墻上的畫是依次是黃金樹、瑪莉卡、初代的艾爾登之王與二代的艾爾登之王。
所以我們能夠知曉,大賜福的行為是被王城里的一部分勢力支持的,但這同樣也是一個陰謀。
一方面大賜福引導褪色者去覲見瑪莉卡女神,另一方面我們上來第一個必然會阻擋我們的人就是惡兆妖鬼,而之后我們真的要去覲見瑪莉卡女神時,不論是坐鎮王城的惡兆王還坐鎮大賜福的百智爵士,都成為了我們的敵人,阻擋我們前行。
或許大賜福一開始建立的目的是為了幫助褪色者,但在最后更多的轉變成了,慫恿褪色者追求艾爾登法環,然后把他們當做屠殺半神的炮灰。
當然我很好奇,我明明都能把神給殺了,你這個一直躲在身后的百智爵士憑什么覺得你能攔得住我呢?
褪色者的時代是一個雜亂而無序的時代,此時的生命各有信仰,半神們或者受傷躲藏起來,或者瘋癲暴虐起來,雙指的身子千瘡百孔,藏起來的三指也蠢蠢欲動,癲火病開始蔓延。
輝煌一時的大賜福也逐漸敗落,曾經信心滿滿的褪色者,如今早已四散,只有最堅定的信徒才依舊走在屠神的道路之上。
于是在似乎要永久末世下去之時,一個無名的褪色者被賜福選中,死而復生,前往了濃霧包裹著的交界之地。
他的指頭巫女早已被人殘殺,無法利用盧恩的力量來給自己升級,前途可想而知。
他必然會遭遇死亡,但是他未曾放棄,依舊在未有巫女的前提下,打算挑戰接肢的葛瑞克。
遵循著賜福的指引,我們遇到了美麗的少女梅琳娜攜帶著靈馬托雷特出現在面前。
梅琳娜希望我們這個追求力量,追求艾爾登之環的褪色者能夠幫助她前往黃金樹下,讓她完成自己的使命。
在這個旅途里,你會遇到眾多的人,他們是可以無償擁抱你的菲雅,可以是卡利亞的末代女王菈妮,可以是歷代被宮崎英高玩壞了的盲眼女巫,也可是系列老情人帕奇。
你在一次次的死亡與拼搏中,終于進入了王城,攀登了上了巨人山頂,焚燒了自己或者是焚燒了梅琳娜,點燃了灰滅火焰,然后釋放了死亡盧恩。
最后你直面艾爾登法環的力量,見證了無上意志最直接的代理人,艾爾登之獸,明白了任何律法,最終都能通過真實之物的力量來彰顯。
但你自帶最高級的buff,有血條者皆能殺之。
擊敗了艾爾登之獸的你,面臨了最終的選擇,這個褪色人的故鄉,交界之地的未來,究竟要如何選擇。
是繼承律法、完善律法、玷污律法還是開啟新的時代亦或是毀滅一切?
也只有你自己會知曉。
褪色的人成為了王、亦或是成為了神。
正如同瑪莉卡的箴言,我可愛的孩子啊。你們能成為任何存在,能成為王者,也能當上神衹。但是當你們沒有成為任一存在,就會被拋棄.....
玩這個游戲的你,究竟成為了哪一方?
是王、是神還是已被拋棄?
最后整個《艾爾登法環》的時間軸還是挺長的,我并沒有詳細地去列出許多事件的一些關鍵信息。
畢竟我們環學的第一期,只是追求能夠詳盡地列出了事件的前后順序,外加上我認為的一些比較重要的因果關聯。
比如褪色軍團的對外征伐 是個十分重要的伏筆,你不提前交待出來,就不可能明白,為什么褪色之人是從外回到了交界之地。
也不可能明白,片頭的文本說的故鄉就是指什么。
整個故事還是比較精彩的,相比于以前的魂系列,《艾爾登法環》的故事表面上還算通俗,但是內里,依舊包含著眾多個想要顛撲你觀點、甚至是考驗你人生的命題。
生命究竟是什么?
星空是否是神祇的熔爐,星、月、日只是他們的眼睛。
這讓我想起《三體》里,有一個角色因為明白了星空里存在著各種文明,所以他就再也無法直視星空,因為他覺得所有的星星都可能是另一個文明的監視器。
人類活在了名為地球的透明玻璃瓶中,而被外星文明肆意地窺伺。
在《艾爾登法環》游玩的過程里,我也經常有這種感受,你以為的偉大信念在神祇面前,只不過是螻蟻。
神祇沒有人性,神祇沒有問題,神祇想要的是永恒不變的黃金律法,世世代代永遠轉動。
而你,這微小的生命,只是維持黃金律法的一個潤滑劑。
我賜福給你的能力,是為了讓你世世代代為我開疆擴土,然后在戰斗里吸收那些異教徒的力量。
當你死后,通過歸樹,把你生前的所有力量與靈魂都重歸于黃金之樹。
恩賜是一種假象,搭配著可以隨時被剝奪的榮譽,埋入到你的靈魂當中。
是聽信內心的恩賜假象,還是傾聽邪神的低語。
褪色者,你要不要來癲一下火?
我是狗哥,感謝你的觀看,我們下一期再見啦~
886!
[責任編輯:li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