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張建林)近日,記者從武夷山國家公園管理局獲悉,科研人員在武夷山國家公園范圍內開展生物資源本底調查的過程中,發現兩棲動物新物種“武夷林蛙”、大型真菌新物種“多形油囊蘑”。
(資料圖片)
據了解,自2016年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以來,在武夷山國家公園中,就發現了雨神角蟾、福建天麻、武夷鳳仙花、武夷山對葉蘭、武夷山孩兒參等5個新物種。此次兩個新物種的發現,對武夷山國家公園的生物資源本底調查具有重要科學研究價值。
研究員拍攝到的武夷林蛙雄性個體。受訪者供圖
在福建竹葉青蛇嘴里發現武夷林蛙
11月4日,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吳延慶告訴記者,這種林蛙目前僅發現于武夷山國家公園內,是趾溝蛙種組中的一員,因為它首次被發現于武夷山地區,所以被命名為武夷林蛙。
武夷林蛙主要生活在山路兩側的灌木叢或落葉林中,每到繁殖季節遷移至路邊的水塘內集群抱對產卵。雌性個體的體色偏紅褐色,雄性個體偏青灰色,雌雄個體的吻背部和前臂的顏色都比較淡。
“8月底的一個夜晚,我們在山路兩側尋找兩棲爬行動物的時候,在一處水溝中發現了一條福建竹葉青蛇正在捕食林蛙,于是我們就拍下了照片。但是經過放大照片仔細辨認,有些困惑,因為我們從沒見過這種林蛙,懷疑這可能是一個新的物種。”吳延慶說。
野外調查時,一條福建竹葉青蛇正在捕食林蛙。受訪者供圖
吳延慶回憶,當天晚上,他們在附近水域仔細尋找時,又相繼發現了幾只體型相似,但體色不同的林蛙。研究員們將其帶回實驗室制成標本后,找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進行標本比對和基因測序,結果顯示這是一種從未被描述的林蛙。
據吳延慶介紹,這種從未被描述的林蛙,其體形與同區域分布的鎮海林蛙相似,最顯著的區別是它們的趾端膨大且腹側有溝,另外四肢背側有多行橫向排列的細膚褶,而鎮海林蛙的皮膚則是光滑的。
此前,武夷林蛙的近緣種只在我國湖南、四川、廣西、海南等省份以及越南北部有分布記錄,武夷林蛙的發現首次證實了該支系在華東地區的分布,對于研究該支系的擴散分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新物種的發現再次證明了武夷山是華東地區重要的兩棲爬行動物分布中心和資源寶庫。”吳延慶告訴記者。
亞洲首次發現油囊蘑屬
今年4月以來,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福建省林業局的指導下,武夷山國家公園管理局組織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等單位,全面啟動了為期三年的生物資源本底調查。
除了兩棲動物新物種“武夷林蛙”被發現外,在此次生物資源本底調查中,研究員還發現了“多形油囊蘑”這類大型真菌新物種。
據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胡亞萍介紹,油囊蘑屬Typhrasa,是小脆柄菇科內形態特征非常特別的屬,主要在于其菌蓋呈水浸狀褶皺,側生囊狀體具有非常明顯的黃褐色油滴。該屬物種數量稀少,之前全世界僅報道2個種,分布于歐洲、美洲、大洋洲。
研究員在武夷山國家公園發現的多形油囊蘑。受訪者供圖
胡亞萍說,該物種的命名人是江西農業大學的顏俊清副教授,他首次采集到油囊蘑屬的物種是在2018年于江西九連山。當時把標本帶回實驗室經過形態鑒定及DNA序列比對研究,確定了該物種是一個新種。但由于當時只采集到一個子實體,且子實體的完整度不高,直到2020年在武夷山國家公園桐木村,顏俊清又發現了這個物種,并采集到多個子實體。
“這次收集到了該物種足夠多的標本及形態特征信息,才將物種正式發表出來,并命名為多形油囊蘑Typhrasa polycystis,‘多形’的命名取自其多樣的囊狀體形態。”胡亞萍告訴記者。
據了解,油囊蘑屬此前被記錄分布在歐洲、北美洲的溫帶地區,武夷山國家公園屬于亞熱帶地區,多形油囊蘑的發現,極大豐富了油囊蘑屬的分布范圍,為油囊蘑屬物種的分布、起源、演化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數據。
新京報記者 張建林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陳荻雁
[責任編輯:linlin]
哈士蟆子(武夷山國家公園發現兩棲動物、大型真菌新物種)-天天熱議
狗吃番石榴(邊牧吃水果注意事項)-每日快報
鐵板粉絲包菜的家常做法(鐵板水晶粉絲廚師來教你,做法簡單過程
為什么男人喜歡睡你(你眼中的那個暖男,在“發生關系”后,轉身
高中學制(人大代表提出建議,取消中考普及高中縮短學制,家長非
梵凈山多高(貴州第一名山:梵凈山,堪稱中國的“天空之城”,到
紋身花臂大概多少錢(哇哦!你這條花臂國外有代購嗎?)-快資訊
短發編頭發(不用剪發,三步就能長發變短發,實用技巧快get!)-天
多吃西梅有什么好處和壞處(喝果汁或增加患糖尿病風險 麩皮蕎麥
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莫言:人生最壞的結果,不過是大器
冬天烏雞煲什么湯好(教你在家燉好喝的板栗烏雞湯,香氣撲鼻,一
五臟都是哪五臟(五臟地位不會平等,因為“火”有君相,心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