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涌珠江滿目春。帶著思考、帶著任務、帶著使命,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學一路想,4月13日,西咸新區秦漢新城“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專題研修班的45名學員,結束了為期一周的培訓學習。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我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廣州,學員們通過參加專題講座和現場教學,充分領略沿海發達地區解放思想、敢為人先的勃勃生機,切身感受當地干部奮發有為、干事創業的精神風貌,進一步激勵新城黨員干部學先進、謀發展、干實事,奮力邁進高質量發展新征程,為打造獨一無二的活力秦漢貢獻力量。
這是一次開闊眼界、
(相關資料圖)
放大格局的學習啟迪之行
開班當天,兩場專題講座圍繞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廣州高新區的招商引資與創新發展啟示展開,授課老師用深度理論分析和豐富真實案例,詳細講述了廣州在勇擔復興使命、矢志高質量發展、創新開發區體制機制等方面的有益經驗和成熟做法。學員們用心聽、精心思,一致表示開了眼界、長了見識,找到了差距、明確了方向,今后要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東西部產業轉移等的寶貴機遇,主動開放,謀求合作。新城黨委副書記、研修班副班長張利軍表示,廣州立足灣區、聯通港澳、連接全球,發展成果舉世矚目,發展態勢動能強勁,發展經驗彌足珍貴,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巨大的思想觸動和深刻的心靈啟迪,要學好先進經驗,找準工作契合點,推動新城各項工作取得新突破。
在接下來的培訓中,相繼進行了當前經濟熱點分析、展望與建議和大灣區建設與開放型經濟對陜西的啟示等專題講座。學員們認真聽、潛心悟,紛紛表示要在當前經濟發展大局中思索秦漢發展新機遇,在粵港灣大灣區建設實踐中找尋秦漢創新突破新路徑。新城管委會總規劃師郭社庫在課間交流時說,要學習廣州站位全局建設世界級灣區的大視野、勇立潮頭的大格局、勇于創新的精氣神、拼命快干的狠勁頭,心無旁騖地把秦漢的事情干好,在區域城市競爭中贏得主動。
這是一次主動開放、
對標先進的解放思想之行
“敢想敢試、敢闖敢干”是廣州最顯著的精神特質之一。在現場教學環節,研修班來到廣州城市規劃展覽中心、廣州地方志館、廣州開發區初心使命實踐館,詳細了解廣州歷史沿革、建設規劃、創新示范、產業布局、營商環境、人才引進、企業發展等多方面發展成果。學員們看示范、思發展,一致認為廣州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營商環境等走在全國前列,有大量好做法好經驗,值得我們吸收借鑒。新城管委會總經濟師胡曉越表示,廣州城市規劃建設氣魄之大、歷史文化保護決心之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之大,令人震撼、耳目一新,為秦漢新城加快建設歷史人文與現代科技交相輝映的創造之城提供了示范。
在中新廣州知識城發展規劃館,學員們參觀了知識城產業發展、科技創新、中新合作、城市建設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大家紛紛表示,廣州的歷史文化、城市活力、現代商業、綜合功能等亮點紛呈,一路走來讓人興奮,令人贊嘆,收獲滿滿。
“廣州開發區推動‘中小企業辦大事’的創新舉措和先進經驗,我理解核心是要向科技創新要答案、在營商環境上求突破,讓中小企業能心無旁騖做主業、集中精力搞創新、踏踏實實謀發展,這種‘不停留在自己畫餅,先干起來、干成再說’的理念和膽識非常值得我們學習,也為我們加快片區開發、產業園區建設、加速中小企業聚集指明了路徑。”秦漢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鄧朝顯說。
這是一次深思踐悟、
探索發展的務實交流之行
“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是資金的聚集和輻射”“地方為何更熱衷產業投資基金與政府引導基金”,廣州市元衡企業管理咨詢公司負責人圍繞政府投融資管理、區域經濟轉型與招商引資,為大家作了一次針對性、指導性、操作性極強專題講座。學員紛紛表示,培訓醍醐灌頂、豁然開朗,為加快平臺公司轉型發展提供了有益借鑒,要更加注重市場化經營理念,從源頭上加強融資規劃,探索產業發展基金、REITS等新型融資工具,助力平臺公司向“城市綜合運營商”升級。
明珠灣起步區是南沙新區先行開發建設區和示范區。研修班詳細了解明珠灣起步區規劃建設情況,小馬智行無人駕駛汽車、云從科技人臉識別技術,展示了高科技產業以及尖端技術應用的無限可能。學員們認為,南沙與西咸先后組建并陸續獲批國家級新區,在區域面積、產業結構、人口規模等方面有著相似之處,南沙敢創敢試、無中生有,高精尖產業發展迅猛、高端人才引進成果豐碩、高標準規劃彰顯國際水準,值得我們學習。“南沙最難得的是,他們的干部大膽闖、勇于試、主動改,表現出了強烈的擔當作為和一往無前的精神。”新城黨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研修班班長王建國說。
看,甚是驚嘆;聽,更為震撼;學,深有感悟。此次赴穗培訓學習,課程安排緊湊、內容豐富務實、學員收獲滿滿,達到了預期效果。王建國在學習期間不時強調:“這次培訓,啟發了我們跳出秦漢看秦漢的思路,增強了解放思想謀發展的意識,鼓足了真抓實干創新績的拼勁。我們要把所見所學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舉措,搶抓西安‘北跨’重大機遇,聚焦‘三個帶’建設目標,緊盯主導產業,加大招商引資,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提升城市能級和產業承載能力,全力建好西安‘北跨’第一站,推動新城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