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獲悉,華泰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今年6-8月旺季恐難以充分消化超高的盈余庫存,在超預期因素未發生以及供應端高位延續下,對煤價或僅能提供基本支撐而非反轉的上行動力。此外若夏季去庫不充分,高庫存進入9-10月淡季后煤價或將再面臨類似5月時的易跌難漲的局面。
▍華泰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資料圖片)
高庫存將抑制迎峰度夏旺季期間的煤價反彈幅度
2016-2022年歷史數據顯示,動力煤在6-8月旺季期間消費總量相比4-5月平均值的三倍平均增加約7,500萬噸,但若剔除2022年的極端值影響(增加1.6億噸),平均增量約為6,100萬噸。據國家氣候中心預測,今年夏季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部分區域偏高1~2℃,降水呈南北兩條多雨帶,長江中游降水明顯偏少。
考慮到近幾年夏季高溫天氣對制冷負荷的強勁拉動,預計今年夏季動力煤消費相比4-5月均值的三倍或增加約8,000-9,000萬噸。然而目前高企的全社會煤炭庫存將抑制夏季煤價反彈幅度,且9-10月行業又將迎來需求淡季挑戰。
高庫存仍是行業目前最主要的矛盾,水電或是潛在變量
今年以來,在煤炭供給增量遠超需求增量的背景下,國內各環節煤炭庫存持續被動累庫。據金正能源統計,目前全社會煤炭庫存已高達2.1億噸,較2019年以來5月底平均的1.6億噸水平高出約5,000萬噸。5月份以來全國降雨的增多以及2021-22年48GW的新增水電裝機或逆轉2H22以來水電的疲弱表現。
高庫存下煤炭價格從5月起持續回落,尤其是5月下旬現貨煤價出現急劇下跌近200元/噸并進入長協價格區間。6月以來CCTD沿海8省以及內陸17省日耗以及庫存的表現顯示高溫對煤炭消費的區域化影響但高庫存仍對價格反彈造成抑制作用。
供應端彈性相對較小,需求將成煤價主要驅動變量
在穩產保供的政策要求以及目前絕大多數煤礦仍處盈利的狀態下,煤炭供應端的彈性較弱特別是國內產量仍將維持高位,較大力度的煤礦主動減產短期或難以出現,雖然CCTD 442家煤礦產量最近2-3周環比下降約3-5%。海外電力總需求疲軟疊加可再生能源發電增加,海外煤炭供需仍將保持寬松,中國煤炭進口量仍將保持高位,除非進口政策顯著收緊。
而在高庫存以及煤價跌落至長協區間的背景下,電廠的長協煤或外溢從而對市場煤價格在非電用煤供需寬松下產生下行壓力。歷史數據顯示,6-8月份煤炭產量彈性雖然遠小于需求彈性,但也仍然會有一定幅度的增加。
煤價或有階段性反彈,但趨勢性反轉需要更多超預期變量發生
在高庫存壓力下市場對煤價供需預期扭轉,正常的旺季需求或帶來煤價階段性反彈,但趨勢性反轉需要更多超預期因素發生:
1)極端高溫干旱天氣持續時間和覆蓋范圍超預期;2)中國宏觀以及地產復蘇超預期帶動廣譜的動力煤消費改善;3)煤炭進口量因政策或海外供需收緊而環比大幅下降;4)國內煤炭產量因政策收緊或安全事故而下行;5)新能源消納產生較大量級的瓶頸。
目前階段這些超預期變量發生的概率不高,雖然仍需精密跟蹤邊際變化。煤炭價格在迎峰度夏之后將迎來9-10月消費淡季的挑戰,屆時的被動累庫將對煤價產生新一輪的下行壓力。
風險提示:
中國地產及宏觀環境改善超預期;海外經濟復蘇超預期。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