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個人征信已成為我們第二張“身份證”,一旦失信不僅影響個人信貸還會影響日常工作和生活。近期全國各地虛假征信類詐騙高發騙子利用大家重視征信的心理,編造“可以消除不良征信”的謊言實施詐騙。讓我們來看看這類騙術有哪些套路,又該如何防范。
【資料圖】
一、偽造身份設陷阱
劉女士接到一個自稱是京東金條客服的電話,稱劉女士以前開通過“京東金條”借款,現在國家利率下調,京東金條上面的利率高,可以幫忙調整。劉女士表示沒有在京東金條里申請過貸款,對方再次詢問他是否在其他銀行貸款,劉女士說在某銀行有過貸款,“客服”便告知劉女士說此類貸款也需要下調利率,否則將視為違規貸款,影響個人征信。對方趁機以“指導操作”為由讓劉女士加其QQ,六神無主的劉女士立即照做。
通過好友后,對方給劉女士出示了其“工作證件”,劉女士看后更加相信對方所說,按照他的要求開啟了QQ“屏幕共享”功能。
二、“官方客服”指迷津
該“工作人員”為劉女士提供了一個名為“xx征信中心官網”的網站進行個人征信查詢,并發給她一條鏈接,讓其點進去與在線客服聯系,消除個人征信不良記錄。其實該網站確實為正規網站,但詐騙分子利用了該網站的信息和劉女士對征信的在意,編造出陷阱,告訴她若不及時注銷其開通的三個貸款項目,就會影響征信。但事實上只要不逾期歸還,征信就不會受影響。“客服”隨后以“數據異常”告知劉女士無法關閉所貸項目,告知她需繳納5萬元認證金進行“虛擬資金流水認證”方可進行關閉。
(上圖為劉女士與“客服”的聊天截圖)
劉女士聽到“無法關閉”貸款賬戶時緊張焦慮情緒已達到頂峰,立刻準備給“客服”提供的虛擬賬戶轉賬,就在即將轉賬之時,她收到了來自銀行app的詐騙提示,劉女士猶豫了......
三、連環指示被繞暈
為了避免時間一長劉女士醒過神來,“工作人員”立即強調“時間緊迫”,讓劉女士下載“數字人民幣”APP并綁定銀行卡后,再將其銀行卡里的2萬余元轉入APP內,在劉女士按照其說的完成后,“工作人員”又聲稱她的操作出現問題,要馬上將這2萬余元再轉到她另一張銀行卡里,否則每個月將會面臨高額收費,同時其銀行卡會被“凍結”5年,連銀行都不能為她“解凍”,在對方的連環指示下劉女士已經懵了,緊張到已經全然忘記這2萬元是自己的錢,“工作人員”隨即稱,只要其湊夠5萬元轉入“指定銀行賬戶”,就可以解決她“高利貸”的問題。六神無主的劉女士再次相信了。
(劉女士的轉款流水)
犯罪手段揭示
騙子冒充金融機構、貸款平臺“客服”聲稱受害人存在違規網貸或不良征信記錄,以幫助注銷賬號、消除不良征信等為由,誘騙受害人貸款后轉賬到騙子指定賬戶,從而實施詐騙。
共享屏幕是大部分網絡會議軟件中都具備的功能,便于實時演示或教學,只要打開了共享屏幕,你手機上的任何信息都會被對方一覽無余,包括輸入的支付密碼、收到的短信驗證碼等等。所以當在你在與詐騙分子共享屏幕時,就相當于把你的銀行賬戶交給騙子操控,也就等于你和騙子共享了錢包。
那么該如何正確退出共享屏幕?正確退出的方式不是單純的切換回主屏幕,或者切換到其他軟件中,而是在打開共享屏幕的軟件中點擊“停止共享”,才能正確退出。
西安雁塔警方提醒:
1、凡是自稱金融機構、貸款平臺客服,可提供網上注銷賬號或消除不良征信記錄的都是詐騙。
2、個人征信由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統一管理,無論是銀行還是個人都無權刪除和修改。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