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安康市白河縣西營鎮栗園村村民秦某將一面寫著“依法為民解難事 真情溫暖感人心”的錦旗送到了白河縣司法局西營司法所所長洪元文手中,高興地對洪元文說:“你在我們村上開展普法宣講時說,‘有了困難找司法,司法幫您解疙瘩;有了問題找司法,司法幫您想辦法。’你們不僅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真是感謝你們!”
事情還要從秦某兩次到西營鎮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需求幫助說起。原來,秦某是一名殘疾人。兩年前在張某承包的磚瓦廠務工,因部分工資拖欠問題多次聯系張某催要無果。在聽到司法所工作人員在村上宣講,公共法律服務可以為弱勢群體提供幫助后,秦某于2023年4月來到西營鎮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西營司法所長洪元文了解情況后,立即通過電話與張某取得聯系,并耐心細致地向張某宣傳講解《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等法律法規,告知其相應法律后果。并通過添加張某微信,給張某釋法析理,反復做工作。張某承諾在2023年5月1日前支付到位。5月15日,洪元文在對秦某的回訪中得知,張某并未兌現承諾,隨即請秦某來鎮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再次進行溝通處理。洪元文和張某電話聯系后,告知其將為秦某提供法律援助,并幫秦某代寫了訴狀、訴前保全申請書。張某看到相關文書后,當即表示請求和解,并立即通過轉賬支付了拖欠的工資,事情得到圓滿解決。
這只是白河縣開展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白河縣圍繞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日益增長的法律服務需求,依托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縣法律援助中心和基層司法所等資源,加快建設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縣、鎮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建成率達100%,配備相應專業人員和工作人員,村(社區)配備法律顧問,提供優質法律服務。近三年來,提供法律咨詢服務3千余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500余件,為受援人挽回損失1000余萬元,實實在在地為弱勢群體撐起了一片“法治藍天”。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