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逍遙游》中曾說“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這句話的含義是生命短暫、目光短淺的東西完全不了解整個世界的全貌。人類的生命雖然也只有短短的幾十年,不過卻充滿好奇心,對浩瀚宇宙的探索從未停止,而在這個過程中,也并非一帆風順。
1957年10月,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成功發射,它的名字是Sputnik1。它的出現意味著人類向太空邁出了第一步,終于展開了對宇宙的探索,人類開始走向了星辰大海的時代。
(資料圖)
01
外太空是非常危險的,6500萬年前的一顆隕石,導致了恐龍的滅絕。那顆隕石撞在了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上,讓整個地球生靈涂炭,以往的地球霸主到今天也只有化石了。像這樣危險的事情不止在白堊紀末期發生過,1994年的時候,曾有一顆彗星飛向地球。
1993年3月24日,一名天文愛好者在觀測星空的時候發現了一顆脫離了太陽系外側小行星帶的彗星。這一現象引起了天文學家濃厚的興趣,于是便開始仔細觀察。
這顆彗星脫離了原來的軌道,進入了太陽系之內,成為了周期性彗星。天文學家具有敏銳的嗅覺,他們立刻發現這件事情有點不對,于是開始用電腦推算它的軌跡,發現了一件令人震驚的事。
電腦的結果顯示,這個脫離軌道的不聽話的彗星將在1994年7月撞擊地球。然而,在經過不斷的觀測之后,三人驚奇地發現他居然不是繞著太陽公轉的,而是在木星軌道中以兩年的公轉期圍繞著木星公轉。
02
這一現象說明了,如果按照彗星公轉的規律,它會在1994年7月8日進入到木星的表面。不過木星表面有巨大的潮汐力,不僅能讓隕石碎裂,那這顆彗星自然也不例外。彗星在距離木星表面四萬公里的時候會受到潮汐力的影響,碎裂成21塊碎片。
專家對發生這一事件的時間,已經精確到了分鐘,那就是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994年7月16日20時15分。彗星在碎裂之后會墜入木星大氣層,它的速度將會極快,高達每小時21萬公里。
彗星碎片撞擊會落在木星的南半球,但是這不僅僅是簡單的撞擊,而是會造成極其嚴重的爆炸。最大的那塊碎片的威力相當于60000億噸的TNT炸藥,全球的核武器同時爆炸,也只是相當于這次爆炸威力的1/750。
因此人們才會說,人類之所以沒有滅絕,是因為1994年的那一夜木星挺身而出。如果不是木星的存在,這個彗星就會撞到地球上,造成地球的毀滅。
其實木星為整個太陽系做的貢獻遠不止這些,源于表面上巨大的引力,他一直在太陽系中清理著太空垃圾。就像清道夫那樣,脫離軌道的太空垃圾很大一部分都會被木星處理掉,大大減少了彗星撞地球的概率。
03
事實上,彗星撞擊平均每個世界都會發生一兩次,只不過那一次的彗星的體積更大,所以才十分罕見。天文學家們對這次撞擊非常期待,因為這種觀測機會千年難遇。巨大的撞擊,不僅能讓他們更加深入地研究這顆彗星,與此同時,還可以觀測到木星內部大氣。
這一次的觀測數據不僅將會成為天文學上研究的突破,同時也會是6500萬恐龍滅絕原因,即隕石撞擊地球的假說提供證據。恐龍滅絕的原因,一直讓所有人都非常好奇,所以天文學家們對這次的觀測更加期待。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木星的存在是多么的重要,如果說沒有木星巨大的潮汐力將隕石吸引過去,并且將它們處理掉,那么他們將會成為非常危險的太空垃圾,漂在宇宙中,地球受到撞擊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增加。所以說地球可以孕育出如此豐富的生命,但是小型隕石撞擊地球等風險仍舊存在。
結語
人們在地球上生活總會生出《赤壁賦》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一樣的心情,而地球對于整個太空來說也是如此。但是不管自身多么渺小,我們都不應該看輕自己的生命。不得不說,正是因為木星默默守護著地球,我們才能繼續存在,在宇宙中留下屬于自己的痕跡。我們能在這樣一個美好的星球上生活,并創造出更多璀璨的人類文明結晶是一件多么幸運的事情。
參考文獻:
《逍遙游》
《赤壁賦》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