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解除強戒不到2個月了,想到很快就能回家,心情很是高興,但同時又覺得有些焦慮。回去之后如何與家人相處,如何更好地適應社會,如何應對‘心癮’等問題,時不時地從腦子里冒出來,讓我每天晚上都難以入眠。”在臨近解除前的一次心理咨詢中,戒毒人員王某向心理咨詢師說出了自己的煩惱。
王某的焦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處在回歸指導期戒毒人員的普遍心態。為幫助戒毒人員做好回歸社會前的心理準備,省榆林強制隔離戒毒所在精準施策上動腦筋、想辦法,研究制定了系統性、針對性的回歸指導期系列心理矯治活動方案,通過心理健康講座、團體心理輔導、團體沙盤、曼陀羅繪畫等多種方式,幫助戒毒人員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為戒毒人員順利回歸社會注入“心”動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心理健康講座解惑
“作為一名有過吸毒經歷的人,我們在重新回到社會后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來自親朋好友鄰里異樣的眼光、就業不順、突如其來的‘心癮’等等,都有可能讓我們的情緒產生波動,進而產生消極思想。”在回歸指導期的心理健康講座上,心理咨詢師的一番話引發了戒毒人員的共鳴。
為幫助戒毒人員正確認識困難,積極迎接新生活,講座以“積極心態,陽光生活”為主題,為戒毒人員出所后正確面對挫折答疑解惑。講座過程中咨詢師引導戒毒人員以積極健康的心態來應對困難,接納自我。同時,心理咨詢師注重從實際出發,教授戒毒人員運用“情緒ABC理論”,進一步幫助戒毒人員化解焦慮情緒,轉變消極想法,主動掌握積極心態。
團體沙盤游戲共情
為更有針對性地制定心理矯治方案,心理咨詢師在制定方案前通過問卷調查、個別談話等多種方式,詳細了解戒毒人員的心理狀況和現實需求。戒毒人員普遍認為,解除強戒后如何與家人相處,能否獲得家人的支持和幫助,是預防復吸的關鍵因素。
針對這一情況,心理咨詢師制定了通過團體沙盤幫助戒毒人員改善親情關系的工作方案。通過幾輪次的沙盤游戲,戒毒人員直觀地看到了自己在家庭、團體中扮演的角色,逐漸意識到了自己與他人互動的方式。在心理咨詢師的陪伴和引導下,戒毒人員逐漸學會向內探索,不斷調整心理狀態,提高共情能力,學習積極溝通方式,從而不斷改善親情關系。
團體心理輔導支招
“在‘心癮’出現時,我能想到的就是憑意志力戰勝它,但意志力就像肌肉一樣,也有疲勞的時候,所以防止復吸尤為重要。”在與戒毒人員就如何能夠有效預防復吸進行座談時,戒毒人員劉某說出了自己的困惑。
劉某的困惑,其實也是很多戒毒人員在預防復吸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為幫助戒毒人員更好地預防復吸,心理咨詢師有針對性地制定了預防復吸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活動過程中,咨詢師重點從養成良好生活習慣、覺察情緒、應對“心癮”的策略方法、尋求家人支持等方面入手,讓戒毒人員充分討論并分享自己在預防復吸過程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幫助戒毒人員建立了防復吸心理屏障,讓戒毒人員能夠更有智慧地應對“心癮”。
曼陀羅繪畫強心
心理咨詢師采用曼陀羅繪畫的方式,為即將出所的6名戒毒人員進行最后的心理調適。繪畫前,心理咨詢師引導戒毒人員先察覺此時此刻的心情和感受,寫下來并標注原因。接著根據自己內心感覺和喜好選擇不同顏色的鉛筆,在一張由圓圈、三角、箭頭、方形、心形、花瓣形等不同圖形組成的曼陀羅圖片中進行涂色。涂完以后給自己的作品命名,并覺察自我。
隨著繪畫過程的進行,戒毒人員被言語所壓抑的情感體驗得到釋放,內心逐漸平和而堅定。“繪畫過程中,我慢慢感覺到這段時間的煩躁心情不見了。腦海中浮現出了自己的家人,想到很快能和他們團聚,我感到很幸福。這幅作品叫做《彩虹》,代表著我所渴望的五彩生活。對于回家,我已經準備好了。”在分享過程中,戒毒人員李某這樣說道。一系列從“心”出發的心理矯治活動,有效幫助回歸指導期戒毒人員強化了“心”動能,為他們走向人生的新起點注入了新能量。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