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7月26日,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暨基層聯系點制度研討會在福建寧德福安市舉行,旨在大力傳承弘揚“四下基層”制度、基層聯系點制度的優良傳統,在實踐中溯其源、求真理、明方向,加快探索打造基層聯系點制度“福安樣板”,為實現“五福新城、全家福安”發展目標凝聚磅礴偉力。
多年來,福安不斷豐富聯系點制度的內涵,拓展掛鉤幫扶的外延,通過構建鄉村振興三級掛聯責任體系,不斷深化拓展基層工作掛鉤聯系點制度的載體和內涵,推動356名各級黨委(黨組)書記和班子成員共掛鉤383個基層黨組織及128個民族村,實現63個軟弱渙散黨支部完成晉級蛻變,成功培育29個黨建示范點。
30多年來,福安廣大干部群眾始終牢記囑托,不斷深化拓展掛鉤聯系點制度的內涵和外延,探索出基層工作聯系點制度的“福安樣板”,為實現“五福新城、全家福安”發展目標提出不竭的力量源泉,助力福安躋身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全省縣域經濟“十強”“十佳”縣(市)行列。
福安市委書記周祥祺在會議上表示,35年來,福安廣大干部群眾不斷從“四下基層”制度、基層聯系點制度等創新舉措中悟規律、明方向、增智慧,全力追溯其思想之源、真理之光,切實把一個個“聯系點”打造成了“示范點”。
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家、福建師范大學教授鄭傳芳在會議上致辭,指出閩東窮在“農”上,也只能富在“農”上;要“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經”;要積極探索山鄉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子;提出抓好“兩區一港” “兩大支柱”建設(機電和船舶、農業產業化),培養和增強福安的綜合實力。
茶葉是福安的傳統產業,也是民生產業,全市現有茶園面積約30萬畝、茶葉產量2.81萬噸、總產值21.2億元,涉茶人口約40萬,農民人均收入的40%來自茶葉生產。坦洋村現有茶園4900多畝,年產茶葉量400多噸;有茶廠(家庭作坊)35家、茶店(茶行)18家,“坦洋工夫”品牌價值46.41億元;2022年農民人均年收入3.1萬元,村集體收入50.25萬元,昔日“不冒煙的瓦窯”已成為全面小康的新農村。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仲華表示,無論是產茶歷史、科技力量,還是紅茶地位,福安擁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2008年,福安市在原賽岐鐵合金廠的基礎上成功引進青拓集團項目。十多年間,青拓集團躍升為世界單體最大的不銹鋼生產及精深加工基地,成為閩東首個千億產業集群,2022年灣塢不銹鋼新材料產業園獲評“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在青拓集團的引領下,福安不銹鋼新材料產業高速發展,先后引進甬金、宏旺等100多家中下游精深加工企業,建立起涵蓋“原料-冶煉-熱軋-冷軋深加工-不銹鋼制品”的產業集群,實現從上游原材料冶煉到下游不銹鋼加工貿易全鏈貫通。今年上半年,福安不銹鋼新材料產業實現產值958.85億元,同比增長7.18%。
在這一過程中,當地政府始終把加強企業黨建擺在突出位置,組織實施“黨建賦能強企”行動和“千名干部進千企”活動,創新打造了青拓不銹鋼新材料產業鏈黨委、省級“兩新”組織實訓基地等黨建品牌,走出了一條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同頻共振、互促互進、和諧發展的新路徑。
此次研討會由福安市委、市政府主辦。
(中國日報福建記者站|侯婷婷)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