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主頁 > 最新文章 > 正文
    蔡元培、竺可楨曾為它撰稿,《科學畫報》創刊90周年圖說科技之美
    來源:東方網作者:洞察網2023-07-31 18:04:50

    東方網記者包永婷7月31日報道:“《科學畫報》和科學家聯袂,一代又一代,用生動形象、圖文并茂的方式,將大量科技知識和先進科技的發展,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向廣大讀者介紹,這對中國科普事業的推動方面所起的作用,我認為是不可代替的?!痹凇翱萍贾馈犊茖W畫報》圖說科技90年主題展”揭幕式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教授楊雄里說。

    《科學畫報》創刊于1933年,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綜合性科普期刊,凝聚了中國幾代科學家“科學救國”“科學強國”的不懈奮斗和可貴夢想?!犊茖W畫報》創刊90周年之際,“科技之美——《科學畫報》圖說科技90年主題展”暨科學家精神與新時代科普發展論壇今天在上海舉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教授楊雄里

    中國科學院院士,海洋地質學家,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教授汪品先

    明天(8月1日)起,“科技之美——《科學畫報》圖說科技90年主題展”將在中國近現代新聞出版博物館五樓臨展廳正式開展,展期至8月31日。展覽以“科學救國(1933—1949)”“科學面向大眾(1949—1978)”“開路先鋒(1979—2000)”“科普新征程(2001至今)”四個發展階段為序,選取諸多精彩圖文以及檔案、手稿、航天裝備模型、深潛設備模型等珍貴展品,通過多媒體等趣味互動裝置,全方位展現了中國科技90年來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及所呈現的科技之美。

    1933年8月,《科學畫報》由中國科學社在上海創辦。作為中國科學社社刊《科學》雜志的姊妹刊,《科學畫報》旨在“普及科學知識于兒童與一般民眾”。它與側重“介紹精深之科學”的《科學》雜志一道,很好地解決了“科學”與“普及”的問題。展覽以《科學畫報》創刊號封面留影墻開篇。這一巨幅立體且可發光的留影墻以兩位中學生為主角,遠山旭日,遼闊天際中的衛星、飛艇與飛機,奔馳的火車,遠航的郵輪,無不寄托了老一輩科學家對普及科學、啟迪民眾的美好愿景。

    進入展廳,映入眼簾的是一側整面的期刊封面墻。它選取了《科學畫報》從1933年創刊至今的歷年封面,共計86張。自左向右,自上而下,封面從創刊號的整幅彩色圖畫到藍底銀字銀框設計,再到現如今的全彩畫幅,觀眾可以直觀地感受到《科學畫報》在時代變遷下的風格轉變以及90年來曾走過的輝煌歷程。

    專家撰稿是《科學畫報》的一大特色,自創辦伊始,就有蔡元培、竺可楨、任鴻雋、秉志、翁文灝、張孟聞等一批赫赫有名的專家為畫報撰稿。這些專家除了向民眾普及科學知識,還留下了對科學精神的思考。展廳第一部分特辟語錄墻,摘選了刊載《科學畫報》中名家對科學的思考。

    圖畫是《科學畫報》的靈魂。在《科學畫報》歷史上,曾有過許多畫家和美編為雜志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貢獻了諸多精美的封面和插圖。展覽選取了林禽、胡永光、白庚和、韓鶴松等優秀美編的工作筆記、插圖原稿及特色畫作。觀眾不但可以清晰地發掘不同創作者之間的風格差異以及不同時期插畫風格的轉變,也能一窺美術工作者在構思過程中所產生的奇思妙想。

    展覽現場特別展示了手工繪圖時代,科技插圖的全套繪制工具和插圖原稿,讓觀眾深入了解科技插圖的制作過程。觀眾還可以在工作臺上挑選喜愛的插圖臨摹描畫,當場體驗手工插圖的繪制樂趣。在工作臺旁的多媒體屏中,滾動播放更多插畫原稿,梳理了科技插圖元素的更新與變化。

    創刊90年來,《科學畫報》用圖文并茂的方式,生動通俗地傳播最新的科技知識與創新成果,對培育讀者的科學精神起到了很大作用。當今不少著名學者、教授和科學家,在青少年時期都曾受到《科學畫報》的熏陶和啟發。楊雄里表示,自己在中學時期就從《科學畫報》中了解了諸多科學知識。1962年,楊雄里第一次為《科學畫報》撰稿,并用掙來的2元稿費買了一本《德俄辭典》。展覽現場特別展出了這本被珍藏了半個多世紀的辭典,以及楊雄里記述他與《科學畫報》結緣的動人故事。

    1983年,《科學畫報》開辟出新的特色專欄——“現代科技圖說”。它應廣大讀者的來信需求,有選擇地刊登讀者所感興趣的“圖說”版現代化生產過程,從保溫杯、搪瓷器皿、火柴、清涼油,到月餅、冷飲、啤酒,再到機械化養雞、魚類加工等,圖文并茂地展現了與讀者生活息息相關的物件的生產化過程。展覽現場以《科學畫報》1983年第7期上的冷飲生產線為素材,結合發光的流水燈帶,將上海益民食品一廠冷飲車間的冰激淋類冷飲生產和棒冰、雪糕生產線,清晰又活潑地呈現了出來。左側墻上的觸摸屏可滑動瀏覽更多圖話現代化生產過程,例如雙面刀片、拉鏈、盒式磁帶、豆制品等的生產流水線,輔以現場擺放的各色老物件,80年代老工廠懷舊風撲面而來。在此,觀眾還可以打卡拍照,感受上世紀老工廠的氛圍。

    展覽最后部分,觀眾將能看到“玉兔號”月球車模型、“鵲橋”中繼衛星模型、被動型星載氫原子鐘、“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模型等展品,近距離感受中國科技發展成就。同時,展覽還特別開設了口述采訪影音室,楊小佛、李元、裘小剛、高孝湛、白庚和、蔡康非、王令朝、郭建軍、王翰軒等通過視頻分享《科學畫報》創辦與發展階段的歷史,從事《科學畫報》相關工作的經驗和成果等。

    揭幕儀式后,科學家精神與新時代科普發展論壇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汪品先、褚君浩,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院長胡金波分別做主旨報告,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健康危害因素監測與控制所副所長朱珍妮做青年科學家報告。

    本次展覽由市委宣傳部、市科委、市科協、世紀出版集團等單位指導,由我館與上海科技出版社共同主辦,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同濟大學海洋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協辦。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

    相關文章

    評論排行
    熱門話題
    最近更新
    亚洲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日韩|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亚洲综合青草青草久热| 国产专区一va亚洲v天堂| 相泽南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最新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亚洲成AV人片久久|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 亚洲综合综合在线| 亚洲图片激情小说| 亚洲免费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 久久亚洲最大成人网4438| 欧洲 亚洲 国产图片综合| 亚洲综合色丁香婷婷六月图片| 亚洲熟妇无码AV不卡在线播放 | 亚洲最大黄色网址| 亚洲中文字幕人成乱码|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麻豆| 99亚偷拍自图区亚洲| 亚洲日韩亚洲另类激情文学| 亚洲AV综合永久无码精品天堂| 亚洲AV成人无码网天堂|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野外|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 亚洲午夜免费视频|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日韩视频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 亚洲成年看片在线观看|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丝| 亚洲成在人天堂在线| 亚洲最新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不卡在线|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