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王媛媛 上海報道
隨著公募基金陸續披露完中報,基金“抱團”軌跡也浮出水面。
(資料圖)
2023年二季度,A股仍舊是人工智能、機器人的天下。
整個二季度,漲幅最大的5只股票分別是東田微(301183.SZ)、豐立智能(301368.SZ)、匯隆活塞(833455.BJ)、中際旭創(300308.SZ)、華星創業(300025.SZ),區間漲幅分別是196.58%、188.77%、150.92%、150.34%、147.27%。
而上述5只股票中,只有中際旭創是唯一市值過百億、甚至超過千億的大公司。
中際旭創從3月中旬32.30元/股的相對低價,漲到6月中下旬最高170元/股的股價,是一枚3個月大漲逾5倍的大牛股。
同時,也是公募基金抱團加入、且不乏明星基金經理重倉的一只股票。
例如在2023年一季度,“頂流”明星基金經理之一的謝治宇,管理的代表產品“興全合潤”一舉將自己買成了中際旭創前十大流通股東中的第六位。但在公募基金陸續披露完中報后,Wind數據顯示,其管理的2只公募產品已經從中際旭創中完全退出,幾乎吃到了本輪中際旭創大漲的大部分收益。
從Wind數據來看,另一從中際旭創全部撤退的基金經理,則是謝治宇的妻子范妍,其管理的8只產品在2022年四季度就提前買入中際旭創,截至2023年中報,亦已全部從中際旭創撤出。
明星基金經理夫婦的雙雙“撤退”,至少意味著在部分機構投資者看來,中際旭創的股價階段性地到了一個高點。
但目前,機構投資者對于中際旭創的后續判斷又出現了分歧。
據私募人士稱,隨著近期中際旭創的收入和訂單階段性落地,有賣方分析師已經預測公司Q3的盈利預期已明朗,單季度的盈利有可能超過整個上半年盈利。
“因為中際旭創的訂單主要供給海外頭部芯片企業,這說明上半年的AI主題不只是概念,而是市場對中際旭創的800G產品真的有需求。如果之前資金還帶有很多炒概念的情緒,那么現在就可能是真的有產業空間支持。也許稍微等一下回撤,還能起二波行情。”上述私募人士稱。
但預期中的回撤并沒有等到。8月4日,中際旭創又繼續大漲7.23%。
謝治宇夫婦從中際旭創“撤退”
2023年上半年最引機構投資者矚目的案例,就是謝治宇精準重倉交易AI概念股中際旭創。
但同樣買了AI概念股寒武紀的葛蘭,卻因為“醫藥女神”的標簽過于嚴重,掀起的輿論關注度更高。盡管其在管的產品只有買了幾十萬股寒武紀,遠低于謝治宇持股上千萬重倉中際旭創。
根據Wind數據披露的中際旭創機構投資者,2023年一季度末,謝治宇在管的興全合潤、興全社會價值,合計持股1585.07萬股;而到了中報,其管理的兩只基金已將中際旭創清倉,幾乎將階段內的漲幅都吃到了。
在不少公開報道中,都稱謝治宇的投資手法“溫和”。但從其精準買入、精準撤離中際旭創的角度來說,至少某些時候,謝治宇交易個股的手法是非常凌厲的。
從Wind數據來看,同樣在Q2清倉的,還有接管了董承非的成名作“興全新視野”的基金經理喬遷——喬遷管理的兩只產品“興全新視野”、“興全商業模式優選”,在中際旭創這只股票上,交易周期與謝治宇幾乎重合,都是在2023年一季度將中際旭創買成了前十大持倉,并在2023年二季度清倉式減持。
此外,Wind數據顯示,謝治宇的妻子,圓信永豐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范妍,其管理的8只產品,在Q2也清倉了中際旭創。
不過與謝治宇在2023年Q1的時候大舉重倉買入不同,Wind數據顯示,范妍自2020年Q4就開始不斷對中際旭創這只股票進行增持、減持等交易。可能由于當時買在了股價相對高點,出現了短暫性“接盤”,所以范妍在后續的操作中,對中際旭創進行了幾次“大進大出”的波段交易,或試圖以此拉低成本價。
其中,在2022年Q2,謝治宇管理的產品“興全趨勢混合”小幅建倉中際旭創時(僅有99.09萬股),范妍管理的產品則進行了加倉,從持倉620.99萬股加倉到823.92萬股;而在2022年Q3,謝治宇大幅減持了持有99.09萬股中際旭創,范妍也將持有的823.92萬股股票進行了減持。
隨后2022年Q4,范妍又買入中際旭創,事后來看,這次買入是真正意義上對中際旭創進行了“大抄底”。隨后在2023年Q1謝治宇大舉建倉期,范妍則不斷減倉賣出;至2023年Q2,Wind數據顯示,二人則將持有的中際旭創股份又一次全部清掉。
雖然謝治宇和范妍夫婦沒有同時買入,但清倉判斷上,幾乎是同時的。
數據來源:Wind,持股示意圖(手工繪圖、非精確制作)
“老朋友”中際旭創
實際上,中際旭創這只股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謝治宇,或者說興證全球明星基金經理們的“老朋友”。
Wind數據顯示,早在2017年Q4,謝治宇、傅鵬博、董承非等興證全球的全明星陣容基金經理們突擊沖入中際旭創。在當年年報中,“興全全明星”對中際旭創的持倉合計占到機構排名第二。當時在圓信永豐還在與人共管基金產品的范妍,也攜帶其共管產品買入了中際旭創。
而機構持倉排名第三的則是交銀施羅德基金,持倉主力基金經理則是素有“交銀三劍客”之稱的楊浩和王崇。
實際上,“交銀三劍客”對中際旭創的大幅買入始于2017年Q1,“三劍客”的王崇、何帥、楊浩均參與了這次重倉買入的交易。“興全全明星”入場前,交銀的基金經理才是手持中際旭創股票最多的公募。
而當2017年Q4興全“全明星”開始買入時,“交銀三劍客”已經大幅減倉。
隨后的2018年Q1、2018年Q2,“興全全明星”的謝治宇仍舊在不斷加倉中際旭創,而傅鵬博和董承非都提前減倉出來了(雖然后面董承非又進去了一次),“交銀三劍客”則在2018年Q1趁機完成清倉。
2018年Q3,“興全全明星”基金經理們最終對中際旭創進行了清倉。
回過頭來看,5年前那場中際旭創的博弈上,“興全全明星”為“交銀三劍客”接了盤。而長信基金的安昀(現任施羅德基金首席投資官),則又為興全的明星基金經理們接了盤。
時間線拉回到2023年Q2。
盡管謝治宇夫婦進行了大幅減持,但有大量的基金經理們買入了中際旭創。
Wind數據顯示,摩根基金的副總經理兼投資總監杜猛,總共管理了10只產品,8只將中際旭創買成了第一大持倉,另外兩只產品中,中際旭創也在其前十大持倉。
不過,與5年前那場“大佬對決”的交易博弈不同,雖然2023年中報中,摩根基金、富國基金、南方基金、易方達基金、華安基金等大公募,對中際旭創都進行了大量持倉,但每家公募都有許多位基金經理管理的產品買入,例如持倉排名第二的富國基金,就有超過15位基金經理持倉,這意味著人均持倉量更少,交易更靈活——雖然股價處在高位,面臨回撤的風險,但諸多基金經理們不同的判斷,將導致中際旭創股價橫盤的時間更長,而不像5年前一樣,大佬一走就大跌。
此外,持股最多的是易方達的基金經理成曦和劉樹榮。但這二位管理的是一只指數產品“易方達創業板交易型開放式指數投資基金”,持股數量767.29萬股。南方基金的“中證50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華安基金的“華安創業板5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也持有大量股份。
某種程度上來說,指數基金,可能成為了公募行業中新的“潛在接盤俠”。
中際旭創未來如何?
盡管“頂流”明星基金經理已經帶頭撤退,但近期,二級圈內又流傳著中際旭創新的故事邏輯。
據前述私募人士說,已經有賣方分析師在講一個新的邏輯,未來還有上漲空間。
這個邏輯就是最開始我們提到的——
隨著近期中際旭創的收入和訂單階段性落地,有賣方分析師已經預測公司Q3的盈利預期已明朗,單季度的盈利有可能超過整個上半年盈利。而因為中際旭創的訂單主要供給海外頭部芯片企業,這說明上半年的AI主題不只是概念,而是市場對中際旭創的800G產品真的有需求。如果之前資金還帶有很多炒概念的情緒,那么現在就可能是真的有產業空間支持。
“邏輯兌現”,則有可能帶來二波上漲。
廣發證券在中際旭創發布半年報后給出了三方面點評,不過,對產業的需求預測,已經拉長到了2025年。廣發證券點評稱:
第一,推測800G業績貢獻顯著。今年LightCounting于4月預計2023年以太網光模塊市場下降10%,在此基礎上公司仍然能夠二季度實現顯著正增長,800G光模塊已提供重要增量。結合前不久海外大廠再次加單,判斷今年800G光模塊需求約為180w只左右,公司為主力供應商。考慮到下半年產能爬坡+Q3開始DSP供應緩解,下半年800G光模塊將對業績將有更顯著的貢獻。
第二,展望明年供需兩旺。從需求側看,AI軍備競賽下,團隊對全球光模塊需求及其持續性表示樂觀,且預計Meta、AWS等云商有望從下半年開始逐步釋放需求。從供給側看,光模塊產線擴產快、且能轉產有彈性,產能大概率不是瓶頸;而公司在芯片供應上具備較高優先級,且積極導入二供、三供,提前鎖定產能保障100G VCSEL及EML的芯片的供應。預計明年業績的兌現度、確定性都高。從利潤側看,公司在上幾輪周期中都能夠通過批量采購、規模生產、研發設計、提升良率等方面降低生產成本,降價是行業正常屬性,但廣發團隊判斷降價預期下公司仍能夠保證優異的利潤水平。
第三,2025年800G光模塊需求仍然樂觀。市場逐步擔心2025年需求的持續性,但廣發團隊認為2025年需求會更好。主要來自于:1)大廠算力需求不會一年建完;2)特斯拉蘋果等存量終端很多的行業客戶對算力需求還未釋放;3)國內及海外云計算仍有向800G升級的需求;4)隨800G降價至高性價比位置,推理側使用也會放量。
預計下半年800G將更顯著貢獻業績,且后續Meta、AWS等云廠商有望釋放需求持續對行業產生催化。預計中際旭創23/24年利潤19/55億,持續堅定看好800G光模塊龍頭。
不過,由于中際旭創的股價從3月中旬的相對低點到本輪行情的股價最高點,已經上漲了5倍,對于部分機構人士來說,性價比已經不高了。
“2023年Q1的時候,中際旭創的傳統業務業績比較差,市場預期高性能的800G這塊業務放量,但漲了5倍,股價也是比較貴了。你說券商推,那券商大多數時候都在唱多。”有基金投研人士稱。
“從目前來看,算力方面沒有什么利空,股價跌倒不一定能跌下去,但上漲空間也不會特別大。短期市場風口還在券商板塊,中際旭創的表現有待觀察市場整體風怎么吹。”另一基金投研人士稱。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