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鹿鹿鹿
1.?
朋友,你聽說過微博上的“大二”嗎?
那地方,可謂是臥虎藏龍啊。 99年的新新畢業生,便一車一房,月入1w5。 92年將將三十的微軟程序員,有車有房,拿著稅前20萬美刀的年薪,還有著不固定的投資收入。
而這些人中龍鳳,他們都有著同樣一個身份——二次元。
2022年,是微博博主“拯救大齡二次元”(簡稱“大二”)這個阿宅們的“網上相親角”開始營業的第十個年頭。?
或許你已經聽過這個博主的名字,因為在這幾年里,在堅持著“投稿者必須為二次元”的基礎導向下,“大二”上涌現了不少知名人士的投稿,比如著名漫畫家宇宙帝王地鐵、著名coser紗布藍、B站百大UP主小可兒、《太吾繪卷》的制作人茄子,都曾在這個平臺露過面。
《太吾繪卷》制作人茄子的投稿
“老二次元”們已經逐步踏入社會,不少人在自己的領域成為了中流砥柱。這些物質和精神條件都極為豐富的“滿級號”們,不管現實如何忙碌,在心中的某處依舊保有著宅的靈魂,因而來到了“大二”,想依托于此尋找自己的真愛。
他們的投稿,收獲了網友們的大量轉發,也讓這個平臺屢屢出圈。
當然,這些“滿級號”只是組成“大二”的一部分,這個地方不單單歡迎大佬,也歡迎追逐幸福的普通阿宅。“拯救大齡二次元”在經營過程中確實達到了它的效果,通過平臺脫單的人不提,連正式結婚后前來報喜的人都不少。
不少人在“大二”相識,最后領證
但是,這個成功拯救了不少大齡二次元的博主,最近卻陷入了一場輿論風暴之中。對其口誅筆伐的,反而是那些“二次元用戶”。?
他們批評大二的理由很簡單,但很真實:變質。
2.?
回到十年前,“拯救大齡二次元”開始營業的那個年代。
2012年,互聯網還未像如今這樣發達,上網沖浪算是少數人的愛好,二次元則更是極其小眾的文化——電視上出現點二次元相關的畫面時,都會被阿宅們興奮的截圖傳播,大喊著“我們的同志遍布五湖四海”。
在這個環境下,想要在現實之中找到志趣相同的宅友,本已是一件難度頗高的事情,更別說什么異性宅友。但愛情令人憧憬,對阿宅們來說也一樣。在喜歡著紙片人的同時,很多人也沒有斷絕對現實愛情的向往。
而當時在阿宅之間,流行著這樣一句話:“次元不同,怎么戀愛”。就像大多數人都希望自己的伴侶能和自己有著一項兩項相同的愛好,在二次元文化還沒有進入主流的視野的那個年代,阿宅們也更加希望能夠找到一個愉快交流的對象。因此,“拯救大齡二次元”應運而生。
翻看最初的投稿,能夠感受到濃烈的時代氣息,甚至有些尷尬,但我們能夠確定,投稿者和評論者都是如假包換的阿宅,大家保持著和諧的討論氣氛,一切都顯得十分通透。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大二”的名氣持續增加,與此同時,在各種因素的推動下,“二次元”開始進入主流的視野。關注“大二”的人,身份逐漸變得復雜起來。?
在原有的阿宅粉絲之外,“大二”的粉絲中出現了許多把阿宅當做稀有生物觀賞的人、出現了許多只是來品鑒“相親節目”的人、出現了許多對著投稿內容瘋狂指指點點的人。即使不談他們,只談二次元粉絲,在資本的推動之下暴力擴張的“二次元概念”,帶來了太多太多的新人,顛覆了原有的平衡,導致二次元群體本身就變得有些糾葛不清。
在這個趨勢下,有些東西慢慢產生了變化。?
4.?
在互聯網上,能夠十年如一日堅持的大博主,屬實不多,就算本人不改變方向,單單逐漸擴大的粉絲數量所帶來的紛紛擾擾,就已經夠人喝上一壺。?
那些不怎么宅的人,熱衷于對于他人列出的各種條件和要求指指點點,看到真正的“高二次元濃度投稿”,還會不自覺地產生很大的抵觸情緒,結果造成了“在二次元交友平臺,居然因為二次元濃度過高被出警”的奇怪現象。
而有些阿宅,會覺得“大二”里的投稿二次元濃度根本不夠,更像是只有隨便看過幾部動畫的現充跑到網上炫耀。有些人經歷過自己的朋友開開心心跑到“大二”投稿,結果因為濃度太高被群起攻之的事情,更是加劇了他們對這個賬號的不滿。?
還有一些人認為,阿宅就該是內向的,天天去嘗試交友的人,和阿宅的本質起了沖突,很有可能只是拿“二次元”作為一個標簽和賣點來進行自我兜售。?
作為一個投稿量巨大的平臺,難免收到一些問題稿主投來的稿件,有些人還會把“大二”當成那些混蛋的幫兇。
多方的想法糾纏在一起,經過長時間的發酵,讓事情變得愈加復雜,也引發了一些對立。而這些紛擾,最終化為對這個賬號的不滿,“拯救大齡二次元”的言論也開始被一遍遍地審視。?
有一個事情可以很好地反映現狀:“拯救大齡二次元”接受的投稿,最低年齡要求是22歲,也就是說到目前為止,已經有00后加入了“大二”的戰場。也許是“00后”這個字眼太過刺激,不少人開始質疑起所謂“大齡二次元”的標準——但其實,這個標準,是從營業之初就被定下來的規則。
堅持了多年的事情,放到現在,反而成為了他人的子彈。
5.?
要說誰做錯了嗎?也沒有。
“拯救大齡二次元”不僅沒有變質,更像是做到了一以貫之。從他最早期接收的投稿就能感受到,他面向的并不是深度阿宅,而是淺中度阿宅群體,二次元濃度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高企。但是,在那個二次元還是小眾文化的年代,阿宅們的活動基本都在用愛發電,能整出“大二”這種賬號,更多的是呼應那時大家的需要。十年過來,互聯網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時代進展做出改變理所應當,但他的本質依然如前。?
深度阿宅們的看法也沒錯,“拯救大齡二次元”確實沒有那么的硬核,而且近兩年來常常有那種在投稿中附帶抽獎,導致交友啟事傳的滿微博都是,讓人看得有些心煩的現象。為了創造更為純凈的環境,他們創建了屬于自己的bot“二次元不需要拯救”,拋棄了“拯救大齡二次元”,目前也獲得了不錯的效果。?
和“二次元”并不沾邊,但成為“拯救大齡二次元”常駐粉絲的人,也沒錯。在微博這個相對開放的平臺上,一個足夠知名的博主也必然會被各種各樣的人關注,雖然“大二”規定二次元才能投稿,但沒人規定,也限制不了普通人的圍觀。
但是,事情又確實演變成了現在這樣,變成了“大二”和高濃度阿宅之間的互相喊話,變成了不少并不了解二次元的人在評論區里對自己無法理解的交友條件毫不留情的辱罵。
那么,錯到底在誰??
可能,錯就錯在互聯網把本屬于不同世界和圈層的墻壁打破,卻又無法把人心與心之間障壁打破,讓理念不同的人們碰撞在一起,導致沖突變得愈發激烈。
在沒有找到辦法解決這些問題之前,身處這個時代,一個普通人想要快樂地網上沖浪,或許只能先自顧自地建立屬于自己的小圈子,將自己封閉起來。雖然信息繭房不是件好事,如此作為也背離了互聯網“開放互聯”的宗旨,但至少,這樣可以避免毫無道理的網絡暴力,也能讓自己把更多的精力從與人無謂地爭執上抽離。
抑或著,還有其他什么的解決辦法?我不知道,我只能祝愿大家在互聯網上吸取到的,是快樂和力量。?
“拯救大齡二次元”,大抵是會繼續辦下去的,至于還能堅持多久,還能拯救多少二次元,也只能看博主本人的定力如何了。
[責任編輯:li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