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樓站立很久了,在他的褲管上,晃蕩著苔蘚,深植了一棵薄荷。這棵薄荷,我仿佛未見到過,之所以忽然認真地打量它,是因為我感冒了,想用薄荷葉來煎豆腐。
“你會疼嗎?”這個問題,我好久都沒和食物談論了。
蒲公英的留言
蒲公英,味甘,可清炒,可入藥。
小時候,我和外婆一塊兒住,她老帶我去魚塘邊上摘蒲公英,鋸齒葉、小黃花,模樣有些像苦苣。小的蒲公英,不要,還沒長好呢。老的蒲公英,也不要,開過花,就不好吃了。
我穿過大片的碧綠,在電線桿后瞧見了一株安靜的蒲公英,挺拔的根莖、嫩嫩的葉,還在蓄力開花。外婆說過,這般模樣的蒲公英,最適合下粥了。
我彎下腰,卻聽見一個聲音在喊:“請等一等,我還沒見過我的孩子?!毙÷暎逦?。我輕輕點頭,悄悄擋在她的前邊,不愿讓別人瞧見。
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上旬,媽媽來外婆這兒接我回家,她的領口上沾著白色的絨花。
說話的那株蒲公英,我再也沒有見過。
杜鵑與杜鵑
映山紅,紅艷艷,三清山上的映山紅尤其美。
杜鵑鳥飛來的時候,山景正好,鳥兒不敢去人多的地方,于是在石崖邊上徘徊。沒有樹,沒有蟲,杜鵑鳥很快就餓了,但石崖邊上只有映山紅。
“你不要難過,我也是杜鵑哦”,映山紅招著葉子大聲喊,“我還很好吃,就是,有點兒酸。”
苦瓜煮魚
一塊砧板、一把刀。一條苦瓜、一條魚。
魚說: “你不要離我這么近,我擔心會刺疼你?!?/p>
苦瓜說: “子非苦瓜?!?/p>
苦瓜煮魚。魚不苦,苦瓜不委屈。
遠路
和你講個故事好不好。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不那么新鮮的肉包子,它走了好長好長的路,去傳說中好遠好遠的地方。然后在路上,它遇見了一只同樣旅行的豆腐泡,和它成為了好朋友,相約一起去遙遠的地方。
它很開心,聽說,那路很遠、很長。
太陽紅薯
漆黑。雨也是黑的,悄悄流過土壤,一片又一片寂靜。
這是隱秘的。一切都隱匿在暗處,諸如烏云的噴嚏、風的咳嗽,或是泥土的呼吸。在泥里,紅薯想見見光亮,想抱抱蚯蚓口中那個滾燙的太陽。他努力伸長手臂,偶爾觸摸到石頭,堅硬的石頭,甚至尖銳,讓他疼痛。
在第23場雨里,紅薯感知到了地面的溫度,他更加奮力地生長,在地下、在地上。路過的蚯蚓憤憤地告誡:“生存在泥里就該與土作伴,何必奢求光亮?”紅薯并沒有將這話放在心上,他想,這是蚯蚓舍不得我呢。
后來,一只手將他從土中徑直拽起,紅薯去到了另一個漆黑的所在。四四方方的古怪盒子,風進不來,雨進不來,蚯蚓進不來。紅薯想起了那只蚯蚓,想起了一場又一場大雨,在沉沉的黑里,他沉沉地睡去。
卻是一聲鳥鳴,急促地劃破雨網,啄碎了漆黑的夜色,不知是幸福的啁啾,還是哭啼。
紅薯在鳥鳴聲和雨里驚醒,抬眸,一盞小小的黃燈懸在頭頂,四周亮堂堂,盡是溫暖的光。是太陽嗎,太陽這樣暖,他傻傻地笑著,感覺自個兒就要在光里融化。
“這個紅薯模樣真好,像太陽,留給媽媽吃?!?/p>
黑鳳梨
在女孩這兒,黑鳳梨酥頗為受寵,她的課桌抽屜里就藏著一小盒。一顆鳳梨6塊酥,酸酸甜甜,黑得奇怪。
一一走的時候,女孩換了所學校。
二二走的時候,女孩有了新同桌。
三三走的時候,女孩畫下三八線。
四四走的時候,女孩害羞地低頭。
五五走的時候,六六正在曬太陽。她在兩張紙上看到了新鮮的數字和符號,96是男孩的,69是女孩的。六六看不懂,打了個長長的哈欠,她迷迷糊糊地瞧見,男孩的手伸過三八線,輕輕地戳了戳女孩:“不會的題我可以教你呀。”女孩合上手中的書,小聲地問:“為什么烏鴉像寫字臺?”男孩愣了愣,才道:“黑呀,就像你吃的鳳梨酥,多像橡皮擦?!迸Ⅻc點頭,不說話。
嘿呀,六六很愁。
晚風吹過的時候,她同墻縫里的螞蟻說了許多話。螞蟻知曉了一個故事,也懂得了鳳梨酥的自我修養,于是它們背起六六,溜啊溜,溜啊溜。
月亮走后不久,六六溜過了三八線。
撒尿牛丸的自白
老祖宗傳訓:生而為食,只有滑進笑著的嘴里才能燦爛地死去。
在我們丸子界,我族因瀨尿蝦的緣故被冠以撒尿牛丸的稱號,相比貢丸而言,這個名兒似乎不大好聽。
可是朋友,你知道食神、火雞和他們的小店面嗎?作為一只有夢想的撒尿牛丸,乒乓球拍之間的軌道是我夢寐已久的星光大道。知我的親友道我固執,不知我的族人笑我傻氣。我也在笑,為那一天,我期待許久。
終于、終于。
作為一只普普通通的撒尿牛丸,熱氣氤氳的火鍋看似成為我生命的四分之三站。“不能生得榮耀,至少死得happy”,族友高喊口號擠向笑著的臉,前仆后繼;漂亮的飲食男女開心地晃悠長筷,不緊不慢。
我隨族人撲騰了兩下,停住,忽然覺得自己失去了方向。
恍然間,瞥見餐桌角落里的一個女孩,沉默著、不笑。她肚子餓不餓,想不想吃撒尿牛丸啊。
于是我做了一個決定,食物很少有為自己做決定的機會,可我做了一個決定,真好。
我調頭游向她,一腔孤勇,與溫熱的淚。
最后幾秒鐘里,我聽見旁人對她說,“你那只撒尿牛丸的汁好濃啊?!笨晌铱床灰娝?。
或許,我燦爛地死去了嗎?我愛笑容,我愛這個世界,我愛我的夢想。
有時也因為愛,才痛哭。??
我一直堅信萬物有靈,有時仿佛真能聽見食物的心聲,于是便有了“善良的食物”系列小故事,寫于2020,往后也許會持續更新。
朋友,請溫柔地對待食物噢? : )
[責任編輯:li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