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獲取更多游戲評測資訊,入手與否不再猶豫。(??????)???
排除手游,也不把實驗性質的VR游戲算在內,單單只看“正統”作品的話,從2017年PS4上的《偶像大師:星光舞臺》算起,整個系列已經有差不多4年沒出新作了。因此2021年10月14日《偶像大師 STARLIT SEASON/偶像大師:星耀季節》于PS4和Steam平臺的回歸著實讓人振奮,這也是為什么本作在Steam商店內短時間就有超過1200份評價(到目前有將近2900份評價)、好評率高達95%的斐然成績。
雖說如此,但《偶像大師:星耀季節》本身的入坑門檻還是存在的,因此如果您是新朋友,在開始游戲前依然有些必須了解的事項——首先這本質還是一部粉絲向、偏小眾題材的作品,從玩法角度可以簡單歸納為一部互動較多的全年齡向GALGAME,因此大部分時間里您只要露出姨母笑然后愉快的看劇情就OK了。而什么自動播放劇情啊,按Ctrl快進劇情、按Alt跳過等等按鍵設定也都是GALGAME中很常見的,因此整體節奏可能就有些偏慢。
其次偶像和偶像文化是內容的核心,對這部分您至少得有個初步的認知,如果能入坑然后發自真心的喜愛那效果是最好的,相反如果您對偶像不感興趣、也沒有什么想要了解偶像文化的想法,那么您可能就并不是本作的受眾了。最后就是音樂確實是本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不少大牌創作者為本作譜寫了歌曲,但這并不是一款音游,更多的時候玩家也就是站在成品欣賞者的角度,而并不是充當什么演奏者的角色。
而當您做好入坑的覺悟后,所面臨的就是版本選擇的問題了。Steam國區普通版和豪華版之間的150元差價會讓很多新同學猶豫半晌,但可以這么說,除非您當真就只打算買來玩幾個小時嘗個鮮就完事,不然怎么看都是入手豪華版比較劃算。雖然官方也表示豪華版所附帶的DLC都會單賣,但早買晚買終歸都是要買的,能夠以比較優惠的價格入手又何樂而不為呢?不過《偶像大師:星耀季節》已添加或待添加的DLC肯定遠不止豪華版附帶的那些,系列素有“DLC地獄”之稱可絕非浪得虛名。
本作首發當日就上架了76個DLC、加上后續推出的目前總共有118個DLC,看著這漫漫長的列表很多同學立馬表示頭大如斗——但這其實是官方把單獨DLC、組合DLC、全集DLC都放在一起陳列的產物,之間會有各種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您只要記住將“來自大家的mail套組”、“大家的舞臺效果套組”、“破曉傳奇 希儂原創服裝套組”、“特別道具套組#01”這4個DLC入手就可以一網打盡了。由于這幾個DLC難免讓錢包大出血一番,因此大家還是量力而行,還有新推出的幾個劇情套組價格也不低,所以只推薦對《偶像大師》愛得深沉的同學,或是像我這樣不買DLC強迫癥就會究極發作渾身不舒服的人士購買。
自上世紀80年代起,日本、韓國的偶像工業蓬勃發展,持續向全球進行著文化輸出,并且影響力越來越呈“全方位、多角度”的態勢之后,“偶像”本身的語意也漸漸發生了偏移。到了現在這個時代,百花齊放的各路偶像們沖擊著各種熒幕,使得大多數人在觀念上都再也回不到過去了——別說什么專業的偶像宅了,就連普通路人提到“偶像”都會聯想到舞臺上的那些“AKB、J家、少女時代、EXO、IU”之類赫赫有名的俊男美女們,因此現在再將“偶像”這個詞和說著各種名言警句的歷史人物聯系在一起,就讓人感覺畫風完全不對勁。
而之所以用“工業”來概括偶像產業,是因為其演進過程與其他傳統工業在本質上并沒有什么不同,都是通過對生產流程的不斷打磨,最終形成了高效的流水線,以不斷貼合需求為目標,輸出讓各類粉絲群體滿意的產品。不過最大的區別就是偶像工業的產品載體是“人”,因此形式上也會更加豐富、更具獨特性,各種電影、電視劇、歌曲、舞蹈總能讓人目不暇接,也會帶來更足夠的感染力和難忘的心理體驗,讓人由于愛啊、沖動啊、頭腦發熱啊(?)等等情感作用最終心甘情愿地掏錢——電影票、視頻&音樂網站會員、演唱會門票、周邊這些直接的投入,還有同款服飾、同款發型這些更間接一些的支出,雖然看單筆金額也就是涓涓細流,但架不住頻次上的綿密,再乘以人數就頗有些聚沙成塔的意味了,最終形成了一個規模龐大的“偶像”市場。
在發展過程中,市場也會不斷細分以滿足各種奇怪的需求。三次元偶像的保質期往往比較短,基本兩三年巔峰期一過就要迭代了,而二次元偶像則顯然具有更長的生命周期,拿《偶像大師》不動C(誤)天海春香和隔壁拉拉人的初代C高坂穗乃果來舉例,經過10多年了兩個人都還是保有著一定的熱度,依然是很多偶像宅的精神寄托。不過二次元偶像往往是由外在形象和聲優兩方面所構成,因此偶像宅們雖然以紙片人為老婆,但很可能就將好感度延伸到相應的聲優身上。這在后續也引發了聲優偶像化熱潮,不僅配音要配得好還得外形靚麗多才多藝唱跳俱佳——比如我特別喜歡的Yukika寺本來可小姐姐是前日本聲優參加過《輕音少女》《我的妹妹哪有這么可愛!》等多部作品,休業復出后在韓國活動參演了游戲改編劇《偶像大師.KR:追逐夢想》、參加了Real Girls Project組合,再后來的2020年以solo歌手身份在韓國出道,主打CITYPOP曲風而名聲大噪。
此外Vtuber虛擬偶像也是如今不得不提的潮流,且不說什么嘉然和嘉心糖,就連業界大拿秋元康也早就玩票的搞了個22/7虛擬偶像組合,而著名的SM娛樂也在2020年的搞出了真實+虛擬的aespa女團,套皮人全民化愈演愈烈甚至有成為大勢的苗頭。不看大公司正規軍,一般來說套皮人背后的真人本身長相可能并不達標,或者因為種種原因導致本人無法以真人形象出鏡,但是套上一層二次元皮、再搞個變聲器后也就也發揮了偶像的功效。偶像行業的門檻至此大大降低,但想要爬上金字塔尖仍然需要絕佳的天賦、努力以及運氣的。
當然僅僅是為了游戲的話,了解偶像和偶像文化也不需要那么深入,所謂的粉絲心態也就是讓您去喜歡《偶像大師:星耀季節》中的角色,從而能有更好的代入感,而不是真正要成為偶像宅。在偶像大行其道的今天,純偶像題材的游戲作品在市面上仍不多見,更多的也就是和偶像邂逅然后火熱的戀愛啊等等俗套的展開,而再細分到擔當制作人、進行偶像育成的門類就非常非常罕見了,更顯得《偶像大師》系列體驗是多么的彌足珍貴。
在本作中,咱們扮演的是從國外回歸765事務所的制作人大哥哥——本作限定了制作人性別為男,所以想要百合展開(?)的同學可能就要失望了。而設定好名字之后咱們玩家會被大家稱為“XXXX”P,這個P字母是來源于英文制作人“Producer”的首字母,和著名藝人山下智久“山P”的“Pink”完全不是一回事。這一次咱們玩家回歸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帶著多家事務所所屬的偶像們向著“星耀巨蛋”進發,為了讓女孩子們成為日本頂尖偶像而努力。
雖然劇情看起來平平無奇,但如果您比較了解日本韓國偶像界的話,就會覺得很寫實也很容易代入——比方說這次《偶像大師:星耀季節》登場的29人規模雖然看起來很壯觀但放在現實里只能算是中型。本作以765本家的13人為中心,在現實中這也只是一個小隊的人數。像是AKB以及衍生的各種48系團體往往都是大幾十人、上百人,這對標的是整個事務所以及《偶像大師》系列全體偶像的規模。當然現實中的團體也會包括大量的非正式成員,在日本叫研究生在韓國叫練習生,一般多是在伴舞之類的場合這些研究生、練習生才有出場的機會,想要嶄露頭角就必須通過選拔會等等形式,而成為真正的偶像更是難上加難。只不過在本作中稍稍簡化了這一流程,大家都已經是偶像了只是有候補的區分,將選擇權完全交給了玩家。
而346、283這幾件事務所共同參與計劃也是現實中非常常見的設定,大家集中資源合力將最閃亮的偶像們集中推出,有助于提升組合的競爭力、迅速聚攏人氣。雖然出身不同但大家大體上還是朝著同一個“實現夢想、大紅特紅”的目標前進著。當然這個過程肯定會有分歧存在,比方說運營肯定會有意無意向自己事務所的成員傾斜一些,出現同隊成功使用各種手段傾扎對方的現象也屢見不鮮,在現實中這就是屬于娛樂圈黑暗面的事情了,在游戲中表現的會比較藝術化一些,考慮到心理承受能力這樣的加工還是有必要的。
而“星耀巨蛋”顯然也是參照日本的各種巨蛋體育館進行的設定。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東京巨蛋體育館,在日本能在東京巨蛋開演唱會的那可是妥妥的一線和大物們才能擁有的資格,對偶像們更是所謂的終極夢想了。就像AKB早期就常常提這個,人盡皆知的“1830m”就是指從秋葉原AKB劇場到巨蛋的距離,短短的一段路她們足足走了7年才達成目標,“1830m”也被用為了第四張專輯名,可以說是非常勵志了。
這些充滿既視感的元素存在,就足以讓包括我在內的很多新同學沉浸下來,開始制作人之路——我自己雖然算是比較了解整個《偶像大師》的IP,動畫早就看過各種曲目也都找來聽過,但這次的《偶像大師:星耀季節》確確實實是我第一次游玩系列作品,正式入坑的游戲初體驗就感覺相當不錯。
雖然制作人在日韓偶像界的話語權很大,但一切的關鍵還是在于偶像本身。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算是給粉絲們畫個餅也得先把小麥給種下去啊,小麥都不種那基本上就是純純的詐騙行為了。因此我們從第一步開始,怎么認定一個人有成為偶像的潛質呢?什么星探啊、自己報名啊、業內推薦啊之類的手段其實并不重要,天賦、努力和熱忱才是最關鍵的——順帶一提在《偶像大師:星耀季節》中,拋開765的13人不談,其他15人均來自于推薦,僅奧空心白一人是咱們自己在街上發掘的。
具體來看天賦,那顏值和顏值的可塑性不論哪個世代都是第一位的,長得丑還是那種怎么修飾都沒法改變的丑基本就別想傳統偶像這條路了,還是去當套皮人或者找個廠上班吧。而唱、跳雖然屬于基本業務能力范疇但天賦同樣重要,這可是能幫助素人從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的利器。當然有其他方面的天賦也很好,比如AKB經典案例邪道偶像指原莉乃,明明外形上非常一般,比她突出的團內就有很多,唱跳也就那么回事,并且她還觸及了正統偶像的底線各種黑料不斷,但總選舉她就是能拿多次第一、就是人氣無可匹敵,我想這和她的與生俱來的綜藝感是分不開的。
而努力則是讓你彌補短板、將能力達到平均線以上的唯一途徑。業界有很多偶像都是半路出家,比如最近以一曲《STEREOTYPE》大熱的韓國第五代女團STAYC的主唱樸蒔恩,她由于父親是演員的緣故從小童星出身,主演、參演了多部電視劇,也考入韓國中央大學公演影像創作系戲劇表演專業。結果這妹妹不知怎么地跑來當偶像,雖然也經過了練習生階段,但按道理來說她的唱跳肯定不如別人從小練童子功的,可在MV中表現絕不遜色于任何人,特別是唱更是為整首歌注入了靈魂。我看了她還有STAYC的不少練習VLOG,我想這和努力是分不開。在《偶像大師:星耀季節》游戲中咱們拜訪偶像們的時候,也總能看到她們在練習,這也是一樣的道理。
最后就是熱忱了,這一點我認為對具備偶像潛質的人而言比什么都重要。你能在豆蔻年華抵擋住各種各樣的誘惑,包括帥哥靚女的愛情誘惑一心撲在事業上嗎?你能一年參加幾十次握手會、每次握手會必須和幾百人握手,面對各種各樣的粉絲或是黑粉帶來的各種突發狀況都保持微笑儀態嗎?你能忍受著極度不公平的經紀約,每天只有3-4個小時的睡眠時間趕各種通告,空閑時還得不斷磨練自身技藝嗎?偶像承載著自己和粉絲們的夢想、背負著難以想象的生理與心理重壓,不只是在舞臺上而是在每一瞬間都得如此,這一切都需要滿腔熱忱來支撐。
不像是現實中的制作人一般“高高在上”并擁有完整的Staff團隊,在游戲里偶像成長的過程中,咱們制作人發揮了又當爹又當媽、更為細致的作用。我認為這樣的濃縮視角是非常有意義的,融入偶像們的日常、關注著她們的每一瞬間,這無疑會更加吸引玩家。
如果再萬代南夢宮再推出《偶像大師》TV番劇動畫的話,我想體驗上并不會和《偶像大師:星耀季節》有太大的區別。從劇情開場開始就是各種華麗的動畫,比如我們的對手事務所761宣布全新偶像組合“DIAMANT”成立時的發布會,對手偶像小姐姐動畫風3D建模凸顯精致感、而背后虛化的背景墻又恰到好處的渲染了氛圍,盡管整個構圖并不以復雜性取勝,但第一眼看上去就會給人一種與真實一致的貼合感。而在其他各種日常場景中,背景也同樣是純2D動畫風,人物和場景的融合度十分出色,并不會有一絲一毫的突兀感。
在舞臺表現上,同樣是用3D來彰顯2D觀感,您當然可以調整攝像機的角度,讓C位女孩子更加突出什么的。但如果單看靜止截圖的話,說是從正在播放的TV動畫中抽幀出來的圖像想必也毫無破綻。這種體驗在自家手游、競品手游上并不算罕見,但對于PC玩家而言可以說是相當新奇的了。舞臺當然是最能展現魅力的地方,穿上演出服的小姐姐們完全和平日里的私服印象不同,給新同學都予以“這個小姐姐看起來不錯,似乎可以推”的觀感,因此大家可以用MV來吸引朋友入坑什么的。
本作的過場方面同樣值得大書特書,制作組走簡潔風納入了很多圖標、圖形和圖案來修飾,比方說去拜訪偶像之類的時候就是咱們制作人的一雙腳從屏幕左側走到右側,并輔明黃色的向右箭頭和各種類似手機圖案的方塊、各種線條和星星,那種時尚感在一瞬間就凸顯了出來,非常符合偶像們引領潮流的觀念。當然類似的運用還有很多,比如旋轉的時鐘啊、占據一屏幕的星星啊之類的,偶爾還有漫畫風格的過場,非常符合簡約美學就很贊。
再來說說音樂,這里需要再次強調《偶像大師》正統作品并不是音游,雖然舞臺部分確實有和玩家的按鍵互動,音樂也確實超棒、我也是被音樂所吸引從而產生了徹底的入坑意愿,但我們按照狹義的音游定義、并充分考慮鄙視鏈(?)來說只能將其排除。不過普通玩家完全沒有必要糾結這些,好聽就完事了管他什么類型呢。水速奏《Hotel Moonside》是我之前對于《偶像大師》系列的最深刻印象,這首歌一直在我的歌單里放了好多年,基本上每年都會拿出來聽上個幾回。這次的《偶像大師 STARLIT SEASON》同樣有不少優秀的作曲家來寫歌,比如系列的老熟人、著名作曲家神前曉就又參與進來,而整體曲風上還是比較偏元氣風的。
如果您是偶像宅或者對偶像文化感興趣的話,那么《偶像大師:星耀季節》能夠為您提供一個很好的參與機會,以制作人角度來和偶像們一起贏得這場漫長的征程,通過一點一點的努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從初登臺到星耀巨蛋,當您看著女孩子們以閃耀的姿態站在舞臺上展現自己魅力的時候,身份邊界似乎模糊了起來,您也會如粉絲似的心潮澎湃,為她們感到由衷的喜悅。“能夠相遇真是太好了”在這樣的感嘆下,玩家見證了《偶像大師》無與倫比的感染力,并再也無法自拔。
當然目前版本的《偶像大師》還存在著三點小問題。其一是畫面設置上的問題,我初次進入游戲后分辨率被限制在1366*768,并且只有窗口和無邊框窗口兩個選項,甚至都沒辦法調整為全屏。后來折騰了半天、重啟了游戲7-8回發現是DirectX11和DirectX12在作怪,調成DirectX11后有了終于有了1080P的分辨率和全屏的選項,而再調回DirectX12也同樣有1080P的選項但依然沒有全屏選項。還是希望制作組能盡快修復畫面設置上的BUG,畢竟第一印象對很多新同學來說還是很重要的。
其二是優化方面的問題,我2060的顯卡在1080P全高的畫面依然會出現人物對話時拖慢的現象,看著各位老婆“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雖然不頻繁但還是挺影響體驗的,《偶像大師 STARLIT SEASON》也并非什么強求高配置的作品,官方的推薦配置也就是i7-7700和1070,所以還是希望制作組在后續能進行優化。
其三就是人物的配音音質似乎也有點小問題,某些場景的某些人物聲音相比其他人太小、時不時還有些糊糊的感覺,可能是聲優在發聲時靠麥克風太遠或者太近、然后處理音源時又沒有進行徹底修音所致。這樣的小問題雖說忍忍就過去了,但我還是希望制作組能進行修復,畢竟正統偶像一直都是完美的代名詞,那作品也理應如此啊(誤)。所以繼續加油吧,制作人們!
綜合評分:9/10 推薦人群:《偶像大師》的粉絲,二次元偶像宅
[責任編輯:li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