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期中,@清漓先生?推薦了一個在笑容中又蘊含淚水,擁有人間冷暖的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這一期中,我也推薦一部著名的談論人生的作品《神的記事本》。
一個喜歡蹲在屋子里看電腦屏幕的“天才少女”紫苑寺有子,一位對自己人生感到迷茫不知所措的高中生藤島鳴海,一群不升學,不就業,終日“無所事事”的尼特族們,卻用他們自己的人生與經歷,寫下了一部名為《神的記事本》的故事。
《神的記事本》是我最喜歡的兩部作品之一,而它也讓當時正處于人生泥潭中掙扎的輕小說家杉井光一舉成名。畢竟該作連續3年登上“輕厲”榜單(即“這本輕小說真厲害!”是日本輕小說屆非常重要的榮譽),并且由于J.C.STAFF對其的動畫化,也使得《神的記事本》擁有了一大批追隨觀眾。
所以,本文希望以動畫入手,通過介紹角色,故事風格以及作品寓意來推薦《神的記事本》,如果能夠以此為基礎引發大家對原著小說興趣的話,那就再好不過了。
愛麗絲
雖然常常出現在各種MAD中,但《神的記事本》中的女主角卻并不那么令人熟知。畢竟在故事里常常被稱作愛麗絲的她,甚至連紫苑寺有子這個略微“復雜”的名字也經常被人們忘記。
然而,從推薦《神的記事本》的角度來說,拋開一切不談,作為女主角的愛麗絲就有著足夠的魅力。一方面來說,愛麗絲是純粹通過編輯建議塑造的偏向于市場要素的角色,正如杉井光接受采訪時提及的那樣,他最初只是想創作一位尼特族男性偵探,但由于責任編輯湯淺直言應該以女性為主,特別是塑造出一些當時輕小說中流行的要素,這才導致整部作品中,作為女主角的愛麗絲時至今日依舊討喜。
例如,作為紫苑寺家族大小姐的她卻獨自居住在一個充滿電腦屏幕的破舊公寓,長相如同日本娃娃般的嬌小“黑長直”又與性格上的傲嬌融為一體。另外她還有很多獨特的習慣,話癆,毒舌,自稱尼特族偵探,只喜歡喝“Dr Pepper”等等。換句話說,這些設定從各個角度讓愛麗絲體現出小巧可愛,行為獨特,但也需要人們憐愛的萌系特征。
不過《神的記事本》的魅力并不僅僅著眼于此。
換句話說,雖然這些角色本身的特征明顯,但并非浮于表面,而是更多的用以維系人物的內在精神,也就是使他們更加立面化,經得起反復琢磨與思考。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愛麗絲的話嘮,無論是在動畫還是在小說中,這位女主角就常常以話語連篇著稱。雖然我們常常將話癆視為愛麗絲的萌屬性,即展現她聰明,可愛,與眾不同的一面,但實際上,如果大家真的去看了《神的記事本》后就會發現,這種話嘮在很多情況下并不僅僅只是愛麗絲的一種外在表現,更多的還用以維系她內心彷徨,細膩,想對他人關心卻又難以直言的象征。
例如在動畫中有這樣一部分劇情,男主角鳴海由于好友彩夏突如其來的意外以至痛苦不堪,于是他請求作為偵探的愛麗絲幫忙調查。幾經思考后,這位尼特族偵探對他說道:“你能陪在我身邊嗎?你會見證到底吧,那本應該埋在地下直至腐朽的殘酷真相,將其揭露而帶來的痛苦,你愿意和我一起分擔嗎?”
如果單單看這樣一句話,或許很多人都會覺得愛麗絲有點神經質,會覺得這些言語無非類似于“無病呻吟。”但實際情況是,由于愛麗絲從各種細枝末節處發覺,如果真的幫助男主角揭開彩夏意外的真相,這個答案不僅會刺痛她周遭的所有人,也會違背她最初的意愿,換言之揭開謎底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然而,愛麗絲說到底只是一位雖然頭腦不錯但處世未深的小孩子,她的年齡和經歷讓她無法很好的表達自我的真實想法,也讓她不知道如何傳遞心意,所以她只能通過這一系列絮絮叨叨,帶有修辭的話語來告訴周圍的人,她很在意大家,她也很痛苦,她只是故作堅強,甚至希望大家放棄去尋求真相。
這樣來看,如此話嘮反而賦予了角色更多的內在,即在具體的故事中,愛麗絲的話嘮讓她擺脫了所謂虛構的形象,更像一位現實中存在的人。
所以通過對女主角的塑造,我們便可以管窺一豹,這部作品的大部分角色雖然都有許多討喜的要素,但是這些虛構的外表并不僅僅是單純迎合市場的手段,而是被深刻的穿插進了角色的經歷中,揭示他們更為內在的想法,思維和人格,所以充斥著人物立面化。
推理
《神的記事本》是群像劇,是描寫尼特族的作品,它涉及到各式各樣的人,包括拉面店的老板,學校中的學生,各類地下組織,偶像事務所等等。但它并非如《無頭騎士異聞錄》或者《博多豚骨拉面團》那樣,依靠一個個激烈沖突的事件來推動故事,而是依靠推理。換句話說,《神的記事本》是蘊含著推理要素的作品,所以它的原著常常被稱為推理小說,而番劇也被稱為推理題材動畫。
不過杉井光之所以選擇使用推理劇情來推動這本尼特族故事集,最主要的原因是受到了日本小說家石田衣良的影響,并繼承了他的中篇推理小說《池袋西口公園》的創作方式。
此外,推理題材本身就易于對讀者或觀眾形成極強的吸引力氛圍,就像知名推理作家范·達因提到,推理本身就是一種智性游戲,它不僅是作者單方面的創作,而且也囊括了讀者(觀眾)在同樣的故事策略和詭計中尋求答案。換句話說,推理故事不僅通過對謎題的塑造來制造引人入勝的氛圍,而且也無意間形成了一個“競爭場域”,讓讀者(觀眾)伴隨著作品來爭相解密。
只是,《神的記事本》與我們熟知的傳統推理題材相比,更像是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于日本興起的社會推理流派,這一流派使得故事在基礎的解謎看點上,增加了更多的觀賞性。所以在《神的記事本》中,我們除了能夠看到推理劇情外,由于這些內容是通過尼特族觸發的,所以它也從側面為我們展示了一個游走在社會與文化邊緣的共同體,他們的族群生態。這種類似于通過“景觀社會”來呈現故事的觀察手法,也為讀者與觀眾展現出了一個我們不甚了解的新世界。
此外,由于《神的記事本》屬于社會推理范疇,所以它更強調于一些人文價值。這一點并不好解釋,但是如果大家看過《冰菓》第18話“峰巒能否放晴”就會理解,這一話之所以受到人們喜愛的原因,除了它小巧精致的推理內容外,更重要的是借助了故事中老師和登山同事,男主與姐姐之間的經歷,揭示了關于友情和親情的價值。所以《神的記事本》中的推理內容大都像《冰菓》中的“峰巒能否放晴”,即借助推理劇情來為大家展現所謂的人間冷暖,世事無常,通過人文價值來直擊觀眾的心魄。
而這也構成了為什么《神的記事本》這部作品總是讓人感覺紛繁復雜,似乎每個故事都有很多可以講述的地方,但又似乎無話可說的存在。畢竟,它植根于一個社會群體,對于人文價值的確立是多角度的,所以大抵只能通過我們的心靈去觸碰。
歸途
動畫版《神的記事本》與原作小說相比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一方面,動畫版首話存在一個60分鐘的超長放送,這是由杉井光執筆來配合番劇完善世界觀的新內容。另一方面,動畫調整了輕小說的敘事順序,讓彩夏這個角色擁有了更多的戲份。
但無論怎么說,《神的記事本》這部作品從表面上看總會給觀眾帶來一絲溫馨。如,主角團幫助少女玫歐救下被黑心企業“哈嘍皇宮”陷害和威脅的父親草壁昌也。幫助拉面店明老板消除了時隔數年親人之間的猜忌與隔閡。幫助作品中主要角色第四代與平板煉次和喜善之間重歸就好,開始新的生活。
所以從種種劇情來看,該作總能通過一個個事件的解決讓觀眾感到欣慰,甚至是“大團圓式”的興奮。然而從另一方面來說,如果大家冷靜下來,似乎又會有一種悲涼和悵然若失的感覺。
究其原因,《神的記事本》是一部少有的擁有基調色彩的作品。換句話說,無論劇情如何跌宕起伏,角色如何喜怒哀樂,都逃脫不了悲傷,哀涼與痛楚。畢竟它描寫的是尼特族,是一群被社會邊緣化,不參與“集體行動”的群體。這導致他們身上背負著極大的刻板印象-----另類,孤僻,甚至是罪惡,為此即使這群尼特族做下了許多令人驚嘆的事情,如身赴險境,比警方更為迅速的找到了“Angel Fix”(作品中虛構的毒品)的來源,并抓獲嫌疑人,但這里面的正義,堅韌和勇氣,卻由于尼特族這樣一個標簽,全部變成了虛妄。
所以在這部作品中,尼特族群們如此努力的維持了某種意義上講的社會安定,但他們依舊被認為是邊緣人物,被嬉笑,被放棄,不被正視。這便是這部作品為什么在許多“皆大歡喜”的事件背后,依舊呈現出悲涼,惆悵,甚至是無力感的原因。
畢竟社會是由一個個人通過規則來構成的,為此那些不遵守規則的人,自然會被排擠,還會被抹消掉存在性。這也就是在《神的記事本》中,為什么尼特族們一次次努力爭取被社會認可,又在一次又一次的吶喊聲中被放棄的原因。
神的記事本
遺憾的是,杉井光并沒有非常清楚的詮釋過何為“神的記事本”,而J.C.STAFF在改編動畫時,也未涉及過太多關于“神的記事本”這一標題含義的解釋。不過,只要大家看過這部作品,或多或少都會擁有自己的理解。
在動畫和原著小說中,存在一個“非常輕快”的章節-----那年夏天的二十一球。這個故事本身是小巧精致,極富寓意,但它的創作動機卻相當的耐人尋味。根據杉井光的自述,他曾造訪過京都伏見大社,在幾萬座鳥居的一角,發現了“大阪近鐵野牛隊”最后一代教練梨田昌孝所供奉的一座鳥居。而這只棒球隊,由于是日本職業棒球聯賽中唯一沒有獲得過錦標賽冠軍的球隊,所以它當時擁有的一切,包括名字,歷史,激動人心的時刻,全部都被所謂的失敗掩蓋,進而遭受遺忘。
所以在小說中,杉井光選擇借用這段歷史,但卻通過電動游戲廳中流行的棒球游戲將這只球隊永遠記錄在了設定里。更進一步來說,這個故事本身,就非常接近于《神的記事本》的標題寓意,即如何去尋找那些被社會,體系,制度運行下拋棄的人們,他們的人生和回憶。換句話說,既然這些游走在社會邊緣的人常常被現實世界遺忘,那么他們就只能依靠“神”來記錄,因為“神”是全知全能的,它會在記事本中寫下一個個事件,然后在不經意間,在細微處再被人們提及。
就像前文提到,杉井光本身是一位尼特族,他在小說里寫到的一切,包括愛麗絲,鳴海,少校,宏哥,第四代等等多多少少都有他曾經或者身邊人的影子。換句話說,這些現實里的尼特族們,他們的人生和經歷,或許早已被遺忘在了社會的浪潮下,只能通過無意間出道成功的杉井光,以及他寫下的一位位角色的只言片語中,來找尋痕跡。
只是,《神的記事本》在最后的最后,還是向現實妥協了。
正如他寫道:
少校成立了一家游戲研發公司,出了幾款非常講究的光線槍游戲,在市場中博得一小部分玩家的狂熱推崇。
第四代也開了幾間新公司,最成功的是網購服飾。成功的秘訣好像是利用各地價差,在不少雜志都能看到他的報導。不過他還是一樣,會到「花丸拉面店」和阿哲學長他們把酒狂歡。
最讓人跌破眼鏡的是宏哥吧,他結婚了。婚禮是包下第四代經營的酒吧,把熟人都找來一起慶祝。當時穿婚紗的明老板,比我見過的任何新娘都美麗。現在宏哥每天都穿上那件黑色短圍裙,站在拉面店的廚房里。聽說他把手機里所有女人的號碼都刪掉,再也不鉆花叢了。
這些曾經在命運里吶喊的尼特族們又重新回歸了社會,回到了聚光燈下,回到了所謂的正常的人生軌跡,被人們再次看到,聽到,以及記憶起來。
只是他們過去那波瀾壯闊的經歷呢?就像愛麗絲最后從監獄走出回到鳴海面前時,不會有人再說起她曾經那么暗淡的人生,有的只是將尼特族和整個小說故事掩蓋在時代的浪潮下,成為了絕響乃至于自嘲。
下一期由@夜闌official為大家帶來更多的精彩內容
更多往期內容:
影游安利大賞丨太平洋戰爭拉開序幕——《虎!虎!虎!》
影視安利大賞丨這部宮崎駿電影,看得人挺迷茫的
影游安利大賞|《黑執事》:被作者遺忘的英倫經典之作
影游安利大賞 | 《刻刻》:時間定格這1秒,親情不變這一生。
影游安利大賞丨《這個殺手不太冷》:一扇門引進了一道光
[責任編輯:li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