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走過了很多地方,吃過了許多的美食小吃,終究發現我愛的,不過是母親做的咸菜。
說來可笑,一直到我上大學之前,我對母親做的那些咸菜,經常是嗤之以鼻,我不但自己不吃,也多次建議母親別吃,理由是吃太多的咸菜體內鈉會超標,而且如果存放不當,里面的硝酸鹽變成亞硝酸鹽,更是對人的健康威脅嚴重。
母親的回答總是老一套,說是我瞎講究,以前外公外婆經年累月的吃,也沒見什么毛病。還說我不吃不能阻止她吃。
我見勸不動母親,只得是自己從不夾一筷子咸菜,任憑母親吃得津津有味。不過日常中看電視聽新聞里有誰誰吃咸菜住了院,我總是會嚴肅地告給母親,希望引起她的注意。
不過母親聽完似乎并不往心里去,一日三餐還是咸菜碟子照常,她說只有每餐就著些咸辣的咸菜才能吃下去飯。
實話說母親說只有吃咸菜才有胃口這件事,我沒上大學之前是不信的。
我是江西貴溪的,在東北上學,學校食堂包羅萬象,宿舍樓外還有小吃街,簡直是美食的天堂!
東北的特色菜鍋包肉、地三鮮、豬肉粉條什么的可夠味兒了,等我幾乎把學校食堂吃了個遍,小吃街也溜了幾圈后,我的體重也蹭蹭往上漲,而且就在這樣胡吃海喝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竟然厭倦了,開始懷念起家鄉的味道來。學校里的美食是多,但只是機械的為了填飽肚子而吃,再沒有在家時母親用心準備的那份感情。
于是我和母親視頻通話。
“燕子最近過得好不好?有沒有認真吃飯?在那邊生活還習慣嗎?”
“我可是過得很好呢,你看,才剛來一個多月,我就胖了。”我捏住自己肉肉的臉道。
“看來你伙食不錯嘛,妮子你在那要好好吃飯,我照顧不到你要學著自己照顧自己啊。”
“媽,我想你了,想吃你做的菜了。你能寄些你做的吃食來嗎?”我看著屏幕上的母親說。
“怎么,那里飯菜不合胃口?”母親語氣里滿是關心。
“也不是,就是想吃家鄉菜了。”我幾乎是哭腔道。
“叫你不聽話跑那么遠,如果報南昌的學校,還愁吃不到家鄉菜?”母親略責怪著。
聽聞母親的話,我暗自低頭,當時高考完報志愿,我一心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沒和父母商量就選了東北,錄取通知書到的時候,我看著父母的臉色從晴到多云再轉陰到暴風雨,報道時我一人拖著行李箱就上了路,心想著自己一定不能慫,一定會在東北過得滋潤,大江西再見!
我沒想到才幾個月就打了臉!
“媽,對不起,是我不聽話。”我哭著道歉。
"好了,這么大了還哭鼻子,你啊!年輕出去走走看看也挺好的,我和你爸不是反對你去東北,而是氣憤你報志愿這樣的大事都不和我們商量,我們也知道你有自己的想法,可你也得提前和我們通通氣讓我和你爸有思想準備。”
“女兒不肖嗚嗚嗚。”
“快擦了淚去讓別人看了羞不羞!過幾天我就寄些吃得來啊妮子,你呢,現在也別想太多,既然在那兒就安心學習,好好生活啊。”
和母親通完話的幾天里,我日日都在期待著,母親會給我寄些什么好吃的。
包裹到的那天,我興奮地跑到快遞驛站把它牢牢捧在懷里。
到了宿舍打開包裝,只見好幾個瓶瓶罐罐,有自家釀的土蜂蜜,霉豆腐、捺菜、酸菜、腌制果脯等各一罐,還有母親烤的餅子幾塊以及家鄉零食茄子干。
由此我開始了吃咸菜的道路,從前對那些咸菜的嫌棄如今都變成了珍惜,這些耗費母親大量心血勞力,千里送來的咸菜里都是母親對我滿滿的愛。
早上我用霉豆腐下粥,霉豆腐一塊一塊的疊放在罐子里,外表紅彤彤的裹著辣椒粉,里面是白色的咸咸豆腐,就著粥一口到嘴里,凈是香辣鮮咸。中午吃的是酸菜,自家做的酸菜雖酸卻又帶點甜,著實開胃下飯。下午時用些茄子干,也是香辣舒爽,晚上吃著餅子,干巴卻很頂飽。
就這樣我靠著母親的投喂熬過了大一上學期,此后的每個學期開學,我都會央求母親為我備著些咸菜,好讓我在千里之外的學校,也能吃到來自媽媽的味道。
2、
今年寒假由于校方怕疫情反復,早早讓我們放假回家,我有幸參與到母親制作咸菜的過程中,雖然只是打打下手。
母親第一個做的,是腌柚子皮,柚子皮有兩個部分,都可以進行腌制。一個是厚厚的柚子皮的白色的棉絮,另一個則是果皮去除棉絮后的黃色表皮。
這些柚子多是他人不要的留在樹上,到了十月末母親便和其他婦女去打柚子背回家,否則一經打霜,柚子會從樹上掉落,也就不能用了。
我的任務是幫母親剝柚子皮,將十多個柚子剝干凈后,留下干凈的明黃色外表的柚子皮。
清洗完成后由母親用刀將黃色表皮與棉絮部分分離,改用滾刀將棉絮部分切成片,將黃色表皮切成絲,用清水浸泡幾日去除果皮中的苦味撈出控干水分,腌制前最好還要撒鹽激出剩余的水分,便于保存,不易腐壞。
腌制時即取適量的鹽和粗細的辣椒粉將柚子皮和棉絮充分攪拌,完成后裝入瓶罐密封保存,經十至十五天后可食用。
這兩種柚子皮,棉絮部分是偏綿軟的,吃的時候像在吃海綿,還略帶苦味,而黃色表皮的部分,則又脆又爽口,顏色誘人,柚子的清香味兒比棉絮足,實乃腌菜里的一股小清新。
腌菜界里的重口味兒,非霉豆腐莫屬,小時候我親眼見過母親做的霉豆腐上長毛,著實把我嚇著了。
霉豆腐的“霉”是一種狀態,母親將買來的豆腐濾干了水,把它切成小塊,放進用稻谷秸稈鋪好的甑中,密封個三四天,待豆腐表面變成灰色,即可過鹽與辣椒粉并放入容器中密封,十天半個月后取出食用,那時有巧婦家的一罐霉豆腐,剛開封就被吃個精光。
接下來是捺菜,這捺菜又分白菜捺菜和芥菜捺菜,白菜捺菜又叫雪里蕻,取顆顆大白菜整顆放入腌菜壇里浸泡發酵,倒入鹽和酒并蓋上大石頭放在陰涼處,月余取出,白菜晶瑩剔透。
我最喜歡的,就是筍炒雪里蕻,吃這道菜可要講究些時令,山上新挖的冬筍,配上剛腌制的雪里蕻,一個剛從山里出來,一個剛從水里取出,冬筍的鮮加上雪里蕻捺菜的酸,輔以些許的干辣椒,在鍋里簡單的旺火翻炒幾下,利落出鍋,一盤集酸香鮮辣的時令菜,每每一端上桌,就成為大家的共同選擇。
芥菜捺菜名氣更大,它是龍虎山的道家菜肴,以正欲結蕾的芥菜芯為原料,配以食鹽、白糖、辣椒末、蒜梗、菊芋根塊(洋姜、山芋)、黃豆等佐料,有的還放少許糖或甘草,經洗、曬、腌、擦、罐裝貯藏等工序精制而成。因它工序復雜,許多人家都不經常做,好在它存放期較久,不見光風,小半年是可以存放的。芥菜捺菜里面材料豐富,有的多達十幾種原料,實是健脾開胃,益氣排汗的好菜。
此外往年母親還做過梅菜、冬瓜干、筍干等許多的腌制品。都是頂頂好吃的開胃佳品。
我小時候總是奇怪,明明可以把這些食材,日常烹煮,吃著新鮮又合時令,為什么要大費周章的進行腌制,損害了菜的營養不說,主要是制作的人特別累。
現在我明白了,這是氣候原因,贛東北多山,氣候濕潤,時新的蔬菜難以保存,只有腌制才能夠滿足人的日常飲食需要。還有婦女要考慮一年的吃食,不可能當季蔬菜當季全部吃完,總要未雨綢繆,才能在干旱或洪澇時,靠著咸菜度過生活。
春節期間,大魚大肉的胡吃海喝,難免給腸胃添了負擔,吃著母親各式各樣的咸菜,解膩開胃又健康。
馬上又要開學了,我的那份咸菜,想必母親已幫我備著了。
[責任編輯:li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