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被殺,必會死。人被釘,必會病。
如若不是因為那件事,今年應該已經是我體內頑疾康復的第五六七八個年頭了。
那是某個陽光也許明媚的下午, ?一副有些熟悉但又比回憶存檔多了幾道歲月侵蝕的面孔偶然出現在我面前。沒待我來得及用“曼德拉效應”強行解釋這一瞬的花火,一道已經在我骨子里建造了大使館的聲線隨之飄出——“過年好,我是釘宮理惠,在這里祝大家虎年快樂。”
要不是屏幕上飄過一句顯然出自一個誤入藕花深處的00后甚至10后的彈幕——“和我媽一個歲數”,我不會意識到,釘宮女士,已經43歲了。
釘宮老了,我也老了。
某種難以名狀的液體在我眼圈打了幾轉,在重力的作用下滴在了桌上。我知道它不是那種批發市場兩塊錢一箱的廉價淚水,因為它緩緩地移動著,終于和來自四面八方的同類匯成了一個大澤。
原來,這就是時代的眼淚。
按常理來說,此處我應該來上一段維基百科式的介紹,講講釘宮理惠究竟是誰。可誠如大哲劉若英所言,有些事一旦錯過就不再。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但總而言之,這不是屬于釘宮理惠的時代。畢竟舊時代的殘黨不會料到,有天會迎來一個釘宮理惠還需要科普,而且當街宣布“我是個二次元,沒毛病”而不會被嫌棄的時代。
按基督教的說法,每個人都背負著七宗原罪。但老二次元身上通常還要多上一宗原罪,即欠罵。
當然,罵人的人只能是釘宮理惠。
21世紀的前15個年頭,如果你手持裝有“有病”子彈的加特林闖進彼時規模還不大的漫展會場橫掃,被掃到的人基本沒一個是無辜的。因為在場的人的確都有病,即釘宮病。
那段廣為流傳的“釘宮大罵上萬人現場”的視頻,可謂釘宮病發病癥狀的最佳演示。根據釘宮病第一定律,釘宮回饋粉絲的最佳禮物便是辱罵。根據釘宮病第二定律,釘宮罵得越賣力,粉絲便越樂在其中。
說實話,本人算不上不濃度高的老二次元,從未主動涉獵過聲優圈,提及起若手聲優只能想到什么梶裕貴,甚至還要拉上亞豆美保來湊數。
但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釘宮理惠是一個在二次元這個犄角旮旯文化圈內行走時處處都避不開的路標。當你加入二次元同好QQ群,以“釘宮病?”為前綴的群名片會憑會員紅字及尊貴的管理員身份牢牢霸占你的視覺C位。
打開二次元貼吧論壇,每天可能都有高喊著“啊啊啊啊啊啊啊我永遠喜歡釘宮”的發病者被拖走拉去治療。
最重要的是,釘宮理惠好像一度在日漫圈搞起了托拉斯,以至于曾經的霸權番里總少不了她的聲音。
萌番愛好者院辦傻寶的釘宮病誘因來自《灼眼的夏娜》中的“無路賽,悠二是個大笨蛋!”
唯愛屎尿屁笑話的院辦大地豆額,則是被釘宮在《銀魂》里為神樂配的“新八嘰······阿魯”給戳中了前列腺。
就連宅度極為有限的院辦表妹也在多年以后發出了驚呼:原來《鋼之煉金術師》里的鋼鐵大肌霸阿爾方斯也是她配的啊。
由于主役的人氣角色過多,釘宮四萌應運而生,再后來,某個曾主打二次元的網站橫空出世,“以下哪個不屬于釘宮四萌”直接被列為入站的必考題目。到這時,釘宮幾乎已經成了每個二次元入門須知的圣經級人物。
釘宮病的大行其道,離不開萌的基點。她的風格也一度奠定當時最受歡迎的一種萌的分支——傲嬌。
“無路賽!我才不是喜歡你呢,自作多情的大笨蛋!哼!才不是呢!”
看到以上這種傲嬌臺詞模板,老二次元大抵都會本能的在腦海內用釘宮理惠的聲線將其播放出來。
釘宮那把讓人耳朵懷孕(好古老的用語)的甜美少女聲線,幾乎成了傲嬌萌的代名詞。
然而,當釘宮凝視萌時,萌也在凝視釘宮。年輕時期的釘宮理惠尚且積極地迎合粉絲對角色的幻想,可不老不死的童話只能出現在紙片世界,三次元的人卻怎么可能青春永駐呢?
早在十年前,就有日本網友在2ch發布一則釘宮理惠的新作pv,視頻里的釘宮留著厚重的齊劉海,臉上已經沒有二十出頭時滿滿的膠原蛋白,更別說那些曾經加諸其身的屬于紙片角色的神采和氣魄了。
當時間在現實與幻想之間劈開一道裂谷,網友只能寬慰自己:
時間將“傲嬌女王”變成職業聲優釘宮女士,將少年少女變成社畜,將熟悉的變成陌生的,小眾的變成大眾的。原本的二次元小島,也被時光的潮汐沖刷成一塊新的大陸。
新大陸上,聲優和角色的關系在重構,從蠻荒時代的niconico主播到萬人突發惡疾的源頭Vtuber,聲優不再是躲在紙片人背后、念著預備好的臺詞的身份。
更合時宜的叫法是,中之人。
這時候,紙片人和聲優真正融為了一體,沒有誰成就誰的先后之分,除了聲音上的演繹,中之人的個人特質和魅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Vtuber能否成功,而沒有虛擬人設這個“皮套”,中之人的存在就沒有意義。紙片形象和聲音共同構成了“角色”。
喜歡這個角色,必然包含喜歡中之人的演繹,至于皮套下的人現實是什么樣的,那就是另一個次元的事了——管人圈守則第一條:不要嘗試去挖掘中之人的信息。
在這個一邊對著玲娜貝兒喊寶貝女兒一邊把人偶里的工作人員叫做“內膽”的魔幻時代,Vtuber這種新型關系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開始,不再年輕的釘宮理惠與被粉絲期待澆灌著的釘宮四萌這樣的割裂感,也越來越少出現了。
回到釘宮,那些在往日時光里留下鮮活印記的聲優們,難道就真的如老二次元們想的那樣,只剩靠時代的眼淚這樣煽情且廉價的標簽兌換一些微薄的注意力嗎?
現實并非如此。
聲優的花活兒比你想的豐富多了,有人在日清杯面CM里當牛郎,有人六十多了還在臺上唱跳rap,
釘宮理惠本人近年也陸續有作品上線,盡管再難重現當年盛況,但這難道不是因為觀眾的選擇變多了,注意力分散了,傲嬌逐漸從暢銷榜上退了下來,成了司空見慣的大路貨嗎?
可見,“釘宮老矣,尚能飯否”是屬于老二次元們的庸人自擾,釘宮沒有變,只是我們長大了。
就像過年回家總有不太熟的親戚說你“現在居然長這么大了”,感慨釘宮老了,終究還是因為太久沒有關注過她,缺少對她逐漸成長的持續見證。曾經那個擁有完美蘿莉聲線的少女釘宮,和如今年長的她之間的空白,被人生其他諸多事項所填滿。學業、工作、戀愛、生子······能留給關注二次元的時間和精力還剩多少呢?
可釘宮留下的痕跡,確實真真切切存在的。存在于你靠省出午飯錢買來的《動漫水晶》里,存在于放學后廣播電臺點歌環節響徹校園的drama里,存在于那些被歲月搓出包漿的詞語里:三無,電波,腹黑……
文章即將付梓時,院辦傻寶又告訴了我一個未曾料到的冷知識:
原來,現在流行的“一鍵三連”最初叫“素質三連”,起源于釘宮配音的經典三連罵(八嘎hentai無路賽),被字幕站上的老宅們用來懇求點贊投幣關注。再后來隨著長按點贊功能的出現,才有了今天的一鍵三連。
科普過后,我和傻寶沉默了良久。這時,兩個剛放學的初中生從樓下經過,大聲討論著自己最喜歡的《鬼滅之刃》角色。
而我們,已經又開始盼著趕緊下班回家打《艾爾登法環》了。
本文首發于公眾號“跳海大院”,禁止一切非授權轉載。
[責任編輯:li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