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主頁 > 游戲 > 正文
    華語樂壇還在,聽眾怎么就不見了
    來源:嗶哩嗶哩作者:洞察網2022-03-01 06:14:32

    但凡人類還有情感,苦情歌便不會衰亡。

    在音樂人陳少琪看來,記錄人的情緒是藝術創作的起點,通常越是激烈的情緒,越能激發藝術家的靈感。

    無論音樂行業如何商業化,其本質始終是一門藝術,并承載著記錄情感的功能。在最基本的一個歌曲類別——情歌中,苦情歌(粵語稱“悲情歌”)的占比和傳唱度,又高于其他情緒底色的歌曲。

    陳少琪認為,造成該現象的因由在整個藝術發展史上有跡可循。縱觀古往今來的藝術作品,悲情元素的力量強烈而恒久。

    “說到情感的憧憬,我們有紓解欲望的需求,就要把當時的情緒記錄下來,所以這基本上是所有藝術作品的定律。而愛情中的悲情,是人最基本、最深刻的一種情緒。”

    既然苦情歌這一歌曲門類確實存在,那么應當如何定義它?陳少琪覺得,只有達到“最深刻、最痛、最虐心,聽起來每一句都寫到那個點上”的境界,才能躋身真正的苦情歌行列。

    但不同人在不同情景中聽同一首歌,主觀感受必然不盡相同。好在,我們可以通過另一個客觀的特征,去判定一首情歌是不是苦情歌。

    苦情歌和市場的關系

    就像地球和恐龍的關系

    “所有苦情歌里面,一定有最起碼一位‘受害者’。”快樂情歌里沒有受害者,一些沒有悲痛到絕望的傷感情歌亦然。陳少琪指出,80%以上的苦情歌會以受害者的第一人稱來演唱,只有不到20%是站在相反視角演唱的。

    此外,還有一類更稀少的苦情歌,其歌詞所涉雙方都是受害者——這是陳少琪經常書寫的類型。

    “望你別要,到睡醒了;失去我,一生接受不了。平淡里相對,人無話再講;想這里,又再終于哭了。”

    陳少琪30年前寫給張學友的這首《日出時讓戀愛終結》,如今已在網易云音樂上獲得2300多條評論,截至記者發稿時評論數仍有新增。

    人們聽著老歌,哀嘆著“華語樂壇已死”——這似乎成了近年來討論華語音樂的模板。可陳少琪從來認為,該論調同“苦情歌已死”一樣,都存在邏輯上的謬誤。

    華語音樂從上世紀80年代的巔峰期發展至今,最核心的變化是市場的細分。

    過去,在最大的電視臺或最大的晚會上唱一首歌,基本上第二天就能傳遍大街小巷。當時,熱門電視劇的主題曲也能取得同等的轟動效應。

    之后,隨著市場細分和去中心化、去權威化,平臺也顯現出了其利弊共存的兩面性。

    一方面,平臺變得更加“平等”,只要作品好,新人或小眾歌手也能收獲與大牌歌手相當,甚至更高的歌曲點擊率和流量;另一方面,分化的平臺不再具備制造巨星和國民爆款的能力,即使是天王、天后級歌手,也再難征服所有平臺。

    這樣看來,能讓當代人“全民K歌”的還是二三十年前那些老歌,便也在情理之中了。

    據陳少琪觀察,QQ音樂去年約有1萬首歌上線,平均每天300多首,涵蓋各種曲風和演唱者。但聽眾去哪了?

    “其實就好像地球,恐龍那個時候滅絕,原因是地球的生態環境已經不適合恐龍生存,它們全死了,但地球沒有死。”有心的聽眾依然能在各個音樂平臺上挖到新鮮的寶貝,“地球”一直沒有消失。

    所以并非“華語樂壇已死”,而是華語音樂的受眾群分散了,“已經很難立即再形成一個生態環境”。

    上世紀80年代中期,華語樂壇“恐龍”遍地。在粵語歌最火熱的時候,聚光燈都照在了香港這片土地上。梅艷芳、張國榮、張學友等歌手的苦情歌之所以被奉為經典,“其實只是當時大家愿意聽而已”。

    難道過去10年間沒有動聽的粵語苦情歌問世嗎?陳少琪說:“不可能沒有,而是有很多。”可惜,聚光燈已經不再為它們而停留。

    2018年,陳少琪將葛大為作詞、陳建騏作曲、陳奕迅演唱的國語苦情歌《我們》加入播放列表,單曲循環了大半年之久。

    站在聽眾和音樂消費者的角度,陳少琪覺得這首歌各方面都很好,尤其是結尾那句“我們沒有等我們”,可謂將無數人的人生和情感一語道破,撼動了他磨礪半生的心。

    只可惜,《我們》的流傳度遠不及陳奕迅的《十年》等國語老歌。“也是一個聚光燈問題,市場變了,這首歌不是全平臺都在推,所以沒有流行到它應有的程度。”

    歌里的故事,故事里的人

    16年前,陳少琪定居北京,創作重心向國語歌轉移。2014年,他拿到一段demo(小樣),深沉的大提琴旋律充滿滄桑感,“時間有淚”四個字漸漸浮現在他的腦海。

    他用一個時間跨度很長的故事,創作出《時間有淚》這首于他個人而言,記錄了很多深刻情緒的歌:“現實生活,比起劇情更難過;我的目光,慢慢墜落;你說什么,不再心如刀割……”

    這些記錄源于陳少琪對生活的體察:“我認識很多朋友,他們(夫妻)之間根本沒有感情了,但是因為現實問題,比如有孩子或者房貸,每天生活在一起。那時候他們吵架已經不再心如刀割,因為壓根不再講話了。”

    他也時常以詞表意,借別人的歌唱為自己抒懷。

    1995年,陳少琪與同歲的妻子黃靄君雙雙步入而立之年,人生選擇題與夫妻感情的低潮接踵而至。某天,黃靄君跟朋友去外地旅游散心,徹夜難眠的陳少琪作詞作曲,寫下一首《原來只要共你活一天》。

    陳少琪帶著這首歌找到張學友,向他坦露了自己的煩惱。張學友和制作人當即暫停新專輯的錄制,幫陳少琪唱了這首歌。透過張學友的演唱,黃靄君感受到了陳少琪的心意,兩人的感情逐漸穩定下來。

    實際上,陳少琪之所以能得到張學友的仗義相助,不只基于他們在合作中建立的友誼,更得益于黃靄君與張學友的淵源。擔任1984年首屆香港十八區業余歌唱大賽主持人的3個月里,黃靄君與當時還是選手的張學友相識,并成為了朋友。

    多年后,張學友用一首苦情歌加固了兩位朋友的甜蜜感情,這或許就是音樂之于創作者與聽眾的意義。

    1997年,音樂劇《雪狼湖》開始籌備,陳少琪任編劇及作詞人,張學友出演男主角。

    為寧玉鳳(陳潔儀飾)暗戀胡狼(張學友飾),卻礙于妹妹寧靜雪(林憶蓮飾)與胡狼兩情相悅而無法表明愛意這場戲創作歌曲時,張學友在開會時突然問道:“少琪,你兩年前不是要我幫你唱首歌給你老婆嗎?那首歌我記得,應該挺適合。”

    于是,陳少琪對歌詞進行了調整。《雪狼湖》里張學友與陳潔儀合唱的版本,成為陳少琪創作生涯里“印象深刻,比較有緣分的一首歌”。

    越來越好的歌曲

    需要越來越好的聽眾

    創作者雖然孤獨,但絕不能在情感上自我隔離、自我陶醉,否則終將被時代拋棄。兼容并包、與時俱進的態度,為陳少琪打下了持續產出好作品的基礎。

    在他以“資深年輕人,專業幻想家”為簡介的微博上,絲毫找不到60后的普遍面向。“因為我有一個特點,這個不是裝的,我現在愛玩的東西,跟我16歲喜歡的是沒有變過的。”?

    他有打籃球、買運動鞋、搭模型、收藏潮玩等大男孩的愛好,也保留著畫畫、攝影等文藝青年的生活方式。這些選擇是陳少琪性格使然,性格也決定了他的創作狀態和處世心態。

    陳少琪喜歡跟年輕人聊天,一些人的分手過程或個人經歷堪稱奇葩,時常超出他的想象和理解范圍。他笑著“坦白”,自己往往是第一個“出賣”他們的人。

    入行近40年,陳少琪保持了清醒的頭腦。

    “有時候你(的作品)抵達不了受眾群,歌手——他已經是第一個關卡。對歌手來說,無論是誰給出的作品,終究都是我的作品。你所有的業績背書我不管,如果不適合我,不管是誰寫的我都不會要。”

    也許有些歌手會看在創作者資歷和名望的份上,買下一首不那么滿意的歌,可市場與受眾永遠“殺伐果斷”,他們一定不會為這樣的作品買單。

    陳少琪創作了近3000首歌詞,制作了五六百首歌,不曾因年齡、閱歷的增長而降低創作激情和能力,并且時刻留意著行業的趨勢與變化。

    在市場細分、視頻為王的大環境下,苦情歌最大的變化是“草根化”傾向。抖音等平臺上有許多配著原創歌曲的短視頻,“如果哪首歌流行了,一方面會是那個平臺推出來的,另一方面肯定是唱得特別好,但通常配的畫面都比較草根”。

    陳少琪表示,它們嚴格來說不算音樂,而是視頻的副產品。這些以“副標題”姿態服務于視頻這個“主標題”的歌曲,很有可能會開啟一個“音樂預告片”的發展階段。

    “所有歌都必須先有一個30秒或1分鐘的版本,先推的是這個版本。如果大眾喜歡,他們才會去挖三四分鐘的完整版來聽,包括通過視頻的概念推廣。”

    即使時代、載體和平臺瞬息萬變,但陳少琪堅信,打動人心的元素及人的精神需求不變,藝術作品的價值也從未削減。它是創作者向受眾發出的信號和邀請,“來看我的作品,看看我要說什么”。在這個溝通過程里,受眾能找到自己需要的情緒抒發。

    因此,在凝聚了人類最深刻情感的苦情歌的發展路徑中,不存在高峰和低谷的弧線,起伏的只是音樂行業和市場罷了。

    陳少琪認為,受眾對苦情歌的喜愛程度,也沒有受到影響。在各地樂壇的全盛期,人們會喜歡不同的創作者和歌唱者;在線上市場興起后,人們在短視頻里獲取能產生共感的新歌。

    哪怕科技和經濟發展不斷改變著音樂創作的模式,市場和受眾不斷向創作者提出新的要求,陳少琪也一直秉持最初的創作動機:要做作品,不是做產品——二者的區別在于,產品的一切都是針對市場的。

    “流量不等于流行,產品不等于作品。我到這個年紀已經做了幾十年,一直比較幸運沒有掉線。所以當我要寫一首歌時,我就希望盡量讓它能存下來,十年之后聽還是有感覺。”

    像陳少琪這樣用實際行動回應受眾關切的創作者還有很多。反過來,受眾又是如何回應創作者的?

    拋出“××已死”“××還有救嗎”等一系列話題之前,我們是否也可以問問自己:你有沒有花時間尋寶、花心思鑒寶,有沒有用欣賞而非消費的心態對待那些新歌?你是否還會跟朋友分享最近聽到的某一支好歌?

    當代音樂人的創作能力不輸以往的任何時代,可懂得欣賞他們的聽眾似乎越來越少了。“希望多一些‘恐龍’吧。”陳少琪輕聲說。

    ?作者?|?洞照

    ?排版?| 夾心

    原標題?|?音樂人陳少琪:苦情歌不死歡

    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廣告合作請聯系微信號:xzk96818

    本文首發于605期

    《戀愛困難癥》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 華語音樂 人生選擇

    相關文章

    評論排行
    熱門話題
    最近更新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亚洲人成网网址在线看|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高清在线|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亚AV| 亚洲免费闲人蜜桃|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麻豆| 久久99国产亚洲精品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久久九九亚洲精品| 亚洲成Av人片乱码色午夜| 亚洲AV无码欧洲AV无码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不卡| 久久青青成人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老鸭窝一区二区三区 | 毛片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亚洲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亚洲愉拍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花野真一|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99久久 | 水蜜桃亚洲一二三四在线| 亚洲av激情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亚洲图片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二三四区| 精品亚洲成A人无码成A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视频久久| 亚洲va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夜色AV网站| 91天堂素人精品系列全集亚洲| 亚洲国产品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亚洲日本成本人观看| www.亚洲精品|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码|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有坂深雪| 亚洲乱码在线播放| 亚洲heyzo专区无码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