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和我的朋友打算去某家網紅店吃飯。
這家店被各大探店博主打卡過,吹得天上有地下無,說是「會讓人一口就流淚」的廚藝。
當我從店里出來的時候,我的眼里的確飽含淚水,問就是難吃哭了。
這不是我第一次被網紅探店騙了,我不禁陷入沉思。
這些網紅探店到底可不可信?
為什么跟著網紅探店打卡餐廳,總是會踩雷?
為什么說網紅探店被很多人完成了黑灰產?他們又是如何收割韭菜的?
大家好,我是帶你扒下行業底褲,露出各種亂七八糟真相的名偵探牛腩。
今天,我們將會一起掀開美食博主的底褲,露出這些注水評價背后的真相。
前段時間,網紅羊道的川劇變臉,給網友增添了一大波的樂子。
羊道老師一進店,問完炸醬面的價格,霎時間就變了臉色。
26???這么貴呢?
還沒開始吃呢,羊道老師就發出了靈魂拷問:
怎么給過水了????
哪怕山德士上校來了,說不定都得被問得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再挑了一筷子醬料,牛道老師的眉頭就皺成了疙瘩——這哪里是炸醬啊,干干巴巴的,完全沒法吃啊!
說罷,羊道老師自己掏了一瓶子老北京炸醬出來,向我們詮釋了正宗的老北京炸醬應該是什么樣子的:
油醬分離,拌出來得是棗紅色。
一頓操作把肯德基的炸醬面踩進了地里,還給圓磚廠的老北京炸醬帶了一波貨。
本來這只是個普通的帶貨視頻,但是,沒過幾天,事情就起了變化:
羊道老師再次探店肯德基,而且還給出了截然相反的評價:
26塊錢真不貴;
面條也好,還冒著熱氣呢,一看就是剛煮出來。
然后被罵很多人罵前后不一,恰爛錢, 美食探店,按需評測,結果搖擺,沒有真話。
打掉了,所謂的探店和評測的公信力。
所謂的探店,前有截然相反,最后被逼的刪了內容。
在社交平臺上搜索探店踩雷關鍵詞,一定能找到大量苦主。
他們絕大多數,都是被探店博主的內容騙過去的。
之前有人打卡過某家被各大網紅探店博主吹上天的自助,直言「被吃破防了」。
明明在網紅的視頻里,滿滿都是鮮活的海鮮,但是,到店后他們卻發現,這些海鮮,幾乎都是半死不活的。
網紅博主宣傳的時候,說鮑魚是鮮活的,消費者去吃的時候,可能就變成冰凍的了。
除此之外,有些店鋪在請網紅推廣的時候說是十頭鮑魚,結果到店后,消費者可能就會發現這些鮑魚變成了小指節那么大的鮑魚童工。
還有各種合成牛排、不新鮮的水果等等等等,都是正常操作。
那些令人垂涎的美食,你可能只能在網紅的拍攝里見到。
甚至,有些「自助」在網紅嘴里是「有某某名貴食材」,結果顧客真的到了,店家就是一句「賣完了,沒有了」。
屬實是把「饑餓營銷」的饑餓玩明白了。
除了貨不對板之外,很多博主選擇性說實話的操作,也讓人嘆為觀止。
之前就有人在社交平臺吐槽,說自己取關了一個博主,因為這個博主曾經夸一家店的火鍋雞的老板非常實在,因為在火鍋下面不墊生菜和豆芽。
結果食客到店一看,的確沒有墊白菜,那家店墊的是玉米。
一個字,絕。
不過,這些博主好歹還真的去了趟店里,但是有些主播,足不出戶就能測評飯店,掛上團購鏈接就能躺著賺錢。
這個博主就曾經在視頻中表露過,做「云探店博主」,有手就行:
素材是統一打包或是從其他平臺上盜圖的,不需要拍攝,只要隨便以排列組合的形式復制黏貼,就可以自動生成視頻。
有些有良心的博主會去大眾點評稍微抄一點評論,讓事實不算偏離得過于離譜,但是更多的博主,都是在看圖寫話。
開局一張圖,內容全靠謅。
事后掛一個購買鏈接,真正實現躺著掙錢。
他們當然不會說店家壞話,畢竟,他們大部分情況下也依靠團購鏈接的返傭吃飯,自然要把店吹上天才可以。
如果覺得這種方法還不夠快,有些人則會批量選擇腳本或軟件。
直接下載后利用APP一鍵導入,之后APP會自動生成文案和視頻,探店博主只需要點擊發布即可。
當然,除了個人,很多的商家也可以在「云探店」中分到一杯羹。批量注冊賬號,批量生成視頻,最后修改定位地址并批量發布。
這些修改過定位的視頻,最終會被推送到你的附近。在你想要找一下評價相對好一些的店鋪的時候,給你一記背刺。
云評測至少還是你情我愿的,可有些博主的操作,就真的和勒索沒什么區別了。
前段時間,有一個男子在一家小飯店吃完飯,死活不肯給錢,而且聲稱自己是個網紅,能夠為店鋪做宣傳引流,所以這一頓就不付了。
店主一臉懵逼,只能說「來我們這里吃飯,就是要付錢的。」
男子非但沒有付錢,還反復和店員強調自己是網紅:別人請我們吃飯,都是要倒給我們錢的。
那么,這位網紅到底有多少粉絲呢?
200粉絲。
當然,這并不是孤例。前段時間,就有爆出過某六百萬粉絲網紅,在店內吃完飯后要求免單,結果卻遭到了服務員的怒懟:
你有六百萬粉絲還是六千萬粉絲,都和我沒有關系,但是你吃完飯必須結賬。
更加離譜的是,因為身形體貌過于相似,還有很多吃瓜網友把矛頭指向了另一個兩千萬粉絲的探店博主,搞得博主不得不出面澄清:這個吃飯逃單的根本不是他。
飛來橫禍,無妄之災,莫過于此。
除了白吃白喝,這些探店博主還有一些奇怪的騷操作。
有一名博主在店里吃完飯以后,振振有詞地說,「我們探店都是不給錢的」,而當服務員要求付錢的時候,他竟然拿著自己吃剩下的飯對服務員說;「你們還可以接著賣」。
最后,在一番僵持后,男子非常不情愿地把錢給付了,但卻沒有給飲料的錢,不僅如此,后續還在其他顧客的視頻下留言,說店鋪不好。
敲詐勒索,白吃白喝,也就是這些人,在敗壞探店達人的風氣,讓無數店家對探店達人避之不及,也讓真真正正在用心探店的博主,毫無立錐之地。
而更讓人無法接受的是,這樣的人,竟然會成為所謂的「達人」、「意見領袖」,左右著我們的選擇,讓真正的好店鋪,淹沒在一片注水的網紅打卡店鋪中。
那么,應該如何規避這類注水的網紅博主和網紅店鋪呢?
首先,綜合參考點評網站和博主評價,點評網站上優先看差評。雖然店家會用某些技術手段喲花掉一些差評,但參考價值還是比較高的。
第二,如果有種草的餐廳,可以在各類分享平臺上搜名字+踩雷關鍵詞,這類評價的圖片和體驗,都更接近實際,不太容易出現「博主特供」的情況。
第三,謹慎購買無真人出鏡探店視頻下的團購產品,因為這些,很有可能就是批量流水線素材剪輯的產物外加返利鏈接,專門準備割你的韭菜。
第四,相對于點評高分和博主打卡,其實多年老店的可信度會更高一些。
如果你身邊也有經常探店踩雷的朋友,請多多轉發,不要讓更多人被這些探店博主割韭菜。
在這個網紅時代,好像萬物皆可網紅。不管是什么樣的人,只要有一定的粉絲,就能被稱作網紅,不管是什么樣的店,都可以被博主吹得天花亂墜。
推送信息不斷轟炸我們,好像每一家店在博主嘴里都變成了「此生必去」,不管它的實際情況有多糟糕,不管它的產品有多貨不對板。
我們滿心歡喜,以為自己能吃到一些好的;
我們滿懷憧憬,以為能通過意見領袖的考察,吃到更不一樣的風味;
可是結果呢?
大數據的洪流之下,我們滿以為自己的選擇變多了,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責任編輯:linlin]